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系统及顶升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285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顶升设备领域,提供一种顶升系统及顶升设备,包括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包括升降平台组件、丝杠螺母组件、第一过渡件和第二过渡件。当升降平台组件受到工件的偏载时,利用两个过渡件间的球面配合,升降平台组件可进行微小摆动,同时第二过渡件与螺母活动连接,可在小范围内活动调节,以实现承载受力的自适应调整,从而相当于使得螺母与载台之间形成柔性连接,在顶升过程中螺母只受到垂直方向的力,螺母和丝杠不会受到工件偏载的影响,自适应承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件的变形,可避免丝杠受到偏载,减少丝杠不必要的发热与磨损,保证顶升装置的寿命与精度。证顶升装置的寿命与精度。证顶升装置的寿命与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升系统及顶升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顶升系统及顶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重工、车辆、冶金、航空、舞美等领域,超大型工件、平台顶升等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目前,升降系统一般采用螺旋丝杆升降机,以实现重物的顶升作业。
[0003]现有螺旋丝杆升降机通常采用蜗轮蜗杆副及丝杠螺母副的结构,蜗轮与丝杠一体设置。蜗杆驱动蜗轮带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螺母实现升降运动。理想状态下,重物随螺母运动只应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重物易产生偏载,导致螺母受到侧向力,与螺母螺纹连接的丝杠也会受到侧向弯矩。从而加速丝杠螺母的磨损,发热严重,降低使用寿命,使得设备承载能力受限,稳定性降低,影响设备运动精度,甚至会导致丝杠螺母副损坏等。
[0005]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装置在重物发生偏载时会导致丝杠螺母磨损加剧,发热严重,降低使用寿命,影响设备运动精度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装置(2),所述顶升装置(2)包括:升降平台组件(24),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件(1)的载台(21);丝杠螺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做升降运动,所述丝杠螺母组件包括丝杠(22)和螺母(23),其中所述螺母(23)与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相连接;相配合的第一过渡件(25)和第二过渡件(26),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与所述螺母(23)之间,所述第一过渡件(25)和所述第二过渡件(26)沿所述丝杠(22)的轴向依次排布,所述丝杠(22)穿过所述第一过渡件(25)和所述第二过渡件(26),所述第一过渡件(25)与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件(26)与所述螺母(2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渡件(25)在与所述第二过渡件(26)相接触的端面设置为球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2)还包括:第一支撑件(27)和第二支撑件(28),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渡件(26)与所述螺母(2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2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8)沿所述丝杠(22)的轴向依次排布,所述丝杠(22)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2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8),所述第二过渡件(2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7)上,所述第二支撑件(28)与所述螺母(23)相连接;弹性预紧件(29),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8)之间,所述丝杠(22)穿过所述弹性预紧件(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2)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210),沿所述丝杠(22)的轴向设置,各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10)沿所述丝杠(22)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用于将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所述第一支撑件(2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8)依次串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2)还包括:安装框架(211),支撑在地面(5)上,所述丝杠(2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211)上,所述丝杠(22)沿所述安装框架(211)的高度方向设置;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组件(24)与所述安装框架(21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录锋李飞吉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