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354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逐阶层次结构模型,包括目标层、制约层和元素层,制约层中包括目标层的重要影响指标,元素层中包括隶属于重要影响指标的评价指标;步骤S2,使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填埋法曾是国际上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但随着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大量产生,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和土地浪费问题也越发严重。一方面,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和垃圾填埋气体等污染物质,不仅对填埋场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生活垃圾填埋场通常占地面积大,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目前,全国已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
[0003]—方面,我国许多建于一、二十年前的垃圾填埋场由于达到使用年限或者填埋量达到或超过设计容量已经进入封场期,我国也随即进入垃圾填埋场废弃的高频时期,大量废弃或即将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亟待处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将被淘汰,届时将会有大量的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需要被妥善处置。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入封场高峰期,大量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需要得到妥善地处置,这类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城市和谐有序发展的促进因素。
[0004]目前我国对于填埋场土地利用的依据只有国标《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9

2010),其中对填埋场稳定化后土地再利用提出了技术要求,对不同利用方式下填埋场封场年限、有机质含量、环境介质质量、沉降等提出了判定依据。但该标准未充分考虑场地安全性、堆体稳定化程度及环境污染性等因素,且存在各指标判定等级不对应的问题,因此构建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系意义重大,能够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逐阶层次结构模型,包括依上至下的目标层、制约层以及元素层,目标层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级土地利用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1,制约层中包括目标层的重要影响指标,元素层中包括隶属于重要影响指标的评价指标;
[0007]步骤S2,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制约层和目标层中的各层对应指标两两对比并进行专家评分;
[0008]步骤S3,构造重要影响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根据专家评分进行赋值,分别得到重要影响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权重;
[0009]步骤S4,根据制约层中各个重要影响指标的权重以及元素层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
重,计算得到元素层中每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ω;
[0010]步骤S5,收集待评估的填埋场土地中各个评价指标的对应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赋分,将评价指标的赋分s与组合权重ω相乘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
[0011]步骤S6,将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与预设的土地等级利用标准进行比较,对应得到填埋场土地等级,并对应得到土地利用建议,
[0012]其中,制约层中的重要影响指标包括场地安全特征B1和堆体稳定化特征B2,
[0013]元素层中的评价指标包括隶属于场地安全特征B1的边坡稳定性C1、甲烷浓度C2,隶属于堆体稳定化特征B2的垃圾特性C3、渗滤液特性C4、填埋气特性C5。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2中,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制约层和目标层中的各层对应指标两两对比并进行专家评分时,具体如下:
[0015]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场地安全特征B1与堆体稳定化特征B2、边坡稳定性C1与甲烷浓度C2、垃圾特性C3与渗滤液特性C4、垃圾特性C3与填埋气特性C5、渗滤液特性C4与填埋气特性C5进行两两对比,多位填埋场领域专家通过数字1

9以及倒数进行专家评分。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0017]步骤S3

1,分别对场地安全特征B1和堆体稳定化特征B2,边坡稳定性C1和甲烷浓度C2,垃圾特性C3、渗滤液特性C4和填埋气特性C5构造判断矩阵;
[0018]步骤S3

2,根据每一位专家的专家评分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根据幂法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权重,并计算一致性指标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0019]步骤S3

3,根据专家不同的专家评分,每个指标对应得到多个权重,计算每个指标的平均权重作为各个重要影响指标以及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002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4中,将重要影响指标的权重与隶属于重要影响指标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相乘,计算得到每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ω。
[002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5中,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2][0023]公式(1)中,ω为元素层中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组合权重,s为待评估的填埋场土地中评价指标的数据对应的赋分,赋分范围为0、1、2、3。
[002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6中,将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与预设的土地等级利用标准进行比较,对应得到填埋场土地等级,并对应得到土地利用建议时,具体如下:
[0025]当0<F≤0.75时,填埋场土地等级为IV级,土地利用建议为无法利用,
[0026]当0.75<F≤1.5时,填埋场土地等级为III级,土地利用建议为低度利用,
[0027]当1.5<F≤2.25时,填埋场土地等级为II级,土地利用建议为中度利用,
[0028]当2.25<F≤3时,填埋场土地等级为I级,土地利用建议为高度利用。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系统,包括:
[0030]评价模型模块,用于提供已建立的逐阶层次结构模型,该逐阶层次结构模型包括依上至下的目标层、制约层以及元素层,目标层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级土地利用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约层中包括目标层的重要影响指标,元素层中包括隶属于重要影响指标的评价指标;
[0031]专家评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填埋场领域专家根据1

9标度法对制约层和目标层中的各层对应指标两两对比后给出的专家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逐阶层次结构模型,包括依上至下的目标层、制约层以及元素层,所述目标层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级土地利用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1,所述制约层中包括所述目标层的重要影响指标,所述元素层中包括隶属于所述重要影响指标的评价指标;步骤S2,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所述制约层和所述目标层中的各层对应指标两两对比并进行专家评分;步骤S3,构造所述重要影响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根据专家评分进行赋值,分别得到所述重要影响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S4,根据所述制约层中各个所述重要影响指标的权重以及所述元素层中各个所述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所述元素层中每个所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ω;步骤S5,收集待评估的填埋场土地中各个所述评价指标的对应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赋分,将所述评价指标的赋分s与所述组合权重ω相乘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步骤S6,将所述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得分F与预设的土地等级利用标准进行比较,对应得到填埋场土地等级,并对应得到土地利用建议,其中,所述制约层中的所述重要影响指标包括场地安全特征B1和堆体稳定化特征B2,所述元素层中的所述评价指标包括隶属于场地安全特征B1的边坡稳定性C1、甲烷浓度C2,隶属于堆体稳定化特征B2的垃圾特性C3、渗滤液特性C4、填埋气特性C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2中,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所述制约层和所述目标层中的各层对应指标两两对比并进行专家评分时,具体如下:使用1

9标度法分别对场地安全特征B1与堆体稳定化特征B2、边坡稳定性C1与甲烷浓度C2、垃圾特性C3与渗滤液特性C4、垃圾特性C3与填埋气特性C5、渗滤液特性C4与填埋气特性C5进行两两对比,多位填埋场领域专家通过数字1

9以及倒数进行专家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土地分级利用安全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3

1,分别对场地安全特征B1和堆体稳定化特征B2,边坡稳定性C1和甲烷浓度C2,垃圾特性C3、渗滤液特性C4和填埋气特性C5构造所述判断矩阵;步骤S3

2,根据每一位专家的专家评分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赋值,根据幂法计算得到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权重,并计算一致性指标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罗春李慧康楼紫阳宁成奇周倩黄秋杰杨常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