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9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表面设有血凝板以及储液板,所述柜体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柜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下端连接有可调移液结构;通过第一销杆、第二销杆均插入到对应的销孔内后,依靠横板的上移带动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进行上移,当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分别上移到一定位置时,可以完成对储液板内的液体进行阶梯式抽取,提高在对阶梯浓度实验时的移液便捷性,无需反复进行单次移液,进一步的提高移液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凝素(HA)的病毒能凝集人或动物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血凝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为血凝抑制试验;
[0003]目前在血凝抑制实验过程中,需要将PBS、鸡红细胞悬液、阿氏液、4单位抗原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添加,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移液操作,目前的血凝抑制试验通常由人工进行反复的移液操作,配置阶梯浓度试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人工移液操作效果便利性差,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来提高对血凝抑制实验过程中的移液便捷性,以及移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来提高对血凝抑制实验过程中的移液便捷性,以及移液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表面设有血凝板以及储液板,所述柜体两侧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上表面设有血凝板(2)以及储液板(3),所述柜体(1)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之间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靠近柜体(1)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伸缩缸(39),所述伸缩缸(39)下端连接有可调移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移液结构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板(8),所述壳体(7)的上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活动端穿过壳体(7)并与横板(8)上表面连接,所述横板(8)下方设有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之间设有可调驱动结构,所述壳体(7)下表面设有若干组移液筒(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永磁铁(6),所述第一永磁铁(6)的上表面与横板(8)的下表面磁性吸附,所述第一永磁铁(6)的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活塞杆(11),所述第一活塞杆(11)远离第一永磁铁(6)的一端穿过壳体(7)并位于移液筒(10)内,所述第一活塞杆(11)远离第一永磁铁(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2),所述第一活塞(12)与移液筒(10)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永磁铁(13),所述第二永磁铁(13)的上表面与横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永磁铁(13)的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活塞杆(14),所述第二活塞杆(14)远离第二永磁铁(13)的一端穿过壳体(7)并位于移液筒(10)内,所述第二活塞杆(14)远离第二永磁铁(1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15),所述第二活塞(15)与移液筒(10)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可调驱动结构包括移动板(18),所述第一永磁铁(6)、第二永磁铁(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16)、第二铰接轴(17),所述移动板(18)位于第一永磁铁(6)、第二永磁铁(13)之间,所述移动板(18)的前后均安装有连接板(19),两组连接板(19)靠近第一永磁铁(6)的一端均铰接连接第一铰接轴(16),两组连接板(19)靠近第二永磁铁(13)的一端均设有开口(20),所述开口(20)与第二铰接轴(17)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8)的下部设有滑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邹然党安坤李贵阳侯丽华李玉杰王瑶杨晓雪刘砚涵徐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