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器及电路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66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一种共振器,设置于电路板并包含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一共振单元及至少一接地平面。第一共振单元形成环形,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及第一共振单元中各者包含至少一信号通孔且位于至少二导电层,第一耦合单元及第二耦合单元耦合第一共振单元。所述至少一接地平面位于电路板的另一导电层,所述至少一接地平面为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及第一共振单元的参考地。借此,可有效降低共振器的布局面积。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路元件。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路元件。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路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振器及电路元件


[0001]本揭示内容涉及一种共振器及电路元件,且特别涉及设置于电路板的共振器及电路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人类追求便利生活的驱动下,遂发展出多样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射频技术,其并具有多个操作频带,例如近年5G毫米波(mmWave)技术兴起,搭载此技术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不少,终端产品日新又新且需求大增。与此同时,也意味着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的开发及验证的时程、成本及设计复杂度将对应地提高。
[0003]举例而言,射频(RF)工程师于开发设计阶段,需先取得电路板材料的相关参数及信息后,并依据此材料参数进行设计,才能开发出适用于所述板材的射频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共振结构、天线等射频电路的电路元件。对此,虽然可通过在电路板上设计共振器(Resonator)来协助确认电路板的材料特性,然而,电路板的介电系数(Dielectric Constant,Dk)是随着频率而变化,故现有技术中的共振器于宽频产品上不敷使用,例如无法分别判别介电系数于5G毫米波FR2

1频段(24.25G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振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电路板,并包含:一第一耦合单元,连接一第一馈入点;一第二耦合单元,连接一第二馈入点;一第一共振单元,形成环形,其中该第一耦合单元、该第二耦合单元及该第一共振单元中各者包含至少一信号通孔且位于至少二导电层,该第一耦合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平行该第一共振单元的一第一耦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耦合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平行该第一共振单元的一第二耦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耦合单元及该第二耦合单元耦合该第一共振单元;以及至少一接地平面,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导电层,其中所述至少一接地平面为该第一耦合单元、该第二耦合单元及该第一共振单元的参考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共振单元的该第一耦合部及该第二耦合部中各者包含所述至少一信号通孔且位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共振单元具有至少二共振频率,所述至少二共振频率中具有一最低共振频率,该第一共振单元位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中各者的导线于该最低共振频率对应一有效波长,该第一共振单元位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的路径长度的总和相比于该有效波长的比值介于0.85至1.00之间;其中,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中一者上,该第一耦合单元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该第一耦合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之间具有一间距,该第一耦合单元的宽度相比于该第一耦合部的宽度的比值介于0.2至3之间,该第一耦合单元的宽度相比于该间距的比值介于0.25至4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单元的路径长度及该第二耦合单元的路径长度相等,该第一共振单元位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中一者的路径长度相比于该第一耦合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层的路径长度的比值介于2.2至12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馈入线,其中该第一馈入点连接于该第一馈入线及该第一耦合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信号通孔之间;以及一第二馈入线,其中该第二馈入点连接于该第二馈入线及该第二耦合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信号通孔之间;其中,该第一馈入线及该第二馈入线皆位于该电路板的所述另一导电层,所述另一导电层夹设于所述至少二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兴纪光庭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