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02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属于电池包安全技术领域,其包括气源、气体加热单元、气密性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热成像相机;所述的气体加热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单元的出气端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还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出气端设有用于连通电池包的管道;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体加热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气密性检测单元和气体加热单元之间管道的通断以及密性检测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和热成像相机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电池包的泄漏点,且检测过程无污染。测过程无污染。测过程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包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火灾主要表现为电池包火灾,电池包火灾特点及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扑灭明火后如不持续冷却,由于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仍在继续,电池温度会重新上升并复燃;发生热失控的温度较低,约140℃;电池燃烧温度高,最高超过700℃,明火熄灭后电池包自身散热缓慢;在热失控过程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在密闭空间具有爆炸风险;电池包容量(电量)越大,火灾风险越大。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气密性不好是引起电池包火灾的重要因素。
[0003]新能源汽车服务站在售后保养维修中,一般要对电池包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通常采用低压注气方式,通过检测稳压后压力降低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泄漏,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64643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车辆及其电池包的气密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车辆的电池包上设置检测口和进气口,检测口出设置气压探测器来检测电池包内气体压力,进气口与气源通过空气管路连接,在空气管路上设置电磁阀,系统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合断来对控制对电池包的充气。气密性检测时,对电池包充气使其内部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在充气结束后获取电池包内气体压力,根据气体压力的变化量判断电池包的气密性。但是这种方法检测电池包是否存在泄漏相对容易,要找到泄漏点却不容易。
[0004]目前服务站查找电池包泄漏点一般采取喷肥皂水,观察是否冒泡的方式,该方式不直观,肥皂水喷的角度、喷的量多少都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尤其对微小泄漏点,很难及时找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很难准确地找到电池包泄漏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其包括气源、气体加热单元、气密性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热成像相机;所述的气体加热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单元的出气端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还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出气端设有用于连通电池包的管道;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体加热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气密性检测单元和气体加热单元之间管道的通断以及密性检测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和热成像相机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08]优选地,连接气体加热单元进气端和气源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气体加热单元和气源
之间管道的通断。
[0009]优选地,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进气端和气体加热单元出气端的管道上设有高温进气阀,高温进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气密性检测单元和气体加热单元之间管道的通断。
[0010]优选地,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进气端和气源的管道上设有常温进气阀,常温进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密性检测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
[0011]优选地,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的出气端上管道处设有出气阀,出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的气体加热单元包括储气罐、电阻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电阻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均设置于储气罐的内部,电阻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13]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的其中一条管路通过气体加热单元与气源连接,另一条管路直接与气源连接,且通断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热成像相机;当气源直接向气密性检测单元及电池包输送常温气体时,可检测出电池包是否泄漏;当气源通过气体加热单元向向气密性检测单元及电池包输送常温气体时,配合热成像相机扫描,可精确地检测出电池包的泄漏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0015]2.本技术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在检测电池包泄漏点时,采用热成像相机检测电池包处热气体的方式判断泄漏点,与喷肥皂水后观察是否冒泡的方式相比,该方式更加直观地反应泄漏点,操作简单,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检查准确性降低,无污染,对微小泄漏点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1

控制单元,2

气源,3

气体加热单元,4

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5

常温进气阀,6

高温进气阀,7

气密性检测单元,8

电池包注气口,9

热成像相机,10

出气阀,11

电池包,12

电阻加热器,13

温度检测器。
实施方式
[0018]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包括气源2、气体加热单元3、气密性检测单元7、控制单元1和热成像相机9。
[0020]所述的气体加热单元3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源2连接,连接气体加热单元3进气端和气源2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4,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4与控制单元1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1可以控制气体加热单元3和气源2之间管道的通断。
[002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7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单元3的出气端连接,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7进气端和气体加热单元3出气端的管道上设有高温进气阀6,高温进气阀6
与控制单元1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气密性检测单元7和气体加热单元3之间管道的通断。
[002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7的进气端还通过管道与气源2直接连接,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7进气端和气源2的管道上设有常温进气阀5,常温进气阀5与控制单元1通信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单元1可以控制密性检测单元7和气源2之间管道的通断。
[002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7的出气端设有用于连通电池包的管道,气密性检测单元的出气端上管道处设有出气阀,出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2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7和热成像相机1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25]上述气体加热单元3采用 RHP250L

400L风道式电阻加热器,包括储气罐、电阻加热器12和温度检测器13,电阻加热器12和温度检测器13均设置于储气罐的内部,电阻加热器12和温度检测器13均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源、气体加热单元、气密性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热成像相机;所述的气体加热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单元的出气端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进气端还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气密性检测单元的出气端设有用于连通电池包的管道;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体加热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气密性检测单元和气体加热单元之间管道的通断以及密性检测单元和气源之间管道的通断;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单元和热成像相机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泄漏及泄漏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气体加热单元进气端和气源的管道上设有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气体加热单元进气阀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宽冯华廖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