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60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包括机箱,机箱内部上端设有平台本体,机箱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有均热板以及水箱,均热板固定安装于平台本体上端,水箱固定安装于机箱下端,水箱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均热板内开设有水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均贯穿机箱后与水道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将平台本体产生的热量导入均热板,在通过将水箱中的冷却水连入均热板的水道内,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达到了对平台本体的散热,并且本散热装置无需为其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开设风道导致内部进灰影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存储计算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大规模数据简称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0003]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时,需要使用到存储计算平台,由于其数据量和重要性,对存储计算平台的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等都需要更高的要求,由于其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在使用时往往会产生更高的热量,长时间的高温会降低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到更高规格的散热装置;
[0004]现有的存储计算平台主流的散热方式通常为风冷散热,但是风冷散热的散热效率不高,且散热不均匀,并且风冷散热要求机箱必须时开放设计,将内部空气与外部进行交换来降低温度,但这会导致外界灰尘进入内部,高温与灰尘均是影响计算平台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原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上端设有平台本体,所述机箱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均热板以及水箱,所述均热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本体上端,所述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下端,所述水箱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均热板内开设有水道,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机箱后与所述水道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散热机构,将所述平台本体产生的热量导入所述均热板,在通过将所述水箱中的冷却水连入所述均热板的所述水道内,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达到了对平台本体的散热,并且本散热装置无需为其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开设风道导致内部进灰影响使用。
[0007]所述机箱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安装盒以及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安装盒左端固定安装有若干风扇,通过将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安装盒,从而将水管中的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鳍片,在通过所述风扇将热量吹出进行降温,使得冷却水一直处于低温状态。
[0008]所述进水管在安装盒内程S型分布,从而延长所述进水管在所述安装盒内的行进路程,进而提高对冷却水的散热效率。
[0009]所述水道程S型分布,从而提高冷却水在所述均热板内的行进路程,进而提高对所
述均热板的散热效率。
[0010]所述散热装置水路的行进路线为水箱、水泵、出水管、均热板、水道、进水管再通过水泵回到水箱完成循环。
附图说明
[0011]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中均热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机箱100、平台本体101、均热板102、水箱103、水泵104、进水管105、出水管106、水道107、安装盒200、散热鳍片201、风扇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包括机箱100,机箱100内部上端设有平台本体101,机箱100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有均热板102以及水箱103,均热板102固定安装于平台本体100上端,水箱103固定安装于机箱下端,水箱103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04,水泵104连接有进水管105以及出水管106,均热板102内开设有水道107,进水管105以及出水管106均贯穿机箱100后与水道107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将平台本体101产生的热量导入均热板102,在通过将水箱103中的冷却水连入均热板102的水道107内,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达到了对平台本体100的散热,并且本散热装置无需为其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开设风道导致内部进灰影响使用。
[0019]机箱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200,安装盒200内设有若干散热鳍片201,进水管105以及出水管106均贯穿安装盒200以及散热鳍片201,安装盒200左端固定安装有若干风扇202,通过将进水管105以及出水管106贯穿安装盒,从而将水管中的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201,在通过风扇202将热量吹出进行降温,使得冷却水一直处于低温状态。
[0020]进水管105在安装盒200内程S型分布,从而延长进水管105在安装盒200内的行进路程,进而提高对冷却水的散热效率。
[0021]水道107程S型分布,从而提高冷却水在均热板102内的行进路程,进而提高对均热板102的散热效率。
[0022]散热装置水路的行进路线为水箱103、水泵104、出水管106、均热板102、水道107、进水管105再通过水泵104回到水箱103完成循环。
[002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启动水泵104,水泵104将水箱103中的冷却水沿出水管106抽入均热板102的水道107内,将均热板102的热量传导到冷却水中,再从水道107另一端流入进水管105,由于进水管105贯穿安装盒200,安装盒200内的散热鳍片201将进水管105中冷却水的热量吸收,在通过风扇202将散热鳍片201的热量吹出,经过降温后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105连入水泵104回到水箱103完成循环。
[0024]本实施例通过散热机构,将平台本体101产生的热量导入均热板102,在通过将水箱103中的冷却水连入均热板102的水道107内,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达到了对平台本体100的散热,并且本散热装置无需为其内部进行通风,避免开设风道导致内部进灰影响使用。
[0025]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上端设有平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均热板以及水箱,所述均热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本体上端,所述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下端,所述水箱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均热板内开设有水道,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贯穿所述机箱后与所述水道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瑾王红娟马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尾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