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陶瓷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蜂窝陶瓷的
,涉及一种蜂窝陶瓷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蜂窝陶瓷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尾气净化领域,由于大直径蜂窝陶瓷载体成型及烧结过程的多处限制,目前很难实现一次成型,因此蜂窝陶瓷大部分主要由蜂窝本体和外皮组成。恶劣的机动车使用环境对蜂窝陶瓷的使用温度提出更高要求,包括蜂窝本体和外皮,均需具备更优良的抗热冲击性。在供给下游催化剂厂家、封装厂家进行催化剂涂敷、封装时,由于涂敷浆料呈酸性,容易破坏外表皮结构,从而导致外表皮局部脱落或粉化,且催化剂涂敷后会进行焙烧,燃烧掉外皮中的有机粘结剂,对外表皮进行二次破坏,因此,蜂窝陶瓷体外皮的耐酸性以及泡酸后的耐高温性同样为性能的关键考察点,这需要外表皮具备高强度。如何实现外皮同时具备高抗热冲击性和高强度是保证蜂窝结构体持续稳定应用的关键,但是目前还没有专利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0003]CN112608627A公开了一种低热膨胀蜂窝陶瓷体外周涂层材料,是由多级球硅粉末、有机粘结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陶瓷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结构体包括蜂窝陶瓷体以及包覆于所述蜂窝陶瓷体表面的外皮;所述外皮的原料包括第一级无机粒子、第二级无机粒子、粘结剂、增强纤维和溶剂;其中,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的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25~0.84,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25~0.80;所述第二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28~0.70,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26~0.72;Dfs=(D50
‑
D10)/D50,Dfl=(D90
‑
D50)/D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陶瓷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的原料中还包括第三级无机粒子,所述第三级无机粒子的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51~0.93,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52~0.91;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的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35~0.75,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33~0.72;所述第二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32~0.64,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30~0.66;所述第三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59~0.85,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61~0.8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陶瓷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38~0.68,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35~0.62;所述第二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42~0.61,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45~0.62;所述第三级无机粒子小粒径分布指数Dfs为0.63~0.78,大粒径分布指数Dfl为0.64~0.8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蜂窝陶瓷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第二级无机粒子和第三级无机粒子的粒径之比D为(6.67~100.00):(1.11~20.00):1.00,优选为(8.75~63.33):(1.50~10.67):1.00,进一步优选为(11.43~45.00):(2.14~7.00):1.00;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第二级无机粒子和第三级无机粒子的重量之比W为(0.48~0.87):(0.10~0.40):(0~0.30),优选为(0.53~0.84):(0.15~0.35):(0.03~0.25),进一步优选为(0.58~0.78):(0.18~0.31):(0.05~0.22)。5.根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蜂窝陶瓷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的D50为60~200μm,第二级无机粒子的D50为10~40μm,第三级无机粒子的D50为2~9μm;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的D50为70~190μm,第二级无机粒子的D50为12~32μm,第三级无机粒子的D50为3~8μm;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无机粒子的D50为80~180μm,第二级无机粒子的D50为15~28μm,第三级无机粒子的D50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美军,崔明山,吴艳增,霍希云,吕玉兴,张同元,李洪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