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9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框架、墙体基础、墙体以及压顶,墙体包括主墙体和缓冲支撑层,主框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梁以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圈梁,多个竖梁及圈梁均匀排布在主墙体的内外两侧且沿竖直方向由上到下厚度逐渐变大;前述结构大量采用预制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进行建造。相较于现有的罐室壁或罐室护墙的结构及施工方法,本申请中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的承载能够更好的适应其内部覆土罐压力及外部覆土层压力的变化,提升其承载能力及保护能力,且能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保障施工质量;另外,采用预制件进行建造减少了现场处理施工原料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环保性。工过程的环保性。工过程的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覆土罐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将储罐安装在地下掩体内,掩体由防护墙和顶盖组成。防护墙采用砖、石、混凝土预制砌筑,或现场浇筑混凝土而成,这种形式的储罐常称覆土罐或覆土储罐。相较于直接裸露在外界环境中的储罐而言,使用覆土储罐能减小蒸发损耗,延缓罐内储存的石化产品变质。由于覆土储罐密闭性较好,且顶部和周围都覆有不小0.5m厚的土,因此罐室内气温比较稳定,受大气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少储罐的呼吸挥发损耗,延缓石化产品变质。而且,覆土罐还具有一定对空隐蔽效果的防护能力,比较安全;覆土罐通过覆土及植被的遮盖可以把储罐较好地隐蔽起来,减少被敌侦察发现和遭敌的可能性。另外,储罐室护体,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既可以抵御敌人的一定袭击,又可以在储罐着火爆炸后阻止敞口漫流,减轻对相邻储罐的影响程度。
[0003]现有技术覆土罐的建设程序,通常是先在平地或山坡向下开挖出一定的空间,建起储罐,然后再砌筑罐室护墙,浇注护体拱顶,等装配好储罐附件,最后再作覆土处理,这种施工方式通常会受地形的限制,施工难度大、效率低;也有先建好罐室再在里边建储罐的,如专利技术专利(CN201010223969.7)中公开了一种覆土罐施工方法,其公开了先土建覆土罐罐室再进行储罐安装等内容。
[000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两种建设覆土罐的方式中,其对于罐室壁或者罐室护墙均采用简单的组砌结构且其建造方式也均是采用现场砌筑的方式,一方面,采用这种结构及施工方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施工、质量检测、质量验收、继续施工的循环过程,十分容易出现前后施工质量不一、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且各种施工原料堆放在施工现场,容易出现管理复杂的问题;另外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原料进行处理也存在扬尘、废水、废渣等污染,不利于环保;且采用上述简单的组砌结构,沿竖直方向由上到下,罐室壁或者罐室护墙水平方向上的承载能力一致且无法调节,而通过实际的技术监测,无论是覆土罐还是外部的覆土结构其压力均呈现出一个沿竖直方向由上到下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因此现有的罐室壁或罐室护墙的底部在内外两侧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偏移或坍缩的问题。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设置在覆土罐的外侧,其包括墙体基础、墙体以及压顶;所述墙体包括主墙体和缓冲支撑层,所述缓冲支撑层设置在所述
主墙体朝向所述覆土罐的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主墙体的两侧;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主墙体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墙体基础相连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梁以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圈梁,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排布在所述主墙体的内外两侧;所述缓冲支撑层包括缓冲层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缓冲层,且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覆土罐的外壁接触配合。
[0009]在上述方案中,主框架、墙体基础、主墙体以及缓冲支撑层均可以采用预制件或部分预制件结合现场施工的方式进行建设,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完全采用现场施工的建设方式而言能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从而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采用上述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方便在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对各结构预制件的质量进行监控,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整个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的结构强度,以更好的在覆土层与覆土罐之间起到支撑、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另外,本申请中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大量采用预制件进行建造,免除了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原料进行处理所造成的扬尘、废渣、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大大提升了整个施工过程环保性。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墙体包括墙体框架和砖墙单元,所述墙体框架具有多个安装格,所述砖墙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格中;所述砖墙单元包括预制骨架以及砌筑在所述预制骨架上的砖体,所述预制骨架侧部设置有能够相互适应的配合部和锁紧部,相连两所述砖墙单元之间通过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锁紧部之间的配合嵌合拼接;所述预制骨架还具有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穿管,相邻两砖墙单元内的第一穿管相互连通,所述墙体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一穿管相对应的第一穿孔,钢筋能够穿入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一穿管中将相邻所述安装格内设置的所述砖墙单元连接起来。
[0011]在上述方案中,砖墙单元与安装格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通过砖墙单元之间配合部与锁紧部的嵌合以及通过钢筋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一穿管对砖墙单元和安装格进行限位,使得各砖墙单元之间以及安装格与砖墙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具有充足的结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个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对于覆土的承载能力,避免覆土压力直接压迫覆土罐导致管体变形乃至受损破裂。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朝向所述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墙体框架和/或所述砖墙单元朝向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应的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连接,以使得所述主框架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另外,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沿竖直方向由上到下,竖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越来越大,下层圈梁的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大于上层圈梁的水平方向上的厚度。
[0013]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紧固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实现配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将主框架与主墙体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配合前述钢筋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一穿管的配合,实现对主墙体竖直以及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大大提升施工质量。且通过竖梁及圈梁的尺寸变化能够使得本申请中的主框架的水平承载能力沿竖直方向由上到下提升,以更好的适应其内部覆土罐压力及外部覆土层压力的变化,提升其承载能力,更好的保护内部的覆土罐。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墙体框架、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采用钢
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连接孔,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膨胀螺栓;或者,所述墙体框架、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采用型钢制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出所述竖梁和所述圈梁表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所述墙体框架表面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固定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5]在上述方案中,主框架与墙体框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整个砖墙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较为均匀,且整体结构强度较高;而主框架采用型钢搭建、墙体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型钢相较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设置在覆土罐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基础、墙体以及压顶;所述墙体包括主墙体和缓冲支撑层,所述缓冲支撑层设置在所述主墙体朝向所述覆土罐的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主墙体的两侧;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主墙体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墙体基础相连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梁以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圈梁,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排布在所述主墙体的内外两侧;所述缓冲支撑层包括缓冲层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缓冲层,且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覆土罐的外壁接触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包括墙体框架和砖墙单元,所述墙体框架具有多个安装格,所述砖墙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格中;所述砖墙单元包括预制骨架以及砌筑在所述预制骨架上的砖体,所述预制骨架侧部设置有能够相互适应的配合部和锁紧部,相连两所述砖墙单元之间通过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锁紧部之间的配合嵌合拼接;所述预制骨架还具有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穿管,相邻两砖墙单元内的第一穿管相互连通,所述墙体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一穿管相对应的第一穿孔,钢筋能够穿入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一穿管中将相邻所述安装格内设置的所述砖墙单元连接起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朝向所述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墙体框架和/或所述砖墙单元朝向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应的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连接,以使得所述主框架与所述主墙体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框架、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连接孔,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连接孔配合的膨胀螺栓;或者,所述墙体框架、所述竖梁及所述圈梁均采用型钢制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出所述竖梁和所述圈梁表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所述墙体框架表面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固定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填充所述主墙体与所述覆土罐之间的间隙,用于吸收缓冲所述主墙体和/或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覆土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覆土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呈拱形,包括拱形主体以及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拱形主体边缘的直角连接部;所述拱形主体包括拱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拱形框架上的拱顶单元;所述直角连接部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拱形主体延伸且其延伸距离不小于所述主框架的水平厚度,所述竖直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且连接于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拱形主体的一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张承贺石伟龙耿鹏桑中贞邓荣荣巩洁李文秀石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