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92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涉及微机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锁定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指示灯,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操作按键,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定结构的作用下,使过滤网进行便捷更换的效果,节省了工作人员对过滤网更换的时间,通过过滤结构的作用下,使散热机构运作时对灰尘进行过滤的效果,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缓冲结构的作用下,使装置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有效的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机保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和“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微型计算机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存在三个层次: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单纯的微处理器和单纯的微型计算机都不能独立工作,只有微型计算机系统才是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才具有实用意义;
[0003]现有的技术中由于会设有散热机构,因没有设有过滤结构,所以散热机构长时间运作会吸入灰尘,使装置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技书中因没有设有锁定机构,所以一般在更换过滤网时会对装置进行拆卸,不便捷而且浪费时间,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现有的技术中因没有设有缓冲机构,所以在装置进行搬运或被外来物进行碰撞时会对装置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损坏,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与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已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锁定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指示灯,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操作按键,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缓冲结构,所述防护板的两侧与装置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结构的表面与装置主体的内壁镶嵌连接,所述过滤结构的表面与装置主体的一侧铰链连接,所述指示灯的表面与装置主体的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与装置主体的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操作按键的一端与装置主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与缓冲结构的顶部镶嵌连接。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壁设有连接块,所述滑筒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滑筒的内部设有挤压块,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筒的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的表面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的表面搭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一端搭接,所述挤压块的一侧与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挤压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表面与伸缩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固定板、固定槽、滑筒、连接块、复位弹簧、伸缩杆、挤压块、滑块、限位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过滤网进行简单、便捷、拆卸与更换的效果。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放置架的一侧设有限位孔,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有透气网,所述过滤板的一侧与放置架的内壁搭接,所述限位孔的表面与放置架的一侧沟槽连接,所述透气网的四侧与放置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放置架、过滤板、限位孔、透气网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散热机构运作时对灰尘进行过滤的效果,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安装槽的表面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的顶部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槽的一侧与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槽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底座、安装槽、缓冲板、弹簧槽、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使装置在搬运移动或外来物进行撞击时做到有效的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保护。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槽、滑筒、连接块、复位弹簧、伸缩杆、挤压块、滑块、限位槽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过滤网进行简单、便捷、拆卸与更换的效果,节省了工作人员对过滤网更换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通过放置架、过滤板、限位孔、透气网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散热机构运作时对灰尘进行过滤的效果,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通过底座、安装槽、缓冲板、弹簧槽、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使装置在搬运移动或外来物进行撞击时做到有效的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锁定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缓冲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装置主体;2、防护板;3、锁定结构;4、过滤结构;5、指示灯;6、显示屏;7、操作按键;8、缓冲结构;41、放置架;42、过滤板;43、限位孔;44、透气网;31、固定板;32、固定槽;33、滑筒;34、连接块;35、复位弹簧;36、伸缩杆;37、挤压块;38、滑块;39、限位槽;81、底
座;82、安装槽;83、缓冲板;84、弹簧槽;8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板2,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锁定结构3,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4,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指示灯5,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显示屏6,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操作按键7,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缓冲结构8,防护板2的两侧与装置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锁定结构3的表面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镶嵌连接,过滤结构4的表面与装置主体1的一侧铰链连接,指示灯5的表面与装置主体1的表面镶嵌连接,显示屏6的表面与装置主体1的表面镶嵌连接,操作按键7的一端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装置主体1的底部与缓冲结构8的顶部镶嵌连接。
[0025]实施例2
[0026]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板(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锁定结构(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结构(4),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指示灯(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显示屏(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操作按键(7),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缓冲结构(8);所述锁定结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顶部设有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的内部设有滑筒(33),所述滑筒(33)的内壁设有连接块(34),所述滑筒(33)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35),所述复位弹簧(35)的底部设有伸缩杆(36),所述滑筒(33)的内部设有挤压块(37),所述伸缩杆(36)的内部设有滑块(38),所述滑筒(33)的内部设有限位槽(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放置架(41),所述放置架(41)的内部设有过滤板(42),所述放置架(41)的一侧设有限位孔(43),所述放置架(41)的内部设有透气网(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8)包括底座(81),所述底座(81)的内部设有安装槽(82),所述安装槽(82)的底部设有缓冲板(83),所述缓冲板(83)的底部设有弹簧槽(84),所述弹簧槽(84)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供电微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2)的底部与固定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筒(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网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