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云波专利>正文

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85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钢包渣脱氧改质剂的原料包括氧化铝源、铝源和非金属源;氧化铝源满足:控制总氧化铝的质量占比为5%~21%,包括铝灰和/或铝酸钙精炼渣,且铝灰的质量占比≤15%;铝源满足:控制铝的质量占比为5%~45%,包括铝粉,且铝粉的质量占比≤40%;非金属源包括碳源和/或硅源;碳源满足:控制碳的质量占比≤35%;硅源满足:控制硅的质量占比≤25%;控制总氧化镁的质量占比≤10%,及控制总氧化硅的质量占比≤10%。该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不易产生烟尘和脱氧改质效果好的优点。和脱氧改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碳铝镇静钢多数采用转炉

RH炉

连铸的工艺流程生产。其中,RH炉用于对钢水进行RH精炼,可去除钢水中的大部分夹杂物,提高钢水的纯净度。由于RH炉不能对钢包进行脱氧操作,需要在转炉出钢之后和RH精炼之后对钢包渣进行脱氧改质,以防止在连铸浇注工艺中造成严重的水口堵塞。目前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主要由金属铝、氧化钙基原料、精炼渣和铝灰组成,存在着使用成本高和容易产生烟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以解决目前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所存在的使用成本高和容易产生烟尘等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其原料包括氧化铝源、铝源和非金属源;
[0006]所述氧化铝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
[0007](1)控制总氧化铝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为5%~21%;
[0008](2)包括铝灰和/或铝酸钙精炼渣,且所述铝灰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5%;
[0009]所述铝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
[0010](1)控制铝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为5%~45%;
[0011](2)包括铝粉,且所述铝粉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40%;
[0012]所述非金属源包括碳源和/或硅源;
[0013]所述碳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碳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35%;
[0014]所述硅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硅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25%;
[0015]控制总氧化镁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0%,及控制总氧化硅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0%。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还包括氧化钙源和/或氟化钙源;
[0017]所述氧化钙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总氧化钙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30%;
[0018]所述氟化钙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氟化钙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8%。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0020](1)所述氧化钙源包括生石灰和/或石灰石;
[0021](2)所述氟化钙源包括萤石粉;
[0022](3)所述碳源包括碳粉和/或焦炭;
[0023](4)所述硅源包括硅铁粉。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0025](1)所述生石灰、所述石灰石、所述硅铁粉和所述萤石粉的粒径各自独立地为≤1mm;
[0026](2)所述焦炭和所述碳粉的粒径各自独立地为≤2mm;
[0027](3)所述铝粉的粒径为≤3mm。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的粒径为3mm~80mm。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的原料还包括粘结剂。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0031](1)所述粘结剂包括玉米糊精、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2](2)所述粘结剂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为1%~5%。
[003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按上述所述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准备原料,混合得混合料;
[0035]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成型和烘干处理,得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0037]1)所述成型的方法为压球和/或造球;
[0038]2)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50℃~220℃。
[003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钢包渣的脱氧改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在转炉出钢之后和/或RH精炼之后,利用上述所述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对钢包渣进行脱氧改质。
[00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吨钢水加入1kg~2kg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
[004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本专利技术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利用氧化铝源、铝源和非金属源复配而成,并通过碳源引入单质碳、通过硅源引入单质硅,这两个非金属还原剂可替代金属铝对钢包渣进行脱氧改质,从而降低了铝粉的使用量和损耗,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将氧化铝源中的铝灰的质量占比控制在15%以下,能够有效避免在脱氧改质过程中烟尘的产生,环境污染性低;并且,该钢包渣脱氧改质剂还具有与同类产品相当甚至更好的脱氧改质效果,可有效降低钢包渣中的全铁含量,降低Al的损耗和脱氧产物Al2O3的产生,降低钢包渣的渣量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有效防止连铸浇筑工艺中水口堵塞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7]本专利技术中,粒径是指颗粒的大小,又称为粒度。具体地说,球形颗粒的粒径即为所测颗粒的直径,非球形颗粒的粒径通常用等效粒径来表示,即用一个与所测颗粒具有相同体积或相同投影面积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粒径作为所测颗粒的粒径。
[0048]本专利技术中,总氧化镁指的是游离的氧化钙和含氧化镁的化合物(如镁铝尖晶石、堇青石、假蓝宝石等)中非游离的氧化镁的总质量占比。
[0049]本专利技术中,总氧化硅指的是游离的氧化硅和含氧化硅的化合物(如硅酸钙、硅酸铝、钙长石等)中非游离的氧化硅的总质量占比。
[0050]本专利技术中,总氧化铝指的是游离的氧化铝和含氧化铝的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氧化铝源、铝源和非金属源;所述氧化铝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1)控制总氧化铝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为5%~21%;(2)包括铝灰和/或铝酸钙精炼渣,且所述铝灰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5%;所述铝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1)控制铝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为5%~45%;(2)包括铝粉,且所述铝粉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40%;所述非金属源包括碳源和/或硅源;所述碳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碳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35%;所述硅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硅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25%;控制总氧化镁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0%,及控制总氧化硅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还包括氧化钙源和/或氟化钙源;所述氧化钙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总氧化钙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30%;所述氟化钙源的质量满足以下条件:控制氟化钙在所述钢包渣脱氧改质剂中的质量占比≤1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1)所述氧化钙源包括生石灰和/或石灰石;(2)所述氟化钙源包括萤石粉;(3)所述碳源包括碳粉和/或焦炭;(4)所述硅源包括硅铁粉。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包渣脱氧改质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云波赵运录陈玉鑫赵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霍云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