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17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杆,壳体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贴合,驱动杆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杆,驱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生产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杆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螺旋叶片一边自转,一边以驱动杆中心线为转动轴公转,带动原料竖直运动,从而提高了原料的混合程度,避免原料分层,提高了塑料加工的共混搅拌效果。搅拌效果。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共混是指共同混合,是一种物理方法,使几种材料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通过共混可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并且降低了成本,同时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塑胶加工经常需要对原料进行共混。
[0003]然而当一次置入多种材料时,由于多种材料的密度不同,因此多种材料会在搅拌桶内存在分层现象,传统的搅拌装置大多是通过搅拌杆转动产生旋流从而使多种材料混合,然而这种方法较难在竖直方向对材料的分层进行打散混合,因此降低了塑料加工的共混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具有提高塑料加工的共混搅拌效果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壳体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贴合,所述驱动杆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驱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均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一侧固定穿设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外周面上半部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从动杆转动穿过所述顶板,所述从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杆外周面下半部固定套设有驱动锥齿轮,所述底板中心部为凸起设置,且所述底板凸起处外壁转动穿设有若干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驱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与对应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杆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切割片。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密封壳,所述从动杆和所述转动杆均转动穿过对应所述密封壳。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刮板,所述刮板一侧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贴合。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贴合。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2]1.通过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杆、搅拌杆和螺旋叶片的配合,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杆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螺旋叶片一边自转,一边以驱动杆中心线为转动轴公转,带动原料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提高了原料的混合程度,避免原料分层,提高了塑料加工的共混搅拌效果。
[0013]2.通过驱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杆、切割片和密封壳的配合,从动杆转动带动切割片转动,对在壳体底部堆积的大块原料进行粉碎,进一步的提高了原料的混合效果,并提高了塑料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中,1、壳体;2、电机;3、驱动杆;4、底板;5、搅拌杆;6、驱动齿轮;7、内齿圈;8、从动齿轮;9、从动杆;10、顶板;11、螺旋叶片;12、驱动锥齿轮;13、转动杆;14、从动锥齿轮;15、切割片;16、密封壳;1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上半部穿设有进料管,壳体1一侧下半部穿设有排料管,排料管在原料搅拌时处于关闭状态。
[0020]壳体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杆3,壳体1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底板4,底板4外周面与壳体1内壁相贴合,防止原料进入底板4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缝隙。驱动杆3底端与底板4转动连接,驱动杆3与底板4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小于底板4与壳体1内底壁之间的转动摩擦力。
[0021]驱动杆3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杆5,搅拌杆5转动能够对原料进行混合。驱动杆3外周面上半部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6,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圈7,内齿圈7与驱动齿轮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从动齿轮8,驱动齿轮6与内齿圈7均与从动齿轮8相啮合。
[0022]从动齿轮8一侧固定穿设有从动杆9,从动杆9底端与底板4转动连接。驱动杆3外周面上半部转动连接有顶板10,从动杆9转动穿过顶板10,顶板10对从动杆9进行限制,防止从动杆9竖直运动。
[0023]电机2工作带动驱动杆3转动,驱动杆3转动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驱动齿轮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8和从动杆9转动,且由于从动齿轮8与固定的内齿圈7相啮合,因此从动齿轮8沿着内齿圈7内壁爬行,从而使从动杆9以内齿圈7中心为圆心公转。因此,从动杆9能够一边自转,一边以内齿圈7中心为圆心公转。
[0024]从动杆9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1。从动杆9转动带动螺旋叶片11转动,从而带动原料在竖直方向运动。螺旋叶片11公转时提高了原料的竖直运动范围,进一步的提高了原料的混合效果。从动杆9转动带动底板4和顶板10同步转动。
[0025]顶板10外周面与壳体1内壁相贴合,顶板10将原料与驱动齿轮6、从动齿轮8隔开,
防止原料在混合搅拌时接触到驱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8。顶板10和底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刮板17,刮板17一侧与壳体1内壁相贴合。顶板10和底板4转动时带动两个刮板17转动,将附着在壳体1内壁上的原料刮下,使其参与搅拌,从而提高了搅拌效果。
[0026]从动杆9外周面下半部固定套设有驱动锥齿轮12,底板4中心部为凸起设置,且底板4凸起处外壁转动穿设有若干个转动杆13。转动杆13靠近驱动锥齿轮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4,驱动锥齿轮12与对应从动锥齿轮14相啮合。转动杆13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切割片15。
[0027]从动杆9带动驱动锥齿轮12转动,驱动锥齿轮12带动对应从动锥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3转动,转动杆13带动切割片15转动,对在壳体1底部堆积的大块原料进行粉碎。
[0028]底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密封壳16,从动杆9和转动杆13均转动穿过对应密封壳16。密封壳16将对应驱动锥齿轮12和从动锥齿轮14与原料隔开,防止原料附着在驱动锥齿轮12或从动锥齿轮14表面。
[0029]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0030]将各种原料通过进料管添加至壳体1内,然后驱动电机2,电机2工作带动驱动杆3转动,驱动杆3转动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驱动齿轮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8和从动杆9转动,且由于从动齿轮8与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壳体(1)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外周面与所述壳体(1)内壁相贴合,所述驱动杆(3)底端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杆(5),所述驱动杆(3)外周面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6),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圈(7),所述内齿圈(7)与所述驱动齿轮(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从动齿轮(8),所述驱动齿轮(6)与所述内齿圈(7)均与所述从动齿轮(8)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8)一侧固定穿设有从动杆(9),所述从动杆(9)底端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外周面上半部转动连接有顶板(10),所述从动杆(9)转动穿过所述顶板(10),所述从动杆(9)外周面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加工生产用的共混搅拌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宝家梅雪欢
申请(专利权)人:霸州市凤莲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