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SCR尾气热管理的电加热系统及电加热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发动机排放的后处理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车用SCR尾气热管理的电加热系统及电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源车辆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国六阶段后处理方案“DOC(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ASC(氨氧化催化剂)”技术路线已无法满足未来的法规要求,为满足未来法规需求的NOx”近零排放”现阶段的国六后处理发动机本体热管理已无法满足未来法规的冷态循环与低负荷LLC循环的排放法规限值,需要在国六后处理DOC+DPF+SCR+ASC的前级加装电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发动机本体的热管理无法在WHTC冷态循环快速加热SCR催化器,加装电加热装置后WHTC循环与LLC循环的SCR催化器温度迅速升温,达到SCR催化器的最佳转化效率温度区间,从而降低NOx排放,满足下一阶段排放法规,需要解决如下几点应用难题:
[0003]1:冷启动阶段排气温度管理控制,排气温度低于设定值开启电加热
‑ />温度设定太低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SCR尾气热管理的电加热系统,其集成在车用SCR双级尿素喷射降低NOx的装置的ccSCR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T8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SCR入口处并位于尿素喷嘴的后方,所述T8温度传感器用以监测所述尿素喷嘴处的温度;T9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SCR出口处,用以监测SCR出口处的温度;EHC电极,其设置在所述SCR入口处并位于尿素喷嘴的前方,所述EHC电极用于给所述ccSCR内加热;以及电加热继电器开关,其电性连接所述EHC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8温度传感器距离所述SCR的混合器的前端为50mm,所述T9温度传感器距离所述SCR的混合器的后端为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HC电极插入所述SCR内部的深度介于50~90mm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继电器开关根据排气流量状态、车速状态、环境温度状态、后处理温度状态、尿素温度状态、PTO状态、刹车状态、离合状态以及电池电压状态控制所述EHC电极的加热状态。5.一种车用SCR尾气热管理的电加热控制方法,其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控制方法包括:车载电脑通过对排气流量、车速、环境温度、后处理温度、尿素温度、PTO、刹车、离合以及电池电压的监测,并根据排气流量状态、车速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肖刚,王晓辉,邹凯,高建宾,周承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