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电机领域持续向高速化、小型化发展,随之而来的电机功率密度、损耗密度等均不断上升,电机绕组尤其是端部绕组的发热量将进一步上升;绕组尤其是远离拥有冷却流道机壳的内层绕组以及内层定子齿部的热量很难传导出去,这样还是会造成定子特别是绕组的局部温度过高,限制了电机的输出功率,严重时可能损坏电机,造成安全事故。
[0003]现有技术针对电机的零部件进行热管理的处理方式通常都是针对定子和定子绕组等重要零部件构建各自相互独立的冷却回路进行散热,定子的冷却回路和定子绕组的冷却回路无法相互配合,电机的散热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应用于该电机冷却回路的车辆的热管理方法、应用于该电机冷却回路的车辆的热管理装置、及具有该电机冷却回路的车辆,所述电机冷却回路能够使定子的冷却回路与定子绕组的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制冷剂流道和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具有第一进流口和第一出流口,所述冷却液流道具有第二进流口和第二出流口;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和绕组,所述定子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绕组连接于所述定子,所述定子具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绕组具有第二冷却流道;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管路、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管路、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流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流口相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膨胀阀和所述电机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三管路和水泵,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流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流口相连通,所述电机和所述水泵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中;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或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时,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通;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通时,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端和所述蒸发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并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水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并位于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机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上海新能源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