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512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属于循环水系统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1)循环水分级使用流程:干吸循环水池采用板框进行部分循环液过滤压滤,回水回干吸循环水池继续使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进行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净化循环水池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2)预处理系统: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和余热发电循环水池;3)稀酸投加:将尾吸脱硝塔稀酸回用至干吸循环水池;4)加药: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中间断性加入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系统内循环水的多级利用,确保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处理成本,确保水质的平稳运行,为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同行业的循环水处理利用工艺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的推广价值。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水系统处理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易门铜业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排水主要是将系统的循环水排放至深度处理进行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在处理中需要碳酸钠、盐酸、杀菌剂等各种药剂,出水为浓水和产水,其中化学物质的使用会使水中离子(Cl

等)增加(尤其反渗透和超滤系统运行效率下降时),因此排水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水中化合物富集后,需要增加排污量确保指标可控,同时淤泥增加、处理难度加大,影响设备运行周期,具体如下:(1)循环水排污量大,给企业二次水平衡造成极大的被动;目前循环水系统的排污主要是从干吸循环水池排200m3/d进深度处理,涵盖药剂、备品备件等费用(不计水电)处理成本为6.5元/m3深度处理运行成本较高,同时根据系统产水率权衡计算,每天的产生浓水排水量为63m3/d,造成企业二次水量的增加。(2)循环水水质差,冷却设备运行周期短;循环水水质差,为保证系统换热效率,每年将进行4次全部换热设备的物理清洗,按清洗费用22元/m3计算,年度累计投入清洗费用约21.35万元。此外,不计计划性清洗,根据设备运行周期需要临时清洗的相关单价增加,费用更高。同时,设备运行周期缩短,运行效率受限,导致系统负荷下降。(3)检维修投入大,效果不佳;每年仅换热设备清洗费用20余万元,年度大修进行排水后清理循环水池人力投入14余人耗时36小时,面临厂人员紧张问题下,还需要从其他部门借调人员,检修投入大,效果欠佳,清理出的淤泥收集麻烦、运输路程遥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实现了系统内循环水的多级利用,确保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处理成本,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确保水质的平稳运行,为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同行业的循环水处理利用工艺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所述的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循环水分级使用流程:干吸循环水池采用板框进行部分循环液过滤压滤,回水回干吸循环水池继续使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进行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净化循环水池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
[0007]2)预处理系统: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和余热发电循环水池;
[0008]3)稀酸投加:将尾吸脱硝塔稀酸回用至干吸循环水池;
[0009]4)加药: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中间断性加入药剂。
[0010]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新水包括净化新水和余热发电新水,净化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余热发电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余热发电循环水池。
[0011]作为优选,在雨天时,净化新水先通过纤维球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余热发电新水先通过三个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
[0012]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尾吸脱硝塔稀酸通过盛液桶收集后运输投加至干吸循环水池。
[0013]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药剂包括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粘泥剥离剂,每天投加50kg阻垢剂,每周投加100kg杀菌灭藻剂,每个季度同时投加100kg粘泥剥离剂和100kg杀菌灭藻剂。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技术的实施,实现了系统内循环水的多级利用,确保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处理成本,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确保水质的平稳运行,为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同行业的循环水处理利用工艺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9]实施例
[0020]易门铜业硫酸厂制酸作业区循环水池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水排放减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循环水分级使用流程:干吸循环水池采用板框进行部分循环液过滤压滤,回水回干吸循环水池继续使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进行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净化循环水池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将低硬度、低滤、低电导的循环水回用至高硬度、高氯、高电导的循环水池中实现再次利用,使用后统一从干吸循环水池排放至深度处理进行处置。
[0022]2)预处理系统:新水包括净化新水和余热发电新水,净化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余热发电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余热发电循环水池。其中在雨天时,净化新水先通过纤维球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余热发电新水先通过三个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
[0023]3)稀酸投加:尾吸脱硝塔稀酸通过盛液桶收集后人工运输至干吸循环水池,并投加至干吸循环水池。
[0024]4)加药: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中间断性加入药剂,药剂包括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粘泥剥离剂,每天早上投加50kg阻垢剂,每周五投加100kg杀菌灭藻剂,杀菌灭藻剂HX

2711和HX

2712轮换投加,每个季度投加100kg粘泥剥离剂HX

2771和100kg杀菌灭藻剂HX

2711,两者同时投加,进行生物粘泥剥离。
[0025]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干吸系统排水量日均下降92m3,按深度处理成本7元/m3,按330天/年,节约成本为92
×
330
×
7=21.2520万元;硫酸冷却换热设备年度清洗面积比
2021年减少1795

,物理清洗费用23元/

,节约成本为1795
×
23=4.1285万元;尾吸稀酸的排污实现不排,日均减少30m3,污酸处理成本日均下降900元;年度共计节约成本21.2520+4.1285+900*330=55.0834万元。
[0026]本专利技术对循环水的流程进行研究改进,实现多级利用,确保水质并减少中水排放处理总量,可降低各循环水池的水质指标,水质改善后将酸温稳定控制,减少波动,可确保酸冷器长周期运行,尾吸稀酸实现零排放,为系统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同行业的循环水处理利用工艺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0027]实验分析
[0028](1)现有技术为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和制酸循环水系统实现水质的更迭交替,目前余热发电循环水采用不间断加药剂和外排至干吸循环水池的操作保证水质指标,干吸系统通过每日外排至深度处理满足生产对水质的需求,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各循环水池的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0029]表1各循环水池水质指标
[0030][0031](2)新水包括净化新水和余热发电新水,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循环水分级使用流程:干吸循环水池采用板框进行部分循环液过滤压滤,回水回干吸循环水池继续使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进行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净化循环水池排水至干吸循环水池;2)预处理系统: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和余热发电循环水池;3)稀酸投加:将尾吸脱硝塔稀酸回用至干吸循环水池;4)加药:在余热发电循环水池中间断性加入药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中水排放减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新水包括净化新水和余热发电新水,净化新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循环水池,余热发电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学云叶钟林杨佳熠杨红明李成周卢秀丽朱宇涛
申请(专利权)人:易门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