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87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属于高强度输送带技术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凸起的根部容易在长时间受力的情况下出现断裂的情况,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的缺陷。其技术方案中,编织网由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纬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经线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并垂直于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纬线垂直于经线;相邻的两根经线之间的纬线中段向下部层方向突起并形成V型,两根经线之间的纬线中段的V型下端穿过中间层、下部层并延伸至驱动凸起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强度输送带,在输送带的驱动凸起内进行支撑,提高输送带的驱动凸起的强度,避免出现驱动凸起的根部断裂的情况。动凸起的根部断裂的情况。动凸起的根部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输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属于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高强度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
[0003]输送带的转动输送需要使用皮带辊进行驱动。而为了增加皮带辊进行输送带驱动时,为了减少皮带辊与输送带之间的打滑情况,一般会在皮带辊的表面构建凸齿,并在输送带的环形内表面上构建凸齿配合的驱动凸起,通过凸齿与驱动凸起的啮合,以达到提高传动效率的目的。但是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的皮带输送情况下,驱动凸起的根部容易在长时间受力的情况下出现断裂的情况,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在输送带的驱动凸起内进行支撑,提高输送带的驱动凸起的强度,避免出现驱动凸起的根部断裂的情况。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包括中间层(1),中间层(1)上表面具有上部层(2),中间层(1)的下表面具有下部层(3);所述上部层(2)的上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凸起(201),下部层(3)的下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的驱动凸起(301),驱动凸起(301)、条形凸起(201)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
[0006]所述中间层(1)内具有编织网,编织网由若干经线(101)和若干纬线(102)编织而成;所述经线(101)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纬线(10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经线(101)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并垂直于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纬线(102)垂直于经线(101);所述相邻的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向下部层(3)方向突起并形成V型,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的V型下端穿过中间层(1)、下部层(3)并延伸至驱动凸起(301)内。
[0007]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编织网由尼龙丝质的经线(101)和尼龙丝质的纬线(102)编织而成。
[0008]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下部层(3)内具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抗拉钢丝(302),抗拉钢丝(302)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
[0009]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下部层(3)贴合于中间层(1)的下表面并与中间层(1)黏合固定;所述上部层(2)贴合于中间层(1)的上表面并与中间层(1)黏合固定。
[0010]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上部层(2)内具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抗拉钢丝二(202),抗拉钢丝二(202)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
[0011]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上部层(2)内具有两层抗拉层(203),抗拉钢丝二(202)位于两层抗拉层(203)之间,抗拉层(202)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设置。
[0012]优化的,上述高强度输送带,上部层(2)内具有耐高温层(204),耐高温层(204)位于靠近条形凸起(201)的抗拉层(203)与输送带输送面之间。
[0013]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编织网的纬线折完后形成V型并将V型顶端延伸至下部层内的驱动凸起内,通过钢丝纬线对驱动凸起进行内部支撑,提高驱动凸起的强度,降低驱动凸起在大驱动力下根部断裂的风险。
[0015]使用钢丝编织网和多层抗拉钢丝置于输送带的各层内,作为输送带的内部抗拉骨架,提高输送带的抗拉强度。
[0016]在输送带的输送面下方构建耐高温层,在输送高温物料时,使用耐高温层进行隔热,减少热量传递至输送带内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俯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0]图4为图1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22]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包括中间层(1),中间层(1)上表面具有上部层(2),中间层(1)的下表面具有下部层(3)。上部层(2)和中间层(1)使用连续液相混炼的三元乙丙橡胶基材,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保证输送带成型后的高温强度,下部层(3)采用连续液相混炼的改性乙丙橡胶基材,耐磨性较好,保证输送带的耐磨强度。
[0023]输送带成型时可以采用上部层(2)、中间层(1)、下部层(3)三层共挤成型,也可以采用中间层(1)、下部层(3)双层共挤成型,上部层(2)采用挤塑成型,然后将上部层(2)通过热熔黏合于中间层(1)上表面。
[0024]上部层(2)的上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凸起(201),下部层(3)的下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的驱动凸起(301),驱动凸起(301)、条形凸起(201)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
[0025]条形凸起(201)可以在上部层(2)挤出成型时与上部层(2)一体成型,或者条形凸起(201)可以在上部层(2)成型后,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形成。
[0026]驱动凸起(301)可以在下部层(3)挤出成型时与下部层(3)一体成型,或者驱动凸起(301)可以在下部层(3)成型后,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形成。
[0027]中间层(1)内具有编织网,编织网由尼龙丝质的经线(101)和尼龙丝质的纬线(102)编织而成。
[0028]经线(101)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经线(101)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并垂直于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
[0029]纬线(10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纬线(102)垂直于经线(101)。
[0030]相邻的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向下部层(3)方向突起并形成V型,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的V型下端穿过中间层(1)、下部层(3)并延伸至驱动凸
起(301)内。
[0031]纬线(102)的V型突起可以在编织网使用编织设备编织成型时,使用毛巾织机用的起毛圈机构形成,编织网的织机可以使用天一红旗纺机的JA93T毛巾喷气织机。
[0032]下部层(3)内具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抗拉钢丝(302),抗拉钢丝(302)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上部层(2)内具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抗拉钢丝二(202),抗拉钢丝二(202)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
[0033]上部层(2)内具有两层抗拉层(203),抗拉层(202)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设置,抗拉层(203)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抗拉钢丝二(202)位于两层抗拉层(203)之间,作为两层抗拉层(202)的中间骨架。
[0034]上部层(2)内具有耐高温层(204),耐高温层(204)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和石棉布的双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和隔热型,耐高温层(204)位于靠近条形凸起(201)的抗拉层(203)与输送带输送面之间,能够减少物料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输送带,包括中间层(1),中间层(1)上表面具有上部层(2),中间层(1)的下表面具有下部层(3);所述上部层(2)的上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凸起(201),下部层(3)的下表面构建有若干条形的驱动凸起(301),驱动凸起(301)、条形凸起(201)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内具有编织网,编织网由若干经线(101)和若干纬线(102)编织而成;所述经线(101)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纬线(10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经线(101)平行于输送带的输送面并垂直于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纬线(102)垂直于经线(101);所述相邻的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向下部层(3)方向突起并形成V型,两根经线(101)之间的纬线(102)中段的V型下端穿过中间层(1)、下部层(3)并延伸至驱动凸起(3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由尼龙丝质的经线(101)和尼龙丝质的纬线(102)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福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