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51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以及用于引导冷却水穿过冷却组件的流动组件,所述流动组件设置于冷却组件上;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进液管与系统冷却水出口连接,出液管与系统冷水进口连接,冷却水经过进液件进入螺旋流动管而后经过出液件排出,风冷组件运转,风机经过吸风管吸风,外部空气经过冷却管左端进入,将螺旋流动管上积聚的热量带走,对其实现风冷效果,而冷却管浸入在冷却液内,将空气传导至冷却管上的热量吸走,实现水冷效果。实现水冷效果。实现水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冷装置
,具体为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模具所加工的塑料一般都是热塑性的原料,生产时,注塑机将塑料原料加热到所需的温度,使其熔化,然后将熔化的原料注射进塑料模具的型腔里,在模具型腔里熔化的塑料原料在模具里冷却凝固、定型,然后开模,顶出成形的零件,但随着不断的进料、冷却、出模,用不了多久,模具的温度就会被塑料原料加热到接近原料的温度,进去的高温的原料的冷却凝固就会非常缓慢,如果这时零件没有冷却凝固,就取出零件的话,零件就会变形,产品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也会影响生产的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会在塑胶模具内加设冷却水管道,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然而,冷却水长时间循环使用,温度会上升,导致后期冷却效果变差,因此,提出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却,保证其能够长时间对塑胶模具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固定面上;
[0007]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以及
[0008]用于引导冷却水穿过冷却组件的流动组件,所述流动组件设置于冷却组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水冷腔,所述水冷腔的顶端开放式设置,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冷却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箱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放水口,所述水冷箱的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箱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固定耳的上下两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均匀设置有多组,所述冷却管的左右两端穿过箱体的左右两端延伸至外侧,所述冷却管的左右两端开放式设置,所述冷却管的材质为铜铝合金,所述冷却管的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适配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左端设置有过滤网。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右侧,所述支座的顶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向左侧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左端设置有聚风板,所述聚风板的左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套接头,所述套接头
套接于管体的右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流动组件包括进液件,所述进液件与模具内冷却系统的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液件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连接于左端所述固定耳上的穿孔内,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分液板,所述分液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穿过适配孔延伸至冷却管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流动组件还包括出液件,所述出液件与模具内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液件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设置有集液板,所述集液板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组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穿过适配孔延伸至冷却管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集液管之间通过螺旋流动管连接,所述螺旋流动管的材质为铜铝合金,所述螺旋流动管设置于冷却管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通过设置设备主体,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进液管与系统冷却水出口连接,出液管与系统冷水进口连接,冷却水经过进液件进入螺旋流动管而后经过出液件排出,风冷组件运转,风机经过吸风管吸风,外部空气经过冷却管左端进入,将螺旋流动管上积聚的热量带走,对其实现风冷效果,而冷却管浸入在冷却液内,将空气传导至冷却管上的热量吸走,实现水冷效果,风冷与水冷配合,能够充分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吸除,保证冷却水始终保持较低温度,保证塑胶模具能够被有效冷却,提高成型效果,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水冷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风冷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流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设备主体;2、底座;3、冷却组件;4、流动组件;41、进液件;411、进液管;412、分液板;413、分液管;42、螺旋流动管;43、出液件;431、出液管;432、集液板;433、集液管;5、水冷组件;51、水冷箱;511、箱体;5111、水冷腔;512、支脚;513、固定耳;5131、穿孔;52、冷却管;521、管体;5211、适配孔;522、过滤网;6、风冷组件;61、支座;62、风机;63、吸风管;64、聚风板;65、套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技术方案: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包括:底座2,底座2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的冷却组件3,冷却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用于对冷却水进行冷的冷却组件(3),所述冷却组件(3)设置于底座(2)上;以及用于引导冷却水穿过冷却组件(3)的流动组件(4),所述流动组件(4)设置于冷却组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3)包括水冷组件(5),所述水冷组件(5)包括水冷箱(51),所述水冷箱(51)包括箱体(511),所述箱体(511)上设置有水冷腔(5111),所述水冷腔(5111)的顶端开放式设置,所述水冷腔(5111)内设置有冷却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5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放水口,所述水冷箱(51)的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支脚(512),所述支脚(512)固定连接于底座(2)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5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耳(513),所述固定耳(513)上设置有穿孔(5131),所述穿孔(5131)贯穿固定耳(513)的上下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11)上还设置有冷却管(52),所述冷却管(52)均匀设置有多组,所述冷却管(52)的左右两端穿过箱体(511)的左右两端延伸至外侧,所述冷却管(52)的左右两端开放式设置,所述冷却管(52)的材质为铜铝合金,所述冷却管(52)的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适配孔(52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水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52)的左端设置有过滤网(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梓含姚池杨帆张佳玉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益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