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71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所述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运输路径、以及避免能耗升高。以及避免能耗升高。以及避免能耗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升高,并带来了诸多危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迫在眉睫。
[0003]然而,二氧化碳又是一种碳资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驱油封存等。为此,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之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兜底技术。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11357802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及捕集系统。从该专利可以看出,在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中,一般将吸收塔作为碳吸收装置。
[0005]虽然上述专利中的碳吸收装置能够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碳解吸为连续运行,属于流态化的碳解吸;当碳捕集过程中的碳解吸为间歇式运行时,通常需要间歇式地从碳吸收装置向碳解吸装置提供碳吸收液;因此,需要使碳吸收装置不仅能够为连续式地碳解吸提供碳吸收液,还需要其能够为间歇式地碳解吸提供碳吸收液。而且,即使是上述专利中涉及连续式碳解吸,也可以通过对碳吸收液进行缓存,使其碳捕集的运行过程更为顺畅。
[0006]为此,一般需将碳吸收液通过管路输送至中转罐,然后再将碳吸收液从中转罐输送至碳解吸装置中,从而便于向碳解吸装置中间歇式地通入碳吸收液。由此,便会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增加、碳吸收液运输路径延长、以及碳捕集过程能耗升高。
[0007]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输路径长、以及能耗升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和碳捕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输路径长、以及能耗升高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还包括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
[0010]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
[0011]其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
[0012]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
吸收塔固定连接;
[0013]所述储液容器为密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
[0014]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均与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
[0015]其中,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液管路和排液管路;
[0017]所述进气管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且所述排液管路上安装有排液阀。
[0018]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的横截面面积。
[00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的倾斜角不低于60度,且小于90度。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共同围绕形成有支撑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储液容器之间;
[0022]所述支撑室的内部安装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固定且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固定且贴合设置。
[0023]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和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均为弧形面;且所述吸收塔的外底面向下凸设延伸,所述储液容器的外顶面向上凸设延伸。
[002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室连通的第一人孔。
[0025]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安装有气液传质机构,所述气液传质机构在竖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0026]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第二人孔,所述第二人孔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
[0027]所述储液容器的上部设有液位观察部。
[00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碳捕集系统,包括碳解吸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吸收装置。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吸收装置,能够降低碳捕集过程中的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碳吸收液的运输路径、以及避免因缓存碳吸收液而造成的能耗升高。具体地,通过在碳吸收装置中设置储液容器,且第二进液口通过碳吸收液管路和第二排液口连通设置,在降低设备占地和碳吸收液运输路径的同时,可以将吸收塔中生成的碳吸收液直接输送至储液容器中,进而保证吸收塔的运行,以及碳吸收液的缓存;通过将吸收塔和储液容器上下设置,可以避免因缓存碳吸收液而造成能耗的提升;通过在上下设置的吸收塔和储液容器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可以保证吸收塔和储液容器的一体化,提升碳吸收装置的固定性和支撑性,从而确保碳吸收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碳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吸收塔和储液容器)示意图(未示出第一人孔)。
[0034]附图标号说明:1、吸收塔;11、塔底面;12、支撑栅板;13、填料;14、填料压圈;15、第一液体分布器;16、第二液体分布器;17、第二人孔;2、储液容器;21、容器顶面;22、液位观察部;3、支撑机构;31、支撑壳体;32、基准面;33、支撑板;34、第一人孔;4、进气管路;5、排气管路;6、进液管路;7、碳吸收液管路;8、排液管路;81、排液阀。
[003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容器、碳吸收液管路和支撑机构;所述吸收塔上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其中,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的高度位置依次降低;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下方,且所述储液容器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吸收塔固定连接;所述储液容器为密闭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容器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排液口均与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进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碳吸收液管路和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收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排气管路、进液管路和排液管路;所述进气管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路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和所述储液室连通设置,且所述排液管路上安装有排液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吸收塔的横截面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且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吸收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红夏新兵李康康杨声海李帅赵鹏飞刘宏代杰廖果雷惠威南天翔陈永明唐朝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