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35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涉及雨水回收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组件,所述设备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右侧设有出水管,且蓄水箱左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杆顶端的集水箱,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线绳,所述线绳上设有固定轴,且线绳底端设有配重块,所述盖板前表面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方设有连接块,且活动板端部设有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收组件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为了防止集水箱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会掉落树叶或树枝在集水箱表面,通过杠杆原理对集水箱表面进行清理,提高集水效率,便于对温室内农作物的灌溉。农作物的灌溉。农作物的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
[0003]在一些温室大棚中,温室大棚屋顶是弧形顶棚,雨水难以聚集,每年雨季流失的雨水量较大,且从温室大棚屋顶落下的雨水容易冲洗苗圃的垄土,破坏苗圃基质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设备组件,所述设备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右侧设有出水管,且蓄水箱左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杆顶端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顶端设有盖板,且集水箱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集水箱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线绳,所述线绳上设有固定轴,且线绳底端设有配重块,所述盖板前表面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方设有连接块,且活动板端部设有箱体。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箱底端,且出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蓄水箱左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设有两组,所述连接板设有四组,且盖板横向放置贴合于集水箱顶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设有四组,且固定轴每两组固定连接于集水箱两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表面设有卡槽,所述线绳在卡槽内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板内设有转动轴,且活动板在凹槽内通过转动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壁远
离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回收组件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为了防止集水箱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会掉落树叶或树枝在集水箱表面,通过杠杆原理对集水箱表面进行清理,提高集水效率,便于对温室内农作物的灌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设备组件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回收组件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配重块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块示意图。
[0018]图中:100、设备组件;110、底板;120、蓄水箱;130、出水管;140、固定板;150、支撑杆;160、进水管;
[0019]200、回收组件;210、集水箱;220、盖板;230、连接板;240、固定轴;241、卡槽;250、线绳;260、配重块;270、活动板;280、连接块;281、转动轴;282、凹槽;290、箱体;291、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2]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设备组件100,设备组件100包括底板110,底板110顶端设有蓄水箱120,蓄水箱120右侧设有出水管130,且蓄水箱120左侧设有固定板140,固定板140顶端设有支撑杆150,支撑杆150顶端设有回收组件200,回收组件200包括固定于支撑杆150顶端的集水箱210,集水箱210顶端设有盖板220,且集水箱210两侧设有连接板230,集水箱210底端设有进水管160,连接板230底端设有线绳250,线绳250上设有固定轴240,且线绳250底端设有配重块260,盖板220前表面设有活动板270,活动板270下方设有连接块280,且活动板270端部设有箱体290。
[0023]下雨时,雨水落入集水箱210内,通过出水管130进入蓄水箱120内,再通过出水管130对温室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但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一些落叶和树枝会掉落在盖板220顶端,使其不能很好的收集雨水,通过雨水落入箱体290内,当箱体290的重量大于盖板220的重量时,箱体290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转动轴281做圆周远动,使集水箱210顶端两侧的盖板220打开,清理盖板220上的杂物,同时箱体290倾斜下降拉动线绳250使配重块260上升,当箱体290倾斜将水倒出,使盖板220一侧在配重块260的作用下重力大于箱体一侧,使盖板220复位,该装置对集水箱210表面进行清理,提高集水效率,便于对温室内农作物的灌溉。
[0024]请着重参阅图1,出水管130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箱210底端,且出水管13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20左侧,盖板220设有两组,连接板230设有四组,且盖板220横向放置贴合于集水箱210顶端。
[0025]通过集水箱210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出水管130流至蓄水箱120内,利用水资源便
于对温室内农作物的灌溉。
[0026]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3,固定轴240设有四组,且固定轴240每两组固定连接于集水箱210两侧,固定轴240表面设有卡槽241,线绳250在卡槽241内滑动连接。
[0027]通过杠杆原理对盖板220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通过线绳250底端的配重块260便于使盖板220复位。
[0028]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4,连接块280上设有凹槽282,活动板270内设有转动轴281,且活动板270在凹槽282内通过转动轴281与连接块280转动连接,箱体290内壁远离活动板270的一侧设置有斜面291。
[0029]通过在箱体290内壁远离活动板270的一侧设置有斜面291,便于箱体290倾斜时将雨水倒出。
[0030]使用时,下雨时,雨水落入集水箱210内,通过出水管130进入蓄水箱120内,再通过出水管130对温室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但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一些落叶和树枝会掉落在盖板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设备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件(100)包括底板(110),所述底板(110)顶端设有蓄水箱(120),所述蓄水箱(120)右侧设有出水管(130),且蓄水箱(120)左侧设有固定板(140),所述固定板(140)顶端设有支撑杆(150),所述支撑杆(150)顶端设有回收组件(200),所述回收组件(200)包括固定于支撑杆(150)顶端的集水箱(210),所述集水箱(210)顶端设有盖板(220),且集水箱(210)两侧设有连接板(230),所述集水箱(210)底端设有进水管(160),所述连接板(230)底端设有线绳(250),所述线绳(250)上设有固定轴(240),且线绳(250)底端设有配重块(260),所述盖板(220)前表面设有活动板(270),所述活动板(270)下方设有连接块(280),且活动板(270)端部设有箱体(2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30)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箱(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荣祥解荣亮赵雪平贾兴伟黄秋菊李国辉董希宁赵世敏王雪清刘永董爱梅解荣吉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金鑫温室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