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97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防护盖及承载座,所述防护盖上设有喷淋管及晒灯,所述承载座上侧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侧设有固定框,所述承载台四周设有防水板,所述承载座上侧设有与承载台适配的排水槽;所述承载座内侧设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上侧设有湿度检测板,所述承载台及湿度检测板上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湿度检测板下侧设有玻璃斗,所述玻璃斗上侧设有补光灯,所述玻璃斗下侧设有检测摄像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湿度传感器均匀阵列设置于湿度检测板上,对防水材料渗水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直观地反应防水材料的渗水情况,检测更加精确可靠。检测更加精确可靠。检测更加精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材料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分隔结构要防止给排水的渗翻。防水材料是这些防渗透、渗漏和侵蚀的材料统称。
[0003]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795419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将检测的防水材料放置在承载座内的二号密封圈上,一号升降部件带动上盖下降,上盖带动一号密封圈将防水材料紧压在二号密封圈上,水源提供机构通过出水罩向上盖内注水,测试防水材料的密封性,检测完成后,抽水组件通过出水罩快速地将上盖内的水抽出,重新回收到水箱内,承载座底部接通有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内漏水检测传感器对漏水情况进行检测。
[0004]漏水检测传感器的原理就是用于液体导电,使用电极看看是否有没有水的存在。这种检测方式较为简单,漏水检测传感器仅能检测漏水较为严重的情况,当出现小范围渗水情况时,漏水检测传感器并不能有效检测出渗水情况,检测受到限制,不能可靠检测防水材料的防漏防渗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检测轻微渗水情况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盖及承载座,所述防护盖上设有喷淋管及晒灯,所述防护盖底部四周设有伸缩杆,所述防护盖用于对防水材料进行封闭式检测,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所述承载座上侧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铺设有防水材料,所述承载台上侧设有固定框,所述承载台四周设有防水板,所述承载座上侧设有与承载台适配的排水槽;所述承载座内侧设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上侧设有湿度检测板,所述承载台及湿度检测板上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湿度检测板下侧设有玻璃斗,所述湿度检测板下表面与玻璃斗适配,所述玻璃斗上侧设有补光灯,所述玻璃斗下侧设有检测摄像头,所述玻璃斗下侧设有排水泵。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台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固定框与承载台对应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外侧设有凸块,所述伸缩杆底端与凸块对应,所述固定框内圈与防护盖外廓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上侧设有吊环,所述防护盖一侧设有排气阀,所述防护盖底部设有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承载座内侧设有储水腔,所述排水槽与储水腔相通,所述承载座底部一侧设有排水阀,所述玻璃斗通过排水泵与储水腔相通。
[0011]优选的,所述湿度检测板内部阵列设有湿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板与承载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承载座一侧设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电性连接有检测计算机,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检测摄像头均与接线板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检测方法,采用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工作步骤包括:步骤S1、操作人员将防水材料铺设在承载台上,并用固定框固定好防水材料边缘;步骤S2、防护盖放置在承载座上,伸缩杆收缩,确保防护盖与防水材料表面相抵,并确保紧密结合,记录湿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数值;步骤S3、喷淋管向防水材料表面喷洒液体,直至液面没过防水材料,以静置时间为节点,记录湿度检测板内的每一个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步骤S4、通过检测摄像头观测玻璃斗内壁是否凝聚小水珠,快速判断防水材料是否发生漏水;步骤S5、静置24~48小时后,如果仍然没有发生漏水或渗水情况,则进行下一步检测;如发生漏水或渗水情况,拆除防水材料,更换另一组同款防水材料,重复步骤S1,重新检测,如仍然发生漏水或渗水情况,判定该款防水材料不合格;步骤S6、伸缩杆抬起防护盖,排出液体,伸缩杆收缩,防护盖复位,晒灯工作,对防水材料进行曝晒加热;步骤S7、关闭晒灯,喷淋管再次向防水材料表面喷洒液体,静置1~3小时后,通过检测摄像头观测玻璃斗内壁是否凝聚小水珠,并记录该状态下,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值,以此判断是否发生漏水或渗水;步骤S8、重复步骤S6及步骤S7,直至出现漏水或渗水现象,记录检测次数,作为判定防水材料耐用性和可靠性的数据依据。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喷淋管喷洒的液体为蒸馏水、含泥沙的污水、弱酸性的水及海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将湿度传感器均匀阵列设置于湿度检测板上,对防水材料渗水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直观的反应防水材料的渗水情况,检测更加精确可靠。
[0016]2、本专利技术采用玻璃斗收集承载台上渗透下来的水,通过检测摄像头检测玻璃斗侧壁水珠凝聚情况,可以快速判断防水材料是否发生渗水或漏水,提供设备检测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防护盖;11、喷淋管;12、晒灯;2、伸缩杆;3、防水板;4、接线板;5、承载座;50、排水槽;51、排水泵;52、检测箱;53、玻璃斗;54、补光灯;55、检测摄像头;6、排水阀;7、固定框;71、凸块;8、排气阀;9、吊环;10、承载台;101、湿度检测板;102、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4,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防护盖1及承载座5,防护盖1上设有喷淋管11及晒灯12,防护盖1上侧设有吊环9,用于连接悬吊设备,便于将防护盖1抬起升高,方便操作人员更换防水材料,防护盖1一侧设有排气阀8,防护盖1底部设有密封圈13,提高防护盖1与防水材料之间接触的密封性,防护盖1底部四周设有伸缩杆2,防护盖1用于对防水材料进行封闭式检测,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承载座5上侧设有承载台10,承载台10上表面可为平面、弧面,根据需要承载台10上表面设有凸起,凸起处形成角落,便于模拟防水材料实际铺设使用情况,承载台10上侧设有固定框7,固定框7外侧设有凸块71,伸缩杆2底端与凸块71对应,固定框7内圈与防护盖1外廓适配,固定框7与承载台10对应设置,承载台10上铺设有防水材料,固定框7用于卡住防水材料侧边,承载台10四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盖(1)及承载座(5),所述防护盖(1)上设有喷淋管(11)及晒灯(12),所述防护盖(1)底部四周设有伸缩杆(2),所述防护盖(1)用于对防水材料进行封闭式检测,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所述承载座(5)上侧设有承载台(10),所述承载台(10)上铺设有防水材料,所述承载台(10)上侧设有固定框(7),所述承载台(10)四周设有防水板(3),所述承载座(5)上侧设有与承载台(10)适配的排水槽(50);所述承载座(5)内侧设有检测箱(52),所述检测箱(52)上侧设有湿度检测板(101),所述承载台(10)及湿度检测板(101)上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湿度检测板(101)下侧设有玻璃斗(53),所述湿度检测板(101)下表面与玻璃斗(53)适配,所述玻璃斗(53)上侧设有补光灯(54),所述玻璃斗(53)下侧设有检测摄像头(55),所述玻璃斗(53)下侧设有排水泵(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0)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固定框(7)与承载台(10)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7)外侧设有凸块(71),所述伸缩杆(2)底端与凸块(71)对应,所述固定框(7)内圈与防护盖(1)外廓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上侧设有吊环(9),所述防护盖(1)一侧设有排气阀(8),所述防护盖(1)底部设有密封圈(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5)内侧设有储水腔,所述排水槽(50)与储水腔相通,所述承载座(5)底部一侧设有排水阀(6),所述玻璃斗(53)通过排水泵(51)与储水腔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板(101)内部阵列设有湿度传感器(102)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雄何玉龙丁路吴开军张逸飞曹圣萍陈海燕吴敏娟陈云春赵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