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式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02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装式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围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所述座椅和所述主车体可拆装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输成本低、运输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装式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拆装式四轮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全世界对环境、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动车也逐渐开始普及起 来。这种电动车不但污染小,而且也相对同类型汽车而言重量较轻。目前,传统的旅游观光车采用的装配方式是在工厂中即组装完成。不仅使得成品 车辆零件互换性差,工艺复杂,且由于电动车本身重量不是太重,但体积较大,在运输电动 车时一次装箱数量较少,导致运输成本较高、一批货运输周期较长。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电动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成本较低、运输周 期较短的可拆装的电动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拆装式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 述前围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 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围护面总成、所 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所述座椅和所述主车体可拆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围护面总成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可拆装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模块总成与所述顶棚可拆装连接。又进一步地,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及所述立柱可拆装连接。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一对前立柱和至少一对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均支 承于所述主车体,且和所述主车体可拆装连接。所述顶棚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后立柱,且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 模块总成和所述后立柱可拆装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车还包括一左外后视镜和一右外后视镜。所述左外后视镜活动插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的后视镜卡座上。所述右后视镜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可拆装连接。所述电动车还包括一连接所述主车体的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上可拆装地连接有一站板扶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输成本低、运输周期短。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车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座位和车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前围外护面总成和前围下骨架的 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前围外护面总成和前挡模块总成 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车体和前立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车体和后立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前挡模块总成和顶棚以及后立柱 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左外后视镜和车体的立体分解示 意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右外后视镜和车体的立体分解示 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站板扶手和车体的立体分解示意 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拆装式电动车座椅总成和车体的立体分解示意 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可拆装的电动车20包括主车体21,和安装于主车体的 前围外护面总成22、前挡模块总成23、顶棚24、支撑前挡模块总成的一组相对的前立柱25 和支撑顶棚一组相对的后立柱26、左外后视镜27、右外后视镜28、连接左右后立柱26的后 立柱支撑杆29、站板扶手30,以及后保险杠31和数个座椅321、322、323、324。其中,所述前 围外护面总成22安装于该主车体21的前端,靠近该电动车20驾驶室,并连接支撑所述前 挡模块总成23,在该前围外护面总成22和前挡模块总成23上装有左外后视镜27和右外后 视镜28,且所述前挡模块总成23还可通过一顶棚前胶垫241连接顶棚24,所述顶棚24通 过前挡模块总成23和后立柱26支承于所述主车体21上,该主车体还支承连接有数个座椅 321、322、323、324,这些座椅均设置于所述顶棚24下,以保证在恶劣天气下的舒适度。在车 尾处还设置有后保险杠31,并在该后保险杠31上方连接有所述站板扶手30。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电动车20的元件之间均是可拆装式的连接,以方便封装及 运输。如图4至图12所示,当运送到目的地,所述电动车20需要安装成整车时,可按照 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安装前围外护面总成22 将前围外护面总成22套设在主车体21底盘的 前围下骨架33上,并用自攻螺钉和大扁头自攻钉固定,使该前围外护面总成22于该主车体 21保持相对静止连接;步骤二、安装前挡模块总成23 将前挡模块总成23放置于该前围外护面总成22 上方,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前围外护面总成22上;步骤三、安装前立柱25 每个前立柱25均包括一前立柱外板251和一前立柱内板252,该前立柱外板251在其下端用螺栓与主车体21固定连接,上端也用螺栓与前挡模块总 成23连接固定。该前立柱内板252则在卡接在该前立柱外板251位置上,插接于所述主车 体21及前挡模块总成在相应位置上的槽口 ;步骤四、安装后立柱26 将后立柱26下部用螺钉与主车体21固定连接;步骤五、安装顶棚24 将顶棚24放置于后立柱26上,并在顶棚24和前挡模块总 成23之间塞入顶棚前胶垫241,同时,顶棚24前端用螺栓与前挡模块总成23连接固定,顶 棚24后部用螺栓与后立柱26连接固定;步骤六、安装左后视镜27 可直接将左后视镜27插入位于前挡模块总成23上的 后视镜卡座上;步骤七、安装右后视镜28 用螺栓固定在前挡模块总成23上;步骤八、安装站板扶手30 用螺栓固定在主车体21尾部的后保险杠31上;步骤九、安装座椅321、322、323、324 将各个座椅321、322、323、324用铰链及十字 盘头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主车体21的玻璃钢底座及座椅桶上,并将该座椅321、322、323、 324的球头插入球窝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当需要拆分该电动车20时,整车拆分步骤为安装步骤的反步骤, 即从步骤九到步骤一。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 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权利要求一种拆装式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所述座椅和所述主车体可拆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与所述前挡 模块总成可拆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与所述顶棚 可拆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 及所述立柱可拆装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一对前立柱 和至少一对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均支承于所述主车体,且和所述主车体可拆 装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 总成并支承于所述后立柱,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装式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所述座椅和所述主车体可拆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清朱安定谭川鄂吴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