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3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底部为硬质底板结构,上表面为软性垫层;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均包括弧形组件和底座,两个所述弧形组件围成半圆弧形,其内侧面贴合人体下颌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固定在患者的下颌处,使肥胖患者在仰卧时保持适当的头颈关节角度,减少围手术期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或口腔组织损伤等风险。除此之外,还设有滑槽、限位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可以起到调节所述支撑部件的作用,使其适用于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从而提高整体的包容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包容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包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肥胖患者仰卧用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肥胖患者仰卧用枕。

技术介绍

[0002]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中重度肥胖及其合并症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手术量呈迅猛增长趋势。由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常存在多种合并症,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猝死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研究证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减重手术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肥胖患者由于颈围较粗、局部脂肪组织堆积,易导致上气道口径降低及上气道塌陷,因而OSA更高发于肥胖患者。据报道,OSA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70.1%~90%,其中50%为重度OSA患者。研究证实,OSA与减重术后并发症密切关联,会显著增加术后30天内死亡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转ICU率,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与麻醉插管困难等有关。因此,OSA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0003]临床上,患者在围手术期仰卧时,需要保持适当的头颈关节角度使呼吸道开放,以减少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或口腔组织损伤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肥胖患者仰卧用枕,使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仰卧时得以保持适当的头颈关节角度,以减少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或口腔组织损伤等风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呈长方形,底部为硬质底板结构,上表面为软性垫层。
[0006]其中,所述枕头主体的上表面靠近下边缘横向开设滑槽,所述滑槽为硬质结构,所述滑槽底部与所述底板一体相连,所述滑槽上表面与所述枕头主体上表面平齐;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呈镜像左右对称设置。
[0007]其中,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均包括弧形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弧形组件一端的下方,所述弧形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枕头主体外侧,两个所述弧形组件围成半圆弧形,其内侧面贴合人体下颌处;所述底座底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通过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滑槽连接。
[0008]本技术的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将所述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可固定在患者的下颌处,使肥胖患者在仰卧时保持适当的头颈关节角度,减少围手术期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或口腔组织损伤等风险;除此之外,所述滑槽、所述限位机构和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起到调节所述支撑部件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包容性,使其适用于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柱;所述滑槽和所述限位槽均为矩形槽
体结构,所述限位槽等间距对称开设在所述滑槽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滑槽内侧相通连;所述限位柱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底面,所述限位柱为俯视图呈“十”字形的柱体结构,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尺寸与所述限位柱的外尺寸相适应。所述限位机构既可稳定固定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又能对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滑轨道和防滑盖;所述防滑轨道一体设于所述滑槽上表面,所述防滑轨道俯视图为“匚”字形结构,所述防滑轨道包括一体相连的上挡板、下挡板和左挡板,所述上挡板、下挡板和左挡板均为倒置的“L”形板状结构;所述防滑盖为横板结构,所述防滑盖表面设有方形缺口,所述防滑盖的俯视图为开口向左的“匚”字形结构,所述缺口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滑槽内侧横截面的尺寸一致;所述防滑盖的外围尺寸与所述防滑轨道的内尺寸相适应。所述防滑轨道和防滑盖的设置,可以避免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滑槽中滑脱,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11]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万向球体和固定机构;所述万向球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弧形组件下表面;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螺纹通孔、紧固螺栓和紧固块;所述外壳为内腔为球形的槽体结构,所述外壳上表面与所述弧形组件下表面固定相连,所述外壳的内径与所述万向球体的外径一致,所述外壳的内腔深度大于所述万向球体的半径;所述螺纹通孔开设在所述外壳侧面,所述紧固螺栓穿设所述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栓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紧固块设于所述紧固螺栓内侧端。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以使所述弧形组件向任意角度倾斜,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以使所述弧形组件调节好的位置固定住,两者相互配合,增强了所述弧形组件的依从性,使装置整体适应于不同颈高、不同颌宽的患者,提高了整体包容性。
[0012]优选地,所述紧固块为弧形纵板结构,所述紧固块外侧表面与所述万向球体表面贴合,所述紧固块的外侧面上设有橡胶层,使所述固定机构固定更牢,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13]优选地,所述外壳底端一体设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为中央开设圆孔的板状结构。避免所述万向球体脱离所述固定机构的外壳,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0014]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外侧端固定设有旋转块,便于调节所述固定机构。
[0015]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腔、移动腔和限位弹片;所述固定腔为开口朝上,且纵向设置的腔体结构,所述固定腔底部与所述限位柱一体相连,所述固定腔右侧面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通孔A;所述移动腔为纵向设置的腔体结构,所述移动腔的外尺寸与所述固定腔的内尺寸相适应,所述移动腔套接在所述固定腔内;所述移动腔右侧面底部开设有通孔B,所述通孔B的位置与所述通孔A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A与所述通孔B的孔径一致;所述限位弹片为“倒U”形结构,所述限位弹片右端外侧一体设有圆柱形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径与所述通孔B的内径一致,所述限位弹片左端外侧与所述移动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片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弹片右端外侧与所述移动腔右侧内壁接触,所述凸块穿设所述通孔B;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与所述凸块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时,所述凸块从左往右依次穿设所述通孔B和所述通孔A。所述底座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杆,使所述弧形组件可以上下调节,使装置整体适应于不同颈围的患者,进一步扩大了整体的包容性。
[0016]优选地,所述枕头主体靠近所述滑槽侧的边缘处一体设有护颈部,所述护颈部上表面贴合人体颈部轮廓,提高舒适度。
[0017]优选地,所述枕头主体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纵向设有挡枕,所述挡枕为圆柱形结
构。一方面,给患者头部左右两侧提供倚靠物,增强舒适度;另一方面,防止患者在仰躺时头部从所述枕头主体上滑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的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将所述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左右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可固定在患者的下颌处,使肥胖患者在仰卧时保持适当的头颈关节角度,减少围手术期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底部为硬质底板结构,上表面为软性垫层;所述枕头主体的上表面靠近下边缘横向开设滑槽,所述滑槽为硬质结构,所述滑槽底部与所述底板一体相连,所述滑槽上表面与所述枕头主体上表面平齐;所述枕头主体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呈镜像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均包括弧形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弧形组件一端的下方,所述弧形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枕头主体外侧,两个所述弧形组件围成半圆弧形,其内侧面贴合人体下颌处;所述底座底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左支撑件和所述右支撑件通过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滑槽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柱;所述滑槽和所述限位槽均为矩形槽体结构;所述限位槽等间距对称开设在所述滑槽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滑槽内侧相通连;所述限位柱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底面,所述限位柱为俯视图呈“十”字形的柱体结构;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尺寸与所述限位柱的外尺寸相适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滑轨道和防滑盖;所述防滑轨道一体设于所述滑槽上表面,所述防滑轨道俯视图为“匚”字形结构,所述防滑轨道包括一体相连的上挡板、下挡板和左挡板,所述上挡板、下挡板和左挡板均为倒置的“L”形板状结构;所述防滑盖为横板结构,所述防滑盖表面设有方形缺口,所述防滑盖的俯视图为开口向左的“匚”字形结构,所述缺口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滑槽内侧横截面的尺寸一致;所述防滑盖的外围尺寸与所述防滑轨道的内尺寸相适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胖患者仰卧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万向球体和固定机构;所述万向球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弧形组件下表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螺纹通孔、紧固螺栓和紧固块;所述外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萍花红霞宋雅婷赵雨璇孙奥丽戎柿澄杨宁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