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01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衬底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电极,设于薄膜晶体管层上,第一电极与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第一发光层,设于开口内,第一发光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第二电极,设于第一发光层上,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遮光层,遮光层具有遮光部和透光通孔,遮光部与隔离部相对,透光通孔贯穿遮光层,透光通孔与开口相对以透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透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屏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已经从液晶显示屏(Li9uid Crystal Display,LCD)过渡到了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相比于LCD,OLED的色彩效果和发光效率更好。但是由于像素老化的影响,部分像素的发光效率会降低,OLED的显示屏中可能会产生残影。
[0003]在相关技术中,可以根据像素材料的老化曲线确定像素的老化程度,然而,由于老化曲线是根据像素材料特质生成的普遍规律,因此,相关技术中确定像素老化程度的方式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像素老化程度的方式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电极,设于薄膜晶体管层上,第一电极与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第一发光层,设于开口内,第一发光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第二电极,设于第一发光层上,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遮光层,遮光层具有遮光部和透光通孔,遮光部与隔离部相对,透光通孔贯穿遮光层,透光通孔与开口相对以透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透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衬底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电极,设于薄膜晶体管层上,第一电极与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第一发光层,设于开口内,第一发光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第二电极,设于第一发光层上,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遮光层,遮光层具有遮光部和透光通孔,遮光部与隔离部相对,透光通孔贯穿遮光层,透光通孔与开口相对以透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透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通过该方案,一方面,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正投影和透光通孔的正投影之间,光电传感器与发光层的距离很近,因此光电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检测到像素的发光亮度;另一方面,由于一个光电传感器可以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可以对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的发光亮度进行独立检测。如此,可以及时并准确的监测到像素的发光亮度,从而为确定像素老化程度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单元的排列示意图;
[000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处理装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001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6]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17]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可以包括面板。面板中可以包括整列排布的像素单元,这些像素单元可以为像素R、像素G、像素B中的一种。显示屏的显示画面中可以包括多个同时点亮的像素单元。
[0018]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像素单元在发光材料、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像素单元的老化程度也是不同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若部分像素单元出现老化,则该部分像素单元的发光效率就会降低,呈现在显示屏上的效果就是区域残影,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为了解决残影问题,需要先对像素单元的老化程度进行检测。
[0019]在相关技术中,可以根据像素材料的老化曲线确定像素的老化程度,然而,由于老化曲线是根据像素材料特质生成的普遍规律,因此,相关技术中确定像素老化程度的方式准确度较低。
[0020]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电极,设于薄膜晶体管层上,第一电极与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第一发光层,设于开口内,第一发光层与第一电极相对;第二电极,设于第一发光层上,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遮光层,遮光层具有遮光部和透光通孔,遮光部与隔离部相对,透光通孔贯穿遮光层,透光通孔与开口相对以透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透光通孔在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一方面,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正投影和透光通孔的正投影之间,光电传感器与发光层的距离很近,因此光电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检测到像素的发光亮度;另一方面,由于一个光电传感器可以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可以对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的发光亮度进行独立检测。如此,可以及时并准
确的监测到像素的发光亮度,从而为确定像素老化程度提供依据。
[002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
[0023]衬底层210,包括薄膜晶体管层210。该衬底层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第一面上可以形成该薄膜晶体管层210。
[0024]第一电极220,设于薄膜晶体管层210上,第一电极220与薄膜晶体管层210电连接。该第一电极220可以为阳极。
[0025]像素定义层230,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像素定义区230可以用于形成像素成型区域。
[0026]第一发光层240,设于像素定义层230的开口内,第一发光层240与第一电极220相对设置。
[0027]第二电极250,设于第一发光层240上,第二电极250与第一电极220相对设置,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电极,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隔离部;第一发光层,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具有遮光部和透光通孔,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隔离部相对,所述透光通孔贯穿所述遮光层,所述透光通孔与所述开口相对以透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在所述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所述透光通孔在所述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遮光部和所述透光通孔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隔离部相对;和/或所述光电传感器在所述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离部在所述衬底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极和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三电极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之间,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电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光;所述第二发光层设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发光层均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多个所述开口和所述隔离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层、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层和至少一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内的部分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透明层,所述第三电极为反射层,使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的光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斌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