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4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启动电路,通过继电器的开关侧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侧的另一端用于与负载连接;开关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的受控端连接;启动电路分别与锂电池及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启动电路用于启动信号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启动信号时,输出启动供电电源为开关控制电路及所述启动电路自身供电,以及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对继电器进行开关控制。当启动电路检测到启动信号时,才输出启动供电电源,否则没有启动供电电源输出。当没有启动供电电源输出时,开关控制电路停止工作,可实现接近于零功耗低待机应用,减少锂电池的损耗,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充放电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锂(Li)离子电池作为存能和供电电池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锂(Li)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各种充放保护,以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保证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3]现有的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通常是通过锂电池进行直接供电的,其待机功耗相对较大。如此,进行长时间的待机会产生较大的功耗,甚至可能会将锂电池的电量消耗尽,对锂电池的损耗相对较大,且对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开关电路,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侧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侧的另一端用于与负载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连接;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分别与所述锂电池及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对启动信号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启动信号时,输出启动供电电源来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及所述启动电路自身供电,以及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对所述继电器进行负载的供电开关控制。
[0006]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启动电路包括:启动感应器,所述启动感应器分别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及参考地端连接;光耦U1,所述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端的阳极与所述启动感应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端的阴极通过电阻R30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连接;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所述一端连接;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所述启动供电电源,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3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供电维持电路,所述供电维持电路分别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以对所述启动供电电源进行持续输出维持控制。
[0007]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维持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参考地连接;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或者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控制开关K2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6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5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连接。
[0008]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量过低保护电路,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启动电路的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及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以在检测到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电压低于电压下限值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对所述继电器进行断开控制,以对所述锂电池进行低压保护。
[000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一受控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的过压保护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另一受控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5、电阻R16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3,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10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与参考地连接;第一比较器U2,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电阻R11的所述一端还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供电回路电流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供电回路电流超过上限值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对所述继电器进行断开控制,以对所述锂电池进行过流保护。
[0012]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集电路,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供电回路电流进行采集;稳压二极管D4,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电阻R29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参考地连接;第二比较器U3,所述第二比较器U3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3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的采样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
[0013]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激励线圈L1,所述激励线圈L1串联在所述锂电池的供电回路上;
磁饱和互感线圈L2,所述磁饱和互感线圈L2与所述激励线圈L1之间磁耦合连接;第一集成运放,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反输入端通过电容C7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反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9与所述磁饱和互感线圈L2的一端连接,所述磁饱和互感线圈L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0与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互感线圈L2的所述另一端还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还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第二集成运放,所述第二集成运放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2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电阻R28的所述一端还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磁饱和互感线圈L2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还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成运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运放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25与所述第二比较器U3反相输入端连接。
[0014]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开关电路,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侧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侧的另一端用于与负载连接;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连接;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分别与所述锂电池及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对启动信号的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启动信号时,输出启动供电电源来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及所述启动电路自身供电,以及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对所述继电器进行负载的供电开关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启动感应器,所述启动感应器分别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及参考地端连接;光耦U1,所述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端的阳极与所述启动感应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端的阴极通过电阻R30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连接;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所述一端连接;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所述启动供电电源,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锂电池的正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3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供电维持电路,所述供电维持电路分别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以对所述启动供电电源进行持续输出维持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维持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参考地连接;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或者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控制开关K2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6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5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光耦U1的三极管端的集电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量过低保护电路,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启动电路的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及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以在检测到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电压低于电压下限值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对所述继电器进行断开控制,以对所述锂电池进行低压保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一受控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的过压保护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另一受控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
发射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5、电阻R16与所述启动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过低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3,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10与所述启动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利林武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凌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