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09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壳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齿条以及能沿柔性齿条上下移动的至少一个按摩机芯,壳体由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组成,靠背底壳的底部和座垫底壳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靠背底壳和座垫底壳之间通过折叠关节连接在一起,折叠关节一端与靠背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座垫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背板。本申请通过一个按摩机芯在柔性齿条上下行走,按摩到两个部位,提供全面的按摩体验,缓解腰部和背部的疲劳;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按摩机芯,提供多种按摩模式和强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国内按摩靠垫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市场上,国内按摩靠垫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对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在健身房、SPA、按摩中心等地方也有按摩靠垫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追捧。
[0003]传统的按摩靠垫按摩臀部和按摩背部的按摩机芯是独立,通常只能按摩固定位置,这样按摩几个位置就需要几个按摩机芯,机芯成本高。即便是能够活动的按摩机芯也只是背部可以活动,且由于背部有按摩机芯导致背部厚度增加,进而导致整体体积偏大。同时现有L型的按摩靠垫的机体偏重,且由于形状不规则,导致包装空间占用大,运输仓储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兼顾按摩全面、折叠体积小、成本低的L型折叠按摩靠垫。
[000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包括壳体和控制主板,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齿条以及能沿柔性齿条上下移动的至少一个按摩机芯,所述壳体由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组成,所述靠背底壳的底部和所述座垫底壳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靠背底壳和座垫底壳之间通过折叠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折叠关节一端与靠背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背板;
[0006]所述壳体外还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能将按摩机芯、柔性齿条均罩设在其中,所述按摩机芯通过导电机构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0007]所述靠背底壳能沿折叠关节弯曲至与座垫底壳相靠近折叠。
[0008]作为优选,所述座垫底壳为凹腔结构,按摩机芯能通过柔性齿条滑动至坐垫底壳内,坐垫底壳的深度大于等于按摩机芯的厚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关节由两段相互枢接的联接杆组成,其中一段联接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座垫底壳的安装槽上,另一段联接杆通过螺栓固定在靠背底壳的安装槽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机构包括柔性导电条和导电固定件,所述导电固定件嵌套在柔性导电条上,所述柔性导电条安装在靠背底壳和坐垫底壳上,所述导电固定件与按摩机芯导电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座垫底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面罩的压条,所述座垫底壳的凹腔结构内设有用于固定面罩的加强铁条。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座垫底壳的凹腔结构内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柔性背板上开设有与加强筋结构相匹配的条形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一个按摩机芯在柔性齿条上下行走,按摩到两个部位,提供全面的按摩体验,缓解腰部和背部的疲劳;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按摩机芯,提供多种按摩模式和强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可以折叠,方便携带和存放,适合在家庭、办公室和车内等多种场合使用;柔性背板放置在两个底壳之间,可以适应不同的体型和姿势,并提供舒适的支撑;靠背底壳内的凹槽可以隐藏按摩机芯,使靠背底壳可以做得更薄,整个按摩靠垫折叠后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也保护按摩机芯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9]图中:1、面罩;2、柔性齿条;3、按摩机芯;4、导电机构;401、柔性导电条;402、导电固定件;5、座垫底壳;501、弧形结构槽;502、压条;503、加强铁条;504、加强筋结构;6、靠背底壳; 7、柔性背板;701、条形槽;8、折叠关节;801、联接杆;9、装配孔。
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故选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为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实施例,均属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以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故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与此同时,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目的,而不代表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包括壳体和控制主板,壳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齿条2以及能沿柔性齿条2上下移动的至少一个按摩机芯3,壳体由座垫底壳5和靠背底壳6组成,靠背底壳6的底部和座垫底壳5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靠背底壳6和座垫底壳5之间通过折叠关节8连接在一起,折叠关节8一端与靠背底壳6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座垫底壳5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座垫底壳5和靠背底壳6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背板7,柔性背板7以及柔性齿条2由于是柔性结构,便于被折叠,折叠后可以节省空间,使L型折叠按摩靠垫更加便携,包装体积小;
[0023]壳体外还设置有面罩1,面罩1能将按摩机芯3、柔性齿条2均罩设在其中,按摩机芯3通过导电机构4与控制主板电连接;面罩1起到保护按摩机芯3和柔性齿条2的作用,按摩机芯3在面罩1内上下滑动,为了能使面罩1承受身体重量压力和保证按摩舒适性,座垫底壳5为凹腔结构,按摩机芯3能通过柔性齿条2滑动至坐垫底壳5内,坐垫底壳5的深度大于等于
按摩机芯3的厚度,预留机芯按摩运行空间,解决按摩时不推人不卡布的问题。为了能使座垫底壳5符合人体臀部弧度,座垫底壳5的顶部或靠背底壳6的底部优选为弧形结构,可以提高座垫的强度和稳定性,使柔性齿条2顺着弧形结构弯曲,从而减少柔性齿条2的磨损,相对应地,座垫底壳5或靠背底壳6的安装槽为弧形结构槽501。
[0024]为了节省空间,本按摩靠垫的靠背底壳6能沿折叠关节8弯曲至与座垫底壳5相靠近折叠,其中,折叠关节8由两段相互枢接的联接杆801组成,其中一段联接杆801通过螺栓固定在座垫底壳5的安装槽上,另一段联接杆801通过螺栓固定在靠背底壳6的安装槽上,安装槽上对应设有装配孔9,能使联接杆801与座垫底壳5、靠背底壳6之间通过转动联接杆实现靠垫的折叠,可以更好地调节座椅的角度,使其方便使用者的舒适性,联接杆801之间的折叠角度优选为75
°
至180
°
,联接杆801打开时靠背底壳6和座垫底壳5呈L型结构,联接杆801折叠时靠背底壳6与座垫底壳5收拢,减小占用空间。
[0025]为了使面罩1能够承受身体重量压力以及保证按摩舒适性,座垫底壳5两侧设有用于固定面罩1的压条502,座垫底壳5的凹腔结构内设有用于固定面罩1的加强铁条503,使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折叠按摩靠垫,包括壳体和控制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柔性齿条以及能沿柔性齿条上下移动的至少一个按摩机芯,所述壳体由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组成,所述靠背底壳的底部和所述座垫底壳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靠背底壳和座垫底壳之间通过折叠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折叠关节一端与靠背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底壳的安装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座垫底壳和靠背底壳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背板;所述壳体外还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能将按摩机芯、柔性齿条均罩设在其中,所述按摩机芯通过导电机构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靠背底壳能沿折叠关节弯曲至与座垫底壳相靠近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折叠按摩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底壳为凹腔结构,按摩机芯能通过柔性齿条滑动至坐垫底壳内,坐垫底壳的深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常辉李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盟迪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