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25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所述液下紫外灯包括灯罩和灯管,所述灯罩包括透射部和非透射部,所述透射部设有灯管槽,所述灯管槽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透射部包括围绕所述灯管槽设置的第二抛光部,所述第二抛光部与所述第一抛光部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抛光部,所述非透射部呈空心柱体状,所述非透射部设有与所述灯管槽连通的灯管孔,所述灯管孔与所述灯管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灯管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通过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的贴合,保证食用油不会从灯罩与罐底之间渗漏,使紫外灯灯管能够设置在罐底,进而充分利用紫外灯灯管所发出的紫外线。所发出的紫外线。所发出的紫外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油储存领域,特别是涉及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素是指曲霉菌属内黄曲霉菌种、寄生,曲霉菌种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具有强致癌性,玉米、花生等食物极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食用油也不例外。由于紫外线照射具有降解黄曲霉素的效果,现有的食用油在储存时会采用紫外灯进行照射。
[0003]然而,现有的的紫外灯均设置在储存罐的顶部,其紫外灯完全位于液面上或部分插设在液面下,对于设置在液面上的紫外灯,其发射的紫外线容易因为液面的反射而损失,导致油罐底部的食用油的花曲霉素降解效果不佳,对于部分插设在液面下的紫外灯,其位于液面上的灯管不可避免地会被浪费;目前没有将紫外灯直接设置在食用油液面下的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通过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的贴合,结合密封垫、固定部的应用以及对非透射部和第一通孔内径的限定,保证食用油不会从灯罩与罐底之间渗漏,使紫外灯灯管能够设置在罐底,进而充分利用紫外灯灯管所发出的紫外线,不会因紫外线在食用油液面进行反射而浪费。
[0005]一种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所述食用油储存装置包括罐底和罐壁,所述罐壁的一端围绕所述罐底的外周设置,所述罐底与所述罐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罐底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罐底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抛光部,所述第一抛光部位于所述罐底的内侧面;所述液下紫外灯包括灯罩和灯管,所述灯罩包括透射部和非透射部,所述透射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透射部设有灯管槽,所述灯管槽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透射部包括围绕所述灯管槽设置的第二抛光部,所述第二抛光部与所述第一抛光部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抛光部,所述非透射部呈空心柱体状,所述非透射部设有与所述灯管槽连通的灯管孔,所述灯管孔与所述灯管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非透射部的一端与所述灯管槽开口所在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且沿所述第一通孔向外延伸,所述非透射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且与所述罐底固定,所述灯管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0006]本技术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及其食用油储存装置,通过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的贴合,保证食用油不会从灯罩与罐底之间渗漏,使紫外灯灯管能够设置在罐底,进而充分利用紫外灯灯管所发出的紫外线,不会因紫外线在食用油液面进行反射而浪费。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非透射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外壁还设有密
封垫槽,所述密封垫圈套设在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并与所述密封垫槽配合,所述密封垫圈的内壁紧贴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所述密封垫圈的外壁紧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密封垫槽固定所述密封垫圈,进而通过密封垫圈提高了非透射部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的密闭性,进一步为食用油的防漏提供保障。
[0008]进一步地,所述非透射部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灯管孔的内壁。通过遮光层避免紫外光照射至密封垫圈,导致密封垫圈的加速老化。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所述固定部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与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罐底抵接。通过固定部的螺纹配合实现灯罩的固定,具有可靠、易拆卸的特点。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非透射部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非透射部螺纹配合且与所述罐底抵接后,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螺纹配合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间隙配合。通过限位螺母、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设置,避免固定部的螺纹松动,进一步地保证灯罩的密闭性。
[0011]进一步地,述固定部包括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位于所述固定螺纹孔外。通过设置手持部,安装及拆卸固定部时更方便。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相同。通过限定非透射部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内径的关系,使非透射部与第一通孔紧密贴合,有利于避免非透射部的转动,减少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之间的摩擦,保证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紧密贴合的寿命,并且可有效防止食用油的渗漏。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所述卡扣部设置在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所述卡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通过卡扣固定,固定便捷、结构简单。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灯座,所述灯座包括支撑部、限位部和第二手持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灯管孔螺纹配合,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灯管固定,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外,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灯管孔的内径,所述第二手持部设置在所述限位部的外壁。灯座可以独立拆卸下来,便于进行紫外灯的维护和维修,且减少紫外灯的维护与维修对第一抛光部与第二抛光部的影响,有利于保障灯罩的防渗漏性能。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食用油储存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局部放大后所得到的实施例1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2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3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罐底11,第一通孔111,第一抛光部112,罐壁12,罐顶13,进油嘴14,排油嘴15,第一容置空间16,灯罩2,透射部21,灯管槽211,第二抛光部212,非透射部22,灯管孔221,密封垫槽222,第一限位孔223,遮光层224,第二容置空间23,固定部3,固定螺纹孔31,第二限位孔32,第一手持部33,灯座4,支撑部41,限位部42,第二手持部43,灯管5,密封垫圈6,限位螺母7,卡扣部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
[0024]如图1所示,所述食用油储存装置包括罐底11、罐壁12、罐顶13、进油嘴14和排油嘴15,罐壁12的一端围绕罐底11的外周设置,罐顶13与罐壁12的另一端固定,罐底11、罐壁12与罐顶13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6,进油嘴14和排油嘴15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6外,进油嘴14设置在罐壁12上并与第一容置空间16连通,进油嘴14靠近罐顶13设置,排油嘴15设置在罐壁12上并与第一容置空间16连通,排油嘴15靠近罐底11设置,罐底11设有第一通孔111,罐底11包括围绕第一通孔111设置的第一抛光部112,第一抛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储存装置包括罐底和罐壁,所述罐壁的一端围绕所述罐底的外周设置,所述罐底与所述罐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罐底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罐底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抛光部,所述第一抛光部位于所述罐底的内侧面;所述液下紫外灯包括灯罩和灯管,所述灯罩包括透射部和非透射部,所述透射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透射部设有灯管槽,所述灯管槽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透射部包括围绕所述灯管槽设置的第二抛光部,所述第二抛光部与所述第一抛光部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抛光部,所述非透射部呈空心柱体状,所述非透射部设有与所述灯管槽连通的灯管孔,所述灯管孔与所述灯管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非透射部的一端与所述灯管槽开口所在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且沿所述第一通孔向外延伸,所述非透射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外且与所述罐底固定,所述灯管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非透射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外壁还设有密封垫槽,所述密封垫圈套设在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并与所述密封垫槽配合,所述密封垫圈的内壁紧贴所述非透射部的外壁,所述密封垫圈的外壁紧贴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射部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灯管孔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储存装置的液下紫外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科冯金成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