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32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底盖、插针、电机壳体、控制板组件、至少两个定位部以及至少两个配合部,插针包括本部和第一连接部,本部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本部与底盖固定连接,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内腔,控制板组件位于内腔,控制板组件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一者设置于底盖,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另一者设置于电机壳体,两个定位部均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配合部限位配合,底盖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底盖与电机壳体装配时,有利于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的导通孔准确装配。准确装配。准确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驱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领域,尤其涉及车辆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流体驱动装置主要为车辆的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提供动力源,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底盖、插针、控制板组件和电机壳体,插针包括本部和第一连接部,本部与底盖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内腔,控制板组件位于在内腔,目前,现有技术,两个定位部和底盖注塑固定连接,与两定位部配合的两配合部设置在控制把组件的基板上,在底盖与电机壳体装配时,存在定位精度低,使得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的导通孔不能准确装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驱动装置,在底盖和电机壳体装配时,有利于提高底盖与电机壳体的定位精度,进而有利于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导通孔准确装配。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底盖、插针、电机壳体、控制板组件、至少两个定位部以及至少两个配合部,插针包括本部和第一连接部,本部与底盖固定连接,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内腔,控制板组件位于内腔,控制板组件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一者设置于底盖,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另一者设置于电机壳体,两个定位部均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配合部限位配合,底盖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插针包括本部和第一连接部,本部与底盖固定连接,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内腔,控制板组件位于内腔,控制板组件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一者设置于底盖,定位部、配合部二者中另一者设置于电机壳体,两个定位部均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配合部限位配合,底盖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增加两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在底盖与电机壳体装配时,有利于提高底盖和电机壳体的定位精度,进而有利于实现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板组件导通孔准确装配。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流体驱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中电机壳体、底盖、插针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中插针、底盖以及定位部组合在一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图3中插针、底盖以及定位部组合在一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5a是图4中沿A

A剖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5b是图4中沿A

A剖切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图5b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图4中沿B

B剖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1中插针、底盖以及定位部组合在一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9是图1中插针、底盖以及定位部组合在一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是图1中插针、底盖以及定位部组合在一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00、流体驱动装置;11、底盖;111、第一主体部;112、第一边缘部;1121、第一表面;1124、第三表面;
[0018]12、插针;121、本部;122、第一连接部;
[0019]13、电机壳体;131、第二主体部;132、第二边缘部;1321、配合部;1321a、底壁;134、内腔;135、第二表面;
[0020]14、控制板组件;141、导通孔;142、基板;
[0021]15、定位部;151、固定部;1511、槽部;1512、本体部;1513、第一端部;1514、中部;1515、第二端部;1518、上端部;1519、下端部;152、限位部;1521、第一限位部;1522、第二限位部;153、连接孔;
[0022]16、定子组件;
[0023]17、连接件;171、接触部;
[0024]18、第一转子组件;19、第二转子组件;
[0025]101、第一中心线;102、第二中心线;103、第三中心线;104、第一投影点;105、第二投影点;106、第三投影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是,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提到或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外侧、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对应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该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8]以下实施例中的流体驱动装置主要能够为车辆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的动力,具体能够为车辆传动系统中的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的动力。
[0029]参见图1所示,一种流体驱动装置100包括泵壳体、第一转子组件18、第二转子组件19、定子组件16、插针12、以及控制板组件14,第一转子组件18与第二转子组件19传动连接,定子组件16与控制板组件14电连接,这里的控制板组件14可以具有给定子组件16中的线圈供电的功能,也可以具有根据环境对第一转子组件18的运转进行实时控制功能,泵壳体包
括泵盖、电机壳体13以及底盖11,泵盖的一端和电机壳体1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底盖11与电机壳体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定子组件16包括定子铁芯、绝缘架以及绕组,绝缘架包覆设置在定子铁芯的至少表面,绕组缠绕于绝缘架。流体驱动装置100工作时,控制板组件14通过控制定子组件16的绕组中的电流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从而控制定子组件16产生变化的激励磁场,第二转子组件19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转动,第二转子组件19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第一转子组件18转动,第一转子组件18转动时,第一转子组件18之间的液压腔的容积发生变化,使得工作介质被压出至出流通道从而产生流动的动力。
[0030]请参考图1至图3、图7所示,插针12包括本部121和第一连接部122,本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22固定连接或一体结构,本部121与底盖11固定连接,具体的,本部121与底盖11一体注塑固定连接,流体驱动装置100包括内腔134,控制板组件14位于内腔134,控制板组件14与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具体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控制板组件14设置在定子组件16的端部且与控制板组件14电连接,定子组件16与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当然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控制板组件14也可以直接的与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定位部15、配合部1321二者中一者设置于底盖11,定位部15、配合部1321二者中另一者设置于电机壳体13,两个定位部15均包括限位部1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1)、插针(12)、电机壳体(13)、控制板组件(14)、至少两个定位部(15)以及至少两个配合部(1321),所述插针(12)包括本部(121)和第一连接部(122),所述本部(121)与所述底盖(11)固定连接,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包括内腔(134),所述控制板组件(14)位于所述内腔(134),所述控制板组件(14)与所述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部(15)、所述配合部(1321)二者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底盖(11),所述定位部(15)、所述配合部(1321)二者中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3),所述两个定位部(15)均包括限位部(152),所述限位部(152)与所述配合部(1321)限位配合,所述底盖(11)与所述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2)与所述控制板组件(1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5)还包括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与所述底盖(1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表面(1121),所述限位部(152)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1121),所述电机壳体(13)包括第二表面(135),所述至少两个配合部(1321)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3),所述配合部(1321)内凹于所述第二表面(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边缘部(112)包括所述第一表面(1121),所述固定部(151)与所述第一边缘部(11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限位部(152)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1121),所述电机壳体(13)包括第二主体部(131)和第二边缘部(132),所述内腔(134)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31),所述第二边缘部(132)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131)的径向外侧,所述两个配合部(1321)位于所述第二边缘部(132),所述第二边缘部(132)包括所述第二表面(135),所述配合部(1321)内凹于所述第二边缘部(132)的所述第二表面(135),所述配合部(1321)的数量与所述定位部(15)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在轴向方向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101),定义所述两个定位部(15)的轴向方向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102)和第三中心线(103),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将所述第一中心线(101)、第二中心线(102)和第三中心线(103)向所述第一表面(1121)所在的平面投影,所述第一中心线(101)的投影点为第一投影点(104),所述第二中心线(102)的投影点为第二投影点(105),所述第三中心线(103)的投影点为第三投影点(106),所述第一投影点(104)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点(105)与所述第三投影点(106)的连线上,且所述第二投影点(105)和所述第三投影点(106)位于以所述第一投影点(104)为圆心的圆周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5)还包括固定部(151),两个所述固定部(15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底盖(11)的材料为塑料材料,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两个所述固定部(151)分别与底盖(11)一体注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部(15)均具连接孔(153),所述连接孔(153)分别贯穿所述固定部(151)和所述限位部(152),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17),所述连接件(17)至少贯穿任一所述连接孔(153)并将所述底盖(11)与所述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部(151)均包括槽部(1511)和本体部(1512),所述槽部(1511)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512)的外周侧表面,所述
槽部(1511)内凹于所述本体部(1512)的外周侧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112)位于所述槽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部(151)均包括第一端部(1513)、中部(1514)和第二端部(1515),所述第一端部(1513)、所述中部(1514)以及所述第二端部(1515)的沿着所述定位部(15)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中部(1514)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513)和所述第二端部(1515)之间,所述第一端部(1513)的外周直径和所述第二端部(1515)的外周直径相等,所述中部(1514)的外周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部(1513)或者所述第二端部(1515)的外周直径,所述槽部(1511)所对应的壁面包括第一端部(1513)的下表面、所述中部(1514)的周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端部(1515)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151)与所述第一边缘部(112)一体注塑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每个所述定位部(15)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底盖(11)的材料为塑料材料,所述定位部(15)还包括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对应设置,所述固定部(151)的数量与所述配合部(1321)的数量相同,定义所述两个安装孔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定义所述两个固定部(151)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紧配,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紧配,每个所述定位部均具连接孔(153),所述连接孔(153)贯穿所述固定部(151)和所述限位部(152),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17),所述连接件(17)至少贯穿任一所述连接孔(153)并将所述底盖(11)与所述电机壳体(13)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定义每个限位部(15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每个所述配合部(1321)均包括底壁,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所述底壁(1321a)距离所述电机壳体(13)的第二表面(13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的第一表面(1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35)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定义每个限位部(15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每个所述配合部(1321)均包括底壁,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所述底壁(1321a)距离所述电机壳体(13)的第二表面(13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的第一表面(1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35)抵接。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定义每个限位部(15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每个所述配合部(1321)均包括底壁,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所述底壁(1321a)距离所述电机壳体(13)的第二表面(13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的第一表面(1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35)抵接。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
轴向方向,定义每个限位部(15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每个所述配合部(1321)均包括底壁,沿着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所述底壁(1321a)距离所述电机壳体(13)的第二表面(13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所述底盖(11)包括第一边缘部(112),所述第一边缘部(112)的第一表面(1121)与所述第二表面(135)抵接。1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