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切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20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切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通道切换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更高的问题。风道切换结构,包括风筒以及切换装置,风筒的左端为室外进风口,风筒的右端为风机进风口,风筒在周侧开有净化器风口一和净化器风口二,室外进风口靠近净化器风口一,风机进风口靠近净化器风口二,切换装置包括驱动件、风门一以及风门二,风门一以及风门二均转动连接在风筒上,驱动件同时驱动风门一以及风门二转动;该风道切换结构通过驱动件驱动风门一和风门二实现风道之间的切换,通过两个风门就能实现风道的切换,结构简单、成本更低。成本更低。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切换结构


[0001]本技术通风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切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很多空调器加入了新风处理装置,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室内,持续对室内空气稀释置换,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0003]现有空调新风换气原理分为微正压单向换新风和双向流换新风。但两种原理都存在不足之处。微正压单向换新风,因新房装修的房间密封性越来越好,引入的新风很容易导致室内空气压力饱和,而又无法排出空气释放压力,此时即使风机运转,也无法实现换气。双向流换新风,通过风机主动向室内送风,并向室外排风,通常需要两套风管(一套进风管和一套出风管),成本高且安装复杂;双向流换新风因进风口和排风口距离较近,容易导致进气和排气气流短路,刚吸入到室内的新鲜空气,因送风距离有限,很容易被排出室外。
[0004]公布号为CN109140653A公开了一种通道切换装置及新风系统,通道切换装置包括腔室以及与腔室连通的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腔室内形成有能够连通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能够连通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切换结构,包括风筒(1)以及切换装置(2),所述风筒(1)的左端为室外进风口(12),所述风筒(1)的右端为风机进风口(11),所述风筒(1)在周侧开有净化器风口一(13)和净化器风口二(14),所述室外进风口(12)靠近所述净化器风口一(13),所述风机进风口(11)靠近所述净化器风口二(1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2)包括驱动件(25)、风门一(22)以及风门二(21),所述风门一(22)以及所述风门二(21)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风筒(1)上,所述驱动件(25)同时驱动所述风门一(22)以及所述风门二(21)转动;所述切换装置(2)至少具有两个工作状态,所述切换装置(2)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风门一(22)关闭净化器风口一(13),所述风门二(21)关闭所述净化器风口二(14),所述室外进风口(12)与所述风机进风口(11)连通;所述切换装置(2)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风门一(22)阻断所述室外进风口(12)与所述风机进风口(11)的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12)与所述净化器风口一(13)连通,所述风门二(21)阻断所述室外进风口(12)与所述风机进风口(11)的连通,所述净化器风口二(14)与所述风机进风口(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2)还包括主动齿轮(23)以及从动齿轮(24),所述主动齿轮(23)与所述从动齿轮(24)相同且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23)与所述从动齿轮(24)位于所述风筒(1)外侧,所述主动齿轮(23)固定连接在所述风门一(22)上且与转动轴线同轴,所述从动齿轮(24)固定连接在所述风门二(21)上且与转动轴线同轴,所述驱动件(25)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风筒(1)外周面,所述驱动件(25)活动端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