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81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包括控制箱、加热装置、柱体外壳、制风装置、水冷循环装置、加湿装置、集水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该设计通过水冷装置,对园林的空气进行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内的温度,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植物枯萎。通过安装加热装置,可以对园林区域的地热进行调节,在地温极低时调节地温,可以避免因地温过低而导致的植物根茎损坏。通过安装加湿装置,可以增加园林的空气的湿度,可以避免因湿度低,蒸腾作用过快而导致的植物脱水。通过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气候调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调节园林植物周围局部气候条件的先进设备,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它能够为园林中的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它们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0003]现有的一种野外人工气候室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申请号:201911247361.5),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采用风冷式冷水机组来当做冷水的来源,风冷式冷水机组需要利用风扇将热量排出,因此需要消耗电能来推动风扇工作,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冷却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机组的冷却效果可能会下降,导致供应的冷水温度不够低。综上所述,现有的微气候调节装置均有不同缺点,所以急需一种采用地下水作为冷水来源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0005]2.不能均匀加热,热量散播主要采用装置风机吹动热空气,装置周围热量高,远离装置的地方热量相对较低,微气候调控装置往往难以实现对整个区域的均匀加热,某些区域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加热,而其他区域则可能温度较低,所以现急需一种能够均匀提高热度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0006]3.不能调节湿度,园林中的植物对湿度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没有加湿装置的微气候调节装置无法提供足够的湿度,可能导致植物叶片干枯、落叶甚至死亡,同时湿度也影响着温度的变化。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调节湿度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0007]4.该装置采用传统的电力供应网络为整体装置进行供电,传统的电力供应通常通过燃煤、燃油或核能等方式获得,会产生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间接增加对环境的负担,因此现急需一种带有太阳能发电的微气候调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包括控制箱、加热装置、柱体外壳、制风装置、水冷循环装置、加湿装置、集水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
[0009]所述控制箱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部有物联网控制器;
[0010]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部套有铜管;
[0011]所述制风装置包括净化器,所述净化器连接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空腔,所述空腔上开有出风口;
[0012]所述水冷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进水管上连接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上安装有出水管;
[0013]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抽水管,所述水箱连接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连接导水管,所述导水管末端安装有喷雾头;
[0014]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过滤网、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输水管连接水箱;
[0015]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
[0016]所述柱体外壳上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柱体外壳下部安装有水井管道。
[00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中的铜管埋于园林的地下,所述加热装置中的铜管根据园林大小来进行预埋。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主体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9]进一步的,所述柱体外壳及其内部装置为一个整体,且该整体的数量根据园林面积大小来进行安装。
[0020]进一步的,所述柱体外壳下部加粗处需埋于地下。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能存于蓄电池中,将用于辅助设备的运行。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该设计通过水冷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制风装置,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自动调节园林区域的环境温度,当检测到园林区域环境温度过高,不适合植物生长时,水冷循环装置配合制风装置自动对园林的空气进行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内的温度,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植物枯萎;
[0024]2、通过安装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自动调节园林区域的地热,实现精确控制,从而创造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特别是在地温极低的寒冷季节,能够保护植物的根茎免受寒冷的伤害,为植物提供一个温暖、稳定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展;
[0025]3、通过安装加湿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制风装置,在传感器检测到空气或土壤湿度过低时,加湿装置喷洒水雾,同时制风装置将水雾吹到园区的各个区域,可以增加园林的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可以避免因湿度低,蒸腾作用过快而导致的植物脱水;
[0026]4、通过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池,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力,为园林景观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来源,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力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柱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风装置结构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冷循环装置结构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箱正面剖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位置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铜管剖视图;
[0034]图中:1、控制箱;101、主体外壳;102、物联网控制器;2、加热装置;201、加热器;202、加热丝;203、铜管;3、柱体外壳;301、土壤湿度传感器;302、空气湿度传感器;303、温度传感器;4、太阳能发电装置;401、太阳能板;402、蓄电池;5、集水装置;501、过滤网;502、输水管;503、过滤器;6、制风装置;601、净化器;602、导风管;603、风机;604、空腔;605、出风口;7、水冷循环装置;701、进水管;702、第一水泵;703、螺旋冷却管;704、出水管;8、加湿装置;801、水箱;802、第二水泵;803、抽水管;804、第三水泵;805、导水管;806、喷雾头;9、水井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微气候调控装置,包括控制箱(1)、加热装置(2)、柱体外壳(3)、制风装置(6)、水冷循环装置(7)、加湿装置(8)、集水装置(5)、太阳能发电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包括主体外壳(101),所述主体外壳(101)内部有物联网控制器(102);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器(201),所述加热器(201)连接加热丝(202),所述加热丝(202)外部套有铜管(203);所述制风装置(6)包括净化器(601),所述净化器(601)连接导风管(602),所述导风管(602)上安装有风机(603),所述风机(603)连接空腔(604),所述空腔(604)上开有出风口(605);所述水冷循环装置(7)包括进水管(701),所述进水管(701)上安装有第一水泵(702),所述进水管(701)上连接螺旋冷却管(703),所述螺旋冷却管(703)上安装有出水管(704);所述加湿装置(8)包括储水箱(801),所述储水箱(801)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802),所述第二水泵(802)连接抽水管(803),所述水箱(801)连接第三水泵(804),所述第三水泵(804)连接导水管(805),所述导水管(805)末端安装有喷雾头(806);所述集水装置(5)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继荣徐强付娟黄慧彭嘉豪吴凯之陈联航施思王国环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林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