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手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09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手柄及内窥镜,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该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护套本体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凸起,凸起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抵接部、过渡部以及支撑部,第一方向为护套本体的远端到近端的方向;抵接部用于与鞘管内壁抵接;凸起的外表面到护套本体轴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支撑部的第一距离逐渐增大,支撑部在护套本体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铺设支撑部在护套本体外侧壁,减缓护套本体外侧壁原本的倾斜趋势,当支撑部被鞘管压缩时,减小支撑部被压缩距离的增长速度,减小支撑部单位面积受到的抵压力,从而减小支撑部外侧壁被鞘管抵压时发生破损的概率。侧壁被鞘管抵压时发生破损的概率。侧壁被鞘管抵压时发生破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手柄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属于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在现代医疗中使用广泛,具体使用中,插入部的远端通过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操作者控制插入部远端的移动轨迹,对目标位置的影像信息进行获取;在相关的内窥镜中,插入部由手柄底端穿出,在对应手柄底端的穿设处设有护套,该护套套设在插入部上,以对插入部形成防护。
[0003]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插入部外套设鞘管时,鞘管直接安装在护套外,然而内窥镜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护套一般为锥形结构,护套外壁上设有凸起,鞘管卡接在护套外时,凸起直接与鞘管内壁抵接,在一些使用场景下,鞘管的端部会抵压在护套表面,造成护套外壁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手柄及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该护套包括护套本体,护套本体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凸起,凸起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抵接部、过渡部以及支撑部,第一方向为护套本体的远端到近端的方向;抵接部用于与鞘管内壁抵接,过渡部连接在抵接部和支撑部之间;凸起的外表面到护套本体轴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支撑部的第一距离逐渐增大,且支撑部在护套本体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抵接部用于与鞘管内壁抵接,当鞘管与护套连接时,抵接部是重要的支撑部分,鞘管通过抵接部与护套连接时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内窥镜的大部分使用场景,对于一些需要提高鞘管与护套的连接稳定性的使用场景,会将鞘管朝着护套本体近端继续移动,以使鞘管端部抵紧在支撑部上,提高鞘管与护套连接的稳定性,由于在护套本体外设置了支撑部,支撑部覆盖在护套本体表面,对护套本体外侧壁的倾斜程度进行了缓解,在鞘管与护套的抵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鞘管对支撑部造成的损伤相对于直接抵接在护套本体外的损伤较小,并且,鞘管与护套的连接稳定性也相对提高。
[0008]进一步的,支撑部的外表面为弧面,且弧面朝着护套本体的方向凹陷设置,凹陷的弧面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鞘管对支撑部造成的损伤。
[0009]进一步的,过渡部的外表面与支撑部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过渡部的外表面与抵接部的外表面平滑过渡,减少凸起的应力集中点,避免鞘管安装过程中,凸起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破损、影响与鞘管的连接稳定性的情况。
[0010]进一步的,凸起还包括引导部,引导部位于抵接部的远端一侧,引导部的第一距离
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引导部用于引导鞘管套设在抵接部外,与抵接部抵紧。
[0011]进一步的,抵接部靠近护套本体远端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用于辅助鞘管顺畅套设在抵接部外。
[0012]进一步的,凸起沿护套本体的周向环绕设置;或凸起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凸起沿护套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轴向环绕设置的凸起能够在周向均匀对鞘管抵接,提高鞘管与护套连接的稳定性,周向间隔设置的凸起也能够在周向均匀对鞘管抵接,并且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留有空隙容纳变形后的抵接部。
[0013]进一步的,护套本体的纵截面尺寸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适配支撑部的尺寸变化。
[0014]进一步的,凸起靠近护套本体的远端设置,越靠近护套本体远端设置,凸起的抵接部的径向尺寸越小,适配的鞘管的尺寸也越小,较小的鞘管尺寸便于适用于支气管等管径较小的天然孔道。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
[001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的内窥镜手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部,且设置支撑部的第一距离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支撑部的厚度逐渐减小,以使支撑部铺设在护套本体外侧壁,减缓护套本体外侧壁原本的倾斜趋势,当支撑部与鞘管抵压、支撑部被鞘管压缩时,单位高度内支撑部的倾斜趋势更加平缓,由此使得鞘管能够以较为缓和的抵压状卡进在护套本体上,支撑部被压缩距离的增长速度减小,支撑部单位面积受到的抵压力大小减小,以此减小支撑部外侧壁被鞘管抵压时发生破损的概率;
[0019]2、本技术中,鞘管在对支撑部进行抵压时,支撑部也对鞘管具有反作用力,相对于鞘管直接抵压在护套本体外的情况,鞘管与支撑部抵接,鞘管与支撑部的接触距离增长,支撑部单位面积受到的作用力也减小,减小了支撑部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0020]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部的外表面为弧面结构,并且该弧面结构朝着护套本体的方向凹陷设置,使得支撑部表面的变化更加平缓,进一步减小支撑部被鞘管抵压时,被压缩距离的增长速度,从而进一步减小支撑部发生破损的可能性以及减轻支撑部的破损程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护套整体结构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护套整体结构图;
[0024]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护套与鞘管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支撑部与护套本体受到鞘管抵压时的对比图;
[0027]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护套本体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8]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护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

护套本体,110

远端,120

近端,200

凸起,210

抵接部,211

弧形倒角,220

过渡部,230

支撑部,240

引导部,300

插入部,400

鞘管,500

内窥镜手柄,L1

第一距离,a

第一方向,h

压缩高度,k1

第一接触距离,k2

第二接触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技术,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护套本体(100),所述护套本体(100)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凸起(200),所述凸起(200)包括沿第一方向(a)排列的抵接部(210)、过渡部(220)以及支撑部(230),所述第一方向(a)为所述护套本体(100)的远端(110)到近端(120)的方向;所述抵接部(210)用于与鞘管(400)内壁抵接,所述过渡部(220)连接在所述抵接部(210)和所述支撑部(230)之间;所述凸起(200)的外表面到所述护套本体(100)轴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沿第一方向(a),所述支撑部(230)的第一距离(L1)逐渐增大,且所述支撑部(230)在所述护套本体(100)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30)的外表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朝着所述护套本体(100)的方向凹陷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的插入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20)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部(230)的外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过渡部(220)的外表面与所述抵接部(210)的外表面平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