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320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秋季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百香果是华南地区的重要的优势特色水果产业。目前,百香果的市场需求旺盛,不论是鲜销还是加工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多年来,品质上乘的百香果,产地收购价高达20

30元/公斤,成为广受消费者喜爱,是市场持续热销的特色水果。在兴旺的市场需求影响下,农户种植意愿强,很多地方政府也积极扶持、推动产业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多方面的问题:难以把控花果期、只长枝蔓而不开花结果或花而不实,导致百香果种植的产量不稳定、单产偏低、果品的优质果率偏低等问题较为普遍。对百香果影响最重要的温度,最适宜花芽分化、花蕾发育、开花及授粉的温度为20

30℃,春末夏初及中秋深秋季节的温度和日照条件最利于花器官发育。此外,温度影响百香果果实品质,低温季节果实酸度高,口感不佳。百香果季节性风味变化的总体情况为:6

9月(最佳风味时期),10

11月(品质下降时期),12

次年3月(品质差时期)、4

5月(品质回升时期)。
[0003]目前的百香果主栽品种花果量最大是10

11月和4

5月。虽然10

11月能大量开花结果,但是很快进入冬季,果实品质差,市场价格较低,一般只能用于加工。而4

5月开花所结的果实成熟后品质极佳,市场价格很高,但此时枝条刚刚恢复生长,成花少,产量低,农户也不能获得好的收益。
[0004]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在栽培技术上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通过调整栽培模式、养分调节、生长调节剂调控、枝蔓修剪调节等多种技术措施的探索,仍无法在促花保果、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些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因此百香果产业迫切需要能在百香果栽培技术上突破,解决夏季产量低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解决了百香果苗的安全越冬和夏果产量低的难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9

10月整地,划行,在每行覆地膜,在地膜行向中间间隔开孔,每个孔种植一株百香果苗,每株百香果苗施1.5

2.5g复合肥,淋定根水1升,在每株百香果苗的旁边5

10厘米处插一根支撑条,将百香果苗主蔓夹在支撑条上;
[0009](2)12月初,在每株百香果苗的旁边30

40厘米处另插一根支撑条,将百香果苗主蔓倒过来夹在支撑条上,使主蔓呈拱形,主蔓顶端垂向地面,促使拱形主蔓上的叶腋萌发出侧芽,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透明塑料膜让百香果苗安全越冬;
[0010](3)次年2月中下旬,在透明塑料膜上开孔,将百香果侧蔓从开孔出引出;
[0011](4)3月初,拆除拱棚,搭篱架,把百香果侧蔓引到篱架上,同时每株百香果苗施2

4g复合肥;
[0012](5)4月,每隔7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对已开的百香果花授粉,同时每株百香果苗施4

6g复合肥;
[0013](6)5月,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对于已盛开的百香果花授粉,5月中旬,每株百香果苗施4

6g复合肥;
[0014](7)6月,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继续对百香果花授粉,并采收已成熟的百香果;
[0015](8)7月,对侧蔓打顶,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并采收已成熟的百香果;
[0016](9)8月,百香果实采收完毕,从基部割断百香果的侧蔓,拆除篱架。
[0017]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百香果苗为嫁接苗或扦插苗。
[0018]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整地时,每亩施用50公斤复合肥,用旋耕机整地,将肥料与耕层土壤混合。
[0019]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在每行地上铺设两条滴灌带,两条滴灌带的距离为30cm。
[002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在滴灌带的土面上每亩撒施15kg的复合肥,然后在滴灌带上面覆盖1.2米宽的地膜,边缘用土压住。
[0021]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百香果苗种植的行距为1.4

1.8米,株距为1

1.5米,每亩种植300

500株。
[0022]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所述定根水中含有0.07wt.%的春雷王铜和0.1wt.%的阿维杀单,水加之100%。
[002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支撑条为一根50厘米长的竹片,其中10厘米插入土壤,35厘米露出地面。
[002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按行的方向搭小拱棚,小拱棚宽度为1.0米,高度为0.5米。
[002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专利技术将百香果苗主蔓倒夹在支撑条上,使主蔓顶端下垂,不让主蔓向上生长,可以大大缩小了百香果苗越冬所需要的拱棚空间,不需要大拱棚,只需要小拱棚即可顺利越冬,大大降低了百香果苗越冬成本。
[0027]2、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对百香果苗进行打顶处理,而是让百香果苗主蔓顶端下垂,促进百香果侧芽的萌发和生长。本专利技术使主蔓失去顶端优势的同时保留了主蔓顶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功能,开春后,百香果的侧蔓生长速度加快,且开花早,座果率高,大幅度提高夏季百香果的产量,提升百香果的种植收益。
[0028]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促使百香果早开花,果实早成熟,能够让百香果提早上市,在市场上取得先机,能够进一步提升百香果种植收益,也能够更早满足消费者夏季对百香果的需求。
[0029]4、本专利技术方法种植百香果不仅能够提高大果率,而且能够显著提升百香果亩产量,解决了夏季百香果产量低,供不应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把百香果苗的主蔓荚在竹片上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使百香果主蔓呈拱形,主蔓顶端垂向地面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百香果苗搭拱棚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将百香果苗侧蔓引出小拱棚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把百香果侧蔓引到篱架上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常规种植百香果时,10

11月管理,把百香果主蔓引到篱架上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常规种植百香果时,12月至2月管理,百香果主蔓生长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常规种植百香果时,次年3月初,百香果主蔓打顶,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秋植夏收簇生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9

10月整地,划行,在每行覆黑色地膜,在地膜行向中间间隔开孔,每个孔种植一株百香果苗,每株百香果苗施1.5

2.5g复合肥,施定根水1升,在每株百香果苗的旁边5

10厘米处插一根支撑条,将百香果苗主蔓夹在支撑条上;(2)12月初,在每株百香果苗的旁边30

40厘米处另插一根支撑条,将百香果苗主蔓倒过来夹在支撑条上,使主蔓呈拱形,主蔓顶端垂向地面,促使拱形主蔓上的叶腋萌发出侧芽,搭建拱棚,在拱棚上覆盖透明塑料膜,百香果苗在小拱棚内生长和越冬;(3)次年2月中下旬,在透明塑料膜上开孔,将百香果侧蔓从开孔处引出;(4)3月初,拆除拱棚,搭篱架,把百香果侧蔓引到篱架上,同时每株百香果苗施2

4g复合肥;(5)4月,每隔7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对于已开的百香果花授粉,每株百香果苗施4

6g复合肥;(6)5月,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对于已盛开的百香果花授粉,5月中旬,每株百香果苗施4

6g复合肥;(7)6月,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继续对百香果花授粉,并采收已成熟的百香果;(8)7月,对侧蔓打顶,每隔5天抹去百香果侧蔓上的所有腋芽,并采收已成熟的百香果;(9)8月,百香果实采收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海飞谢如林田青兰张英俊彭嘉宇曾艳刘洁云周俊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