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入壳装置及压装入壳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95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装入壳装置及压装入壳方法。所述压装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盖板定位模组、壳体定位模组和下压压装模组,利用盖板定位模组的定位平台对电芯预入壳组合体进行支撑承载,利用盖板定位模组的盖板定位机构对盖板的四周进行定位;利用壳体定位模组的壳体定位机构对壳体的四周进行定位;然后利用下压压装模组驱动壳体向下运动套装于盖板上,提高壳体与盖板的压装精度,有利于提高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所述压装入壳方法通过应用上述压装入壳装置,用于对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定位压装,能够对壳体及盖板的精准定位,以提高压装精度,便于后续壳体及盖板的焊接,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装入壳装置及压装入壳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压装入壳装置及压装入壳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组装过程中,通常包括如下步骤:1)电芯盖板固定:将电芯和盖板通过连接片焊接固定形成电芯组合体;2)电芯预入壳:将电芯组合体的电芯的一部分装入壳体内形成电芯预入壳组合体;3)电芯完全入壳:将电芯预入壳组合体中的电芯完全压入壳体内形成电芯完全入壳组合体;4)壳体盖板固定:将电芯完全入壳组合体中的壳体与盖板进行定位焊接,至此完成电池的组装。由于电芯入壳工艺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电池的质量及安全性,因此,对电芯入壳的组装精度要求较高。
[0003]现有的电芯完全入壳步骤中,大多采用正立入壳或侧立入壳,其中,正立入壳即将壳体开口朝上防止并进行夹紧定位,然后将电芯从上往下装入壳体内;侧立入壳即将壳体开口水平放置并进行定位,然后将电芯沿水平方向推入壳体内。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壳体通常为冲压件,其厚度较薄,整体容易发生微变形,且电芯重量较重,正立入壳或侧立入壳时,盖板难定位,且定位后容易跑偏,导致壳体与盖板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出现满焊炸点、爆点等不良问题。
[000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压装入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装入壳装置及压装入壳方法,用于对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定位压装,能够对壳体及盖板的精准定位,以提高压装精度,便于后续壳体及盖板的焊接,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装入壳装置,用于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定位压装,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包括盖板、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芯的另一端部分压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压装入壳装置包括:
[0008]工作台;
[0009]盖板定位模组,包括定位平台和若干盖板定位机构,所述定位平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定位平台用于承载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若干所述盖板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平台上,且若干所述盖板定位机构的输出端能够对所述盖板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
[0010]壳体定位模组,包括安装件和壳体定位机构,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定位平台的上方,所述安装件上设有供所述壳体穿过的避让口,若干所述壳体定位机构围设于所述避让口周侧并用于对所述壳体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
[0011]下压压装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壳体向下运动。
[0012]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盖板定位模组还包括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平台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平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定位平台具有与所述壳体定位模组相对应的压装位以及避让所述壳体定位模组的上料位和/或下料位。
[0013]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用于承载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所述盖板定位机构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对称安装于所述垫板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盖板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
[0014]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盖板定位机构包括盖板定位驱动器和盖板定位件,所述盖板定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盖板定位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盖板定位件上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的定位槽拼合形成用于定位所述盖板的定位腔。
[0015]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盖板定位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盖板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布置于所述固定部上,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布置于若干第一定位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定位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端面能够与所述盖板的第一边抵接,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侧面能够与所述盖板的第二边抵接,其中,所述盖板的第一边与所述盖板的第二边垂直。
[0016]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压装入壳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位于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周侧,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面不低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定位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面不高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或所述垫板的上表面。
[0017]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定位模组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安装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件沿高度方向升降,以使所述安装件具有围设于所述壳体周侧的压装下限位以及避让所述壳体的避让位。
[0018]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定位模组还包括负压除尘机构,所述负压除尘机构包括负压件和风管,所述负压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的下方,且所述负压件围设形成与所述安装件的避让口相对应的避让腔,所述负压件设有与所述避让腔相连通的吸风口,所述风管连接于所述负压件上并与所述吸风口连通。
[0019]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定位机构包括壳体定位驱动器、固定架和壳体定位板,所述固定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壳体定位板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壳体定位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架带动所述壳体定位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
[0020]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定位机构还包括下移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下移组件用于使所述壳体定位板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复位组件用于使所述壳体定位板恢复至原位。
[0021]作为所述压装入壳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下压压装模组包括下压驱动器和下压压装机构,所述下压压装机构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安装件上方,所述下压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下压压装机构向下运动并抵压所述壳体向下运动。
[002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装入壳方法,基于如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压装入壳装置,所述压装入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将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以盖板朝下的姿态放置于所述盖板定位模组的定位平台上;
[0024]利用所述盖板定位模组的盖板定位机构对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盖板的四周进行夹紧定位;
[0025]利用所述壳体定位模组的壳体定位机构对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壳体的四周进行夹紧定位;
[0026]利用所述下压压装模组驱动所述壳体向下运动直至电芯完全入壳后,撤去所述盖板定位机构以释放对所述盖板的夹紧定位;
[0027]利用所述下压压装模组驱动所述壳体继续向下运动至盖板完全入壳后停止;
[0028]所述壳体定位模组和所述下压压装模组复位,取出电芯完全入壳组合体。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装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盖板定位模组、壳体定位模组和下压压装模组,利用盖板定位模组的定位平台对电芯预入壳组合体进行支撑承载,利用盖板定位模组的盖板定位机构对盖板的四周进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装入壳装置,用于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定位压装,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包括盖板(100)、电芯(200)和壳体(300),所述电芯(200)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00)固定连接,所述电芯(200)的另一端部分压入所述壳体(3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1);盖板定位模组(2),包括定位平台(21)和若干盖板定位机构(23),所述定位平台(2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且所述定位平台(21)用于承载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若干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安装于所述定位平台(21)上,且若干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的输出端能够对所述盖板(100)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壳体定位模组(3),包括安装件(31)和若干壳体定位机构(33),所述安装件(3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并位于所述定位平台(21)的上方,所述安装件(31)上设有供所述壳体(300)穿过的避让口(311),若干所述壳体定位机构(33)围设于所述避让口(311)周侧并用于对所述壳体(300)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下压压装模组(4),用于驱动所述壳体(300)向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定位模组(2)还包括平移驱动机构(22),所述定位平台(21)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平移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平台(21)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定位平台(21)具有与所述壳体定位模组(3)相对应的压装位以及避让所述壳体定位模组(3)的上料位和/或下料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21)设有垫板(231),所述垫板(231)用于承载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对称安装于所述垫板(23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用于对所述盖板(100)的至少相对两侧进行定位;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包括盖板定位驱动器(232)和盖板定位件(233),所述盖板定位驱动器(232)用于驱动所述盖板定位件(233)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盖板定位件(233)上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盖板定位机构(23)的定位槽拼合形成用于定位所述盖板(100)的定位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装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入壳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所述第一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52)均位于所述电芯预入壳组合体的周侧,且所述第一传感器(51)的检测面不低于所述盖板(100)的上表面或所述盖板定位件(23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感器(52)的检测面不高于所述盖板(100)的下表面或所述垫板(231)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压装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定位模组(3)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2),所述安装件(31)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上林何劲孙敬远李海军王以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瑞新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