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48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用于支撑平台主体的若干护筒,所述护筒上设有与平台主体底部抵接的挂桩梁组;所述平台主体包括钢板梁组和铺设于钢板梁组上的组合面板;钢板梁组横纵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钢板梁组形成有若干配合槽,若干护筒套设于相对应的配合槽内,且钢板梁组底部与挂桩梁组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十字梁和与十字梁相连接的外伸牛腿,使得护筒上设有圆周设置的多根外伸牛腿,且多根外伸牛腿同时与钢板梁组底部抵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钢板梁组的压力作用下,确保护筒的受力均匀,使得护筒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路网加密”,工程建设者们经常遇到跨海湾(海域)桥梁基础施工。通常情况下这类桥梁基础施工采用钢栈桥作为施工平台。但是,当水深超过30m,钢栈桥方案经常面临搭设难度大、不经济、建设周期长、结构的稳定性差、阻碍航道、安全风险急剧扩大等一系列难题。
[0003]申请号为20192131044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海上施工平台,上述公开的海上施工平台,在工程桩基的上端部侧壁设置定制的钢牛腿,并采用一种新的主次梁布置结构:环状排布的主梁与圆形放射状排布的次梁,从而减小了次梁悬臂端的长度并优化了梁与桩之间的受力结构,在满足承载能力的同时简化了安装步骤。
[0004]现有技术中的海上施工平台存在以下缺点:钢牛腿设置于工程桩基单侧,在工程桩基对主梁的支撑作用下,造成工程桩基的受力集中,容易对工程桩基造成受力损坏,影响工程桩基的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稳定性高的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用于支撑平台主体的若干护筒,所述护筒上设有与平台主体底部抵接的挂桩梁组;所述平台主体包括钢板梁组和铺设于钢板梁组上的组合面板;钢板梁组横纵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钢板梁组形成有若干配合槽,若干护筒套设于相对应的配合槽内,且钢板梁组底部与挂桩梁组抵接;所述挂桩梁组包括十字梁和与十字梁相连接的外伸牛腿,十字梁设置于护筒内,外伸牛腿穿过护筒设置,且外伸牛腿与钢板梁组底部抵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所述护筒阵列排布式设置于平台主体中部,平台主体的边角处设有辅助桩,辅助桩位于护筒的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桩上也安装有用于支撑平台主体的挂桩梁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筒与辅助桩上均形成有与外伸牛腿相对应的安装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桩梁组水平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所述护筒、护筒与辅助桩之间均设有用于连接相邻护筒、护筒与辅助桩的平联钢管。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纵交错设置钢板梁组上设有用于加强钢板梁组强度的斜撑。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筒和辅助桩外均设有与钢板梁组相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设置于配合槽的边角处,且连接杆圆周设置在护筒或辅助桩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主体的侧边上设有走道托架,平台主体的一侧还设有斜梯,辅助桩上设有用于支撑斜梯的斜梯托架。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主体边沿处设有环绕平台主体设置的护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十字梁和与十字梁相连接的外伸牛腿,使得护筒上设有圆周设置的多根外伸牛腿,且多根外伸牛腿同时与钢板梁组底部抵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钢板梁组的压力作用下,确保护筒的受力均匀,使得护筒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18]2、通过将钢板梁组搁置于护筒的挂桩梁组上,护筒套接于钢板梁组的配合槽内,钢板梁组的底部与挂桩梁组抵接,并通过配合槽限制护筒与钢板梁组之间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平台主体的结构稳定性,增加了平台的安全性;
[0019]3、通过将工厂预制的钢板梁组直接安装在挂桩梁组上,使得平台主体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减小了平台的施工周期,同时通过将十字梁与外伸牛腿用高强螺栓安装在护筒或辅助桩上,使得后续的拆除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挂桩梁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护栏和斜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走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护筒1,辅助桩2,平联钢管3,组合面板4,连接杆5,钢板梁组6,挂桩梁组7,十字梁701,外伸牛腿702,走道托架8,斜撑9,斜梯10,护栏11,斜梯托架12,安装孔13,平台主体14,配合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4和用于支撑平台主体14的若干护筒1,护筒1上设有与平台主体14底部抵接的挂桩梁组7;平台主体14包括钢板梁组6和铺设于钢板梁组6上的组合面板4;钢板梁组6横纵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钢板梁组6形成有若干配合槽15,若干护筒1套设于相对应的配合槽15内,且钢板梁组6底部与挂桩梁组7抵接;挂桩梁组7包括十字梁701和与十字梁701相连接的外伸牛腿702,十字梁701设置于护筒1 内,外伸牛腿702穿过护筒1设置,且外伸牛腿702与钢板梁组6底部抵接。
[0028]若干护筒1固定安装于海底,组合面板4从上到下依次包括10mm花纹钢板、I12.6工字钢纵向分配梁、I45a工字钢横向分配梁,I12.6工字钢纵向分配梁和I45a工字钢横向分配
梁铺设于钢板梁组6上。
[0029]配合槽15为矩形结构,护筒1位于配合槽15内,护筒1与挂桩梁组7形成对钢板梁组6的支撑。
[0030]钢板梁组6有若干个钢板梁焊接而成,钢板梁组6作为主要的承重系统,其梁高2.572m,翼缘宽0.5m,翼缘板厚36mm,腹板厚度20mm,钢板梁组6设置横纵向加劲肋,加劲肋厚16mm,支点出设置支撑加紧肋,加劲肋厚30mm,钢板梁组6之间采用现场等强焊接并加焊补强板的对接方式。
[0031]十字梁701采用箱形截面,梁高882mm,宽500mm,顶底板厚20mm,腹板厚16mm;外伸牛腿702除腹板厚度为36mm,其余均与十字梁701截面相同,外伸牛腿702与十字梁701之间采用M30*10.9级高强螺栓等强连接。
[0032]若干护筒1阵列排布式设置于平台主体14中部,平台主体14的边角处设有辅助桩2,辅助桩2位于护筒1的两侧;为满足龙门吊下放角桩与边桩的要求,在平台主体14两侧各安装2根直径2.5m钢管桩作为辅助桩2,辅助桩2壁厚26mm,加强段壁厚36mm。
[0033]辅助桩2上也安装有用于支撑平台主体14的挂桩梁组7,挂桩梁组7水平设置。
[0034]辅助桩2上的挂桩梁组7与护筒1上的挂桩梁组7结构类似,仅板件尺寸不同,辅助桩2上的十字梁701与外伸牛腿702,梁高840mm,宽420mm,顶底板厚20mm,腹板厚20mm,采用M3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4)和用于支撑平台主体(14)的若干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1)上设有与平台主体(14)底部抵接的挂桩梁组(7);所述平台主体(14)包括钢板梁组(6)和铺设于钢板梁组(6)上的组合面板(4);钢板梁组(6)横纵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钢板梁组(6)形成有若干配合槽(15),若干护筒(1)套设于相对应的配合槽(15)内,且钢板梁组(6)底部与挂桩梁组(7)抵接;所述挂桩梁组(7)包括十字梁(701)和与十字梁(701)相连接的外伸牛腿(702),十字梁(701)设置于护筒(1)内,外伸牛腿(702)穿过护筒(1)设置,且外伸牛腿(702)与钢板梁组(6)底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护筒(1)阵列排布式设置于平台主体(14)中部,平台主体(14)的边角处设有辅助桩(2),辅助桩(2)位于护筒(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桩(2)上也安装有用于支撑平台主体(14)的挂桩梁组(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超深水海域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1)与辅助桩(2)上均形成有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立林徐海宁邵寿华柯伟鹏肖连彬张伟张朋朋孟一然旷文林应博文张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