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67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按下列设置装置:将若干浮体通过铰链依次串联铰接,每个浮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拦污栅、顶部设有护栏及吊耳,位于两端的浮体通过铰链与边坡护栏或挡墙相铰接,使之具备自浮、免维护、低水位自悬挂功能,以适应常态化冲沙操作,且在冲沙完成后快速恢复,确保电站汛期不停机的常态化冲沙措施顺利实施,实现水电站进水口不会出现淤积;(2)开展不同水库水位条件下的运行试验,验证水工建筑物、首部拦污漂及附属设施的运行功能。的运行功能。的运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库容将逐渐被侵占,当库容淤积到一定程度后,水电站机组的过机泥沙含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大情况,从而缩短机组过流部件大修周期,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增加电站的运行成本。为了防止水库泥沙淤积,水电站首部枢纽一般设置泄洪冲沙建筑物,并采用“溯源冲沙”的方式定期开展水库泥沙调度,确保电站进水口处不会出现泥沙淤积的现象。常规溯源冲沙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若冲沙闸门的泄洪量与汛期水库入库流量不匹配,则拦污漂在日常冲沙工况下无法有效拦截库区漂浮物,水库的日常冲沙操作将无法有效控制泥沙淤积问题;(2)常规溯源冲沙前,水电站首部枢纽的拦污漂及附属设施须要开展相应的临时处置,其工程施工难度大,且施工人员不得不面临较大的水上作业安全风险;(3)常规溯源冲沙工作时间较长,为了确保溯源冲沙的效果,溯源冲沙的明流冲沙时间至少需要3天,且常规溯源冲沙前、后均需预留至少5天来处理拦污漂及附属设施,导致水电站发电效益损失过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水电站进行水库泥沙调度时使用的拦污漂及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装置,包括若干浮体,其特征在于若干浮体通过铰链依次串联铰接,每个浮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拦污栅、顶部设有护栏及吊耳,位于两端的浮体通过铰链与边坡护栏或挡墙相铰接,以便通过铰接相连的浮体适应水面起伏,并且可以随水流调节形状,提高安全性及适应性,拦污栅可以有效拦截水中的杂物及垃圾,再通过吊耳与缆绳的配合,方便浮体收放,确保冲沙操作及机组正常运行。
[0005]所述浮体设为其内设空腔的长条矩形体,该长条矩形体两端设为圆弧形,以便通过浮体提供浮力,通过圆弧形端部避免相邻浮体出现碰撞磨损。
[0006]所述铰链设于两两相邻浮体端部之间,其设为常规万向节,该万向节两端分别与两两相邻浮体端部相连接,以便通过万向节铰链使浮体之间能够在任意方向实现错位。
[0007]所述吊耳分别设于浮体顶部两端,以方便与缆绳配接,进而方便浮体的收放操作。
[0008]所述拦污栅竖直设于浮体底部,其设为由若干水平条及竖直条相互交叉相连而成,拦污栅顶部边缘与浮体底部相连,底部向下竖直延伸,其延伸距离根据需要设为不同,以便通过拦污栅拦截水中杂质及垃圾。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按下列设置装置:将若干浮体通过铰链依次串联铰接,每个浮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拦污栅、顶部设有护栏及吊耳,位于两端的浮体通过铰链与边坡护栏或挡墙相铰接,
使之具备自浮、免维护、低水位自悬挂功能,以适应常态化冲沙操作,且在冲沙完成后快速恢复,确保电站汛期不停机的常态化冲沙措施顺利实施,实现水电站进水口不会出现淤积;(2)开展不同水库水位条件下的运行试验,验证水工建筑物、首部拦污漂及附属设施的运行功能;(3)开展首部枢纽泄洪冲沙闸门常态化冲沙操作,验证各个拦污漂在日常冲沙,期间的运行状态,进而实现泄洪冲沙闸门常态化冲沙,确保电站广袖进水口不会出现淤积;(4)开展常规溯源冲沙操作,验证适应常态化冲沙的拦污漂改造后的整体效果,检验改造后拦污漂在常态化溯源冲沙前、后自悬挂功能能否实现。同时通过日常巡视检查以及水库库区泥沙淤积测量等技术手段对溯源冲沙的效果进行检验,确保常态化冲沙下溯源冲沙的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在水库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法下,溯源冲沙工作能够简洁、快速、安全的开展,且能自主选择在汛期大流量时择机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溯源冲沙的实际效果。在水库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法下,溯源冲沙前、后拦污漂及附属设施的临时处置能够简洁、快速地实现自悬挂,避免了汛期水上作业的安全风险。水库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法使水库整体运行流态得到明显改善,水库日常防汛冲沙工作的开展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在水库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法下,长历时(5d)溯源冲沙的周期可以延长至每8

10年一次。随着溯源冲沙期间机组总停时间的降低(由之前的2.5天/年减少至1.5天/年),既有效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又能最大限度提升了水电站整体的发电经济效益。随着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水电站水轮机组的大修周期可由每四年一次延长每五年一次,机组检修费用将大幅度降低。同时随着检修时间的减少,机组的发电效益将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0013]一种装置,包括若干浮体1,若干浮体1通过铰链4依次串联铰接,每个浮体1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拦污栅3、顶部设有护栏2及吊耳5,位于两端的浮体1通过铰链4与边坡护栏或挡墙相铰接,以便通过铰接4相连的浮体1适应水面起伏,并且可以随水流调节形状,提高安全性及适应性,拦污栅3可以有效拦截水中的杂物及垃圾,再通过吊耳5与缆绳的配合,方便浮体收放,确保冲沙操作及机组正常运行;浮体1设为其内设空腔的长条矩形体,该长条矩形体两端设为圆弧形,以便通过浮体1提供浮力,通过圆弧形端部避免相邻浮体出现碰撞磨损;铰链4设于两两相邻浮体1端部之间,其设为常规万向节,该万向节两端分别与两两相邻浮体1端部相连接,以便通过万向节铰链使浮体1之间能够在任意方向实现错位;
吊耳5分别设于浮体顶部两端,以方便与缆绳配接,进而方便浮体的收放操作;拦污栅3竖直设于浮体1底部,其设为由若干水平条及竖直条相互交叉相连而成,拦污栅3顶部边缘与浮体1底部相连,底部向下竖直延伸,其延伸距离根据需要设为不同,以便通过拦污栅3拦截水中杂质及垃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使用拦污漂的泥沙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通过对进水口水工建筑物布置进行优化调整,改善电站日常泄洪冲沙期间进水口的流态,确保电站汛期不停机的常态化冲沙措施顺利实施,实现水电站进水口不会出现淤积;(2)开展首部枢纽拦污漂改造,使之具备自浮、免维护、低水位自悬挂功能,以适应常态化冲沙操作,水电站在开展水库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式研究时,需重点解决溯源冲沙期间拦污漂及附属设施的简洁、快速临时处置问题,为了保护首部枢纽拦污漂及附属设施,水电站应根据首部枢纽拦污漂及附属设施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并进行技术改造,改造主要目的是实现首部枢纽拦污漂及附属设施在常态化冲沙泥沙调度方法下具备简洁、快速悬挂处置拦污漂,且在溯源冲沙完成后快速恢复;(3)上述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改造后,组织开展不同水库水位条件下的运行试验,验证水工建筑物、首部拦污漂及附属设施改造后的运行功能;(4)组织开展首部枢纽泄洪冲沙闸门常态化冲沙(不停机)操作,验证改造后的拦污漂在日常冲沙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置,包括若干浮体,其特征在于若干浮体通过铰链依次串联铰接,每个浮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拦污栅、顶部设有护栏及吊耳,位于两端的浮体通过铰链与边坡护栏或挡墙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设为其内设空腔的长条矩形体,该长条矩形体两端设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于两两相邻浮体端部之间,其设为常规万向节,该万向节两端分别与两两相邻浮体端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分别设于浮体顶部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竖直设于浮体底部,其设为由若干水平条及竖直条相互交叉相连而成,拦污栅顶部边缘与浮体底部相连,底部向下竖直延伸,其延伸距离根据需要设为不同。6.一种多沙水库常态化冲沙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按下列设置装置:将若干浮体通过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有德吴运波熊智郭鸿鹅矣俊泷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