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60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包括挂接机架、插秧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开沟起垄机构和直播机构,所述秧爪安装于所述栽植臂的两端,两个所述栽植臂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链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栽植臂相对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且历来是第一大农作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hm 2
左右,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占57%。在杂交水稻制种的过程中,因为父本和母本存在一定的播差期,目前国内杂交水稻制种普遍采用的是小行比人工制种方式,父母本需要分别育秧移栽,导致制种过程繁琐,效率低,难以及时移栽,用工量大成本高,制约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农艺要求复杂,不同父本和母本的花期不一致,大多数存在15~30天的播插期,往往需要种植两期不同秧龄的杂交水稻父本秧龄苗;不同地区的父母本行比要求也存在差异,小行比种植一般为2:8~2:12,机械化种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包括挂接机架、插秧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开沟起垄机构和直播机构,所述插秧机构包括链箱、栽植臂、秧爪、秧箱、移箱结构和秧箱机架,所述秧爪安装于所述栽植臂的两端,两个所述栽植臂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链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栽植臂相对90
°
设置,所述链箱分别与所述秧箱和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秧箱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秧箱通过移箱结构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挂接机架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开沟起垄机构和所述直播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与所述直播机构连接。
[0005]更优的选择,所述移箱结构包括横向移箱组件和纵向移箱组件,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横向移箱组件与所述秧箱的一侧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纵向移箱组件与所述秧箱的另一侧连接。
[0006]更优的选择,所述横向移箱组件包括螺旋轴、移箱滑块和横向移箱连接件,所述螺旋轴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轴设有螺旋沟槽,所述移箱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螺旋沟槽,所述移箱滑块通过横向移箱连接件与所述秧箱铰接。
[0007]更优的选择,所述纵向移箱组件包括纵向移箱拨杆轴、两块纵向移箱拨片和纵向移箱舌,所述纵向移箱拨杆轴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两块所述纵向移箱拨片均安装于所述传动轴,所述纵向移箱舌安装于所述秧箱,所述纵向移箱舌分别与两块所述纵向移箱拨片和所述秧箱相匹配。
[0008]更优的选择,所述秧箱机架包括插秧深度调节组件、取秧量调节组件、插秧参数调节面板、秧箱滑块、主横梁和秧箱支架,所述秧箱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的顶部,所述秧箱支
架安装于所述主横梁,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的一侧,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的一端和取秧量调节组件的一端均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开沟起垄机构连接,所述取秧量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秧箱连接,所述挂接机架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所述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直播机构和所述开沟起垄机构均安装于所述主横梁。
[0009]更优的选择,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包括插秧深度调节手柄和插秧深度调节杆,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手柄的一端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手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杆垂直连接,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杆与所述开沟起垄机构连接。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取秧量调节组件包括取秧量调节伸出杆、取秧量调节手柄和取秧量调节杆,所述取秧量调节手柄的一端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取秧量调节手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取秧量调节伸出杆与取秧量调节杆垂直连接,所述取秧量调节杆与所述秧箱的底部连接。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秧箱包括秧箱面板、秧箱托架、毯状秧夹、滑道板、秧箱托板、托板滑板、传输带、秧箱支撑杆和秧箱杆固定耳,所述秧箱托板和所述滑道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秧箱托架的两端连接,所述滑道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秧箱托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托板滑板,所述托板滑板通过秧箱支撑杆与所述秧箱机架连接,所述秧箱支撑杆通过秧箱杆固定耳与链箱连接,所述托板滑板与移箱结构连接,所述秧箱面板安装于所述秧箱托架,所述秧箱面板设有通孔,所述传输带安装于所述通孔,所述传输带与所述移箱结构相匹配,所述毯状秧夹安装于所述秧箱面板远离所述秧箱托架的一面。
[0012]更优的选择,所述开沟起垄机构包括滑板、蓄水沟开沟器、播种沟开沟器、插秧沟开沟器、前仿形架、后连接座和挡泥板,所述滑板的一侧通过前仿形架与所述秧箱机架可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另一侧通过后连接座与所述秧箱机架连接,所述挡泥板安装于所述滑板的两端,所述插秧沟开沟器安装于所述滑板的中部,所述蓄水沟开沟器安装于所述插秧沟开沟器的两侧,所述播种沟开沟器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蓄水沟开沟器之间,所述插秧沟开沟器与所述秧爪相对应,所述播种沟开沟器与所述直播机构相对应。
[0013]更优的选择,所述直播机构包括两个直播单元,所述直播单元包括排种器、种箱、第一排种器横梁、下压杆和直播支架,所述排种器设有排种轴,所述种箱安装于所述排种器的顶部,相邻的两根所述排种轴通过轴套连接,所述排种器的一侧通过所述下压杆连接,所述排种器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排种器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排种器横梁安装于所述直播支架,两个所述直播单元对称地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直播单元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
[0014]更优的选择,还包括行比变换机构,所述行比变换机构包括单行滑板底板、第二排种器横梁和播种器单体,所述单行滑板底板与所述开沟起垄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播种器单体分别通过下压短杆、第二排种器横梁与所述直播机构连接,所述播种器单体的排种轴通过轴套与所述直播机构连接。
[0015]更优的选择,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减速箱、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减速箱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减速箱的两侧与所述移箱结构连接,所述减速箱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链箱和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
传动轴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轴通过齿轮与所述直播机构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挂接机架、插秧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开沟起垄机构和直播机构,能够实现直播系统与插秧系统的同步运作,简化了作业流程、缩短了作业时间、节约了作业成本,实现了不同期父本秧苗“品”字种植,大大提高了父母本之间的传粉率,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行比变换机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可以根据田间实际需求,对于父母本行比进行变换,便于安装和拆卸,工作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接机架、插秧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开沟起垄机构和直播机构,所述插秧机构包括链箱、栽植臂、秧爪、秧箱、移箱结构和秧箱机架,所述秧爪安装于所述栽植臂的两端,两个所述栽植臂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链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栽植臂相对90
°
设置,所述链箱分别与所述秧箱和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秧箱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秧箱通过移箱结构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挂接机架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开沟起垄机构和所述直播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秧箱机架,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与所述直播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箱机架包括插秧深度调节组件、取秧量调节组件、插秧参数调节面板、秧箱滑块、主横梁和秧箱支架,所述秧箱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的顶部,所述秧箱支架安装于所述主横梁,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的一侧,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的一端和取秧量调节组件的一端均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开沟起垄机构连接,所述取秧量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秧箱连接,所述挂接机架安装于所述秧箱支架,所述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直播机构和所述开沟起垄机构均安装于所述主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深度调节组件包括插秧深度调节手柄和插秧深度调节杆,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手柄的一端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手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杆垂直连接,所述插秧深度调节杆与所述开沟起垄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量调节组件包括取秧量调节伸出杆、取秧量调节手柄和取秧量调节杆,所述取秧量调节手柄的一端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述插秧参数调节面板,所述取秧量调节手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取秧量调节伸出杆与取秧量调节杆垂直连接,所述取秧量调节杆与所述秧箱的底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步插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箱包括秧箱面板、秧箱托架、毯状秧夹、滑道板、秧箱托板、托板滑板、传输带、秧箱支撑杆和秧箱杆固定耳,所述秧箱托板和所述滑道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秧箱托架的两端连接,所述滑道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秧箱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华田鑫王在满臧英刘嘉文何育恒徐雨航姜有聪韩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