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283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申请涉及镜片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包括镜片基体和设于所述镜片基体一侧的防眩光涂层,所述防眩光涂层包括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由漫反射浆液涂覆而成,所述漫反射浆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15~25份防眩光改性颗粒;45~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所述防眩光改性颗粒为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本申请选用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代替传统的氧化硅颗粒,片状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膜与镜片基体的贴合程度更好,在有效改善其防眩光性能的同时,提高其透光率;其次,本申请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能在镜片基体表面形成良好的透光膜层,进一步提高了防眩光光学镜片的透光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镜片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外界景物的发射光或反射光进入人眼,通过水晶体和瞳孔在视网膜上成像,再通过视觉神经将成像的信息传到人的大脑,就会呈现景物的感觉。过亮或过高的光学对比度会使人眩晕,这种光称之为眩光。眩光会使观察者感到不舒适,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观察者的视觉功能明显下降甚至丧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一些危害。较为典型的就是夜间汽车大灯刺眼强光屡屡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常看电脑会导致近视、头晕及电脑视觉综合症。
[0003]现有的防眩光眼镜镜片常常通过对镜片表面进行镀膜处理后,使光线在镜片表面经过镀膜形成的结构造成漫反射,从而达到对光线散射降低眩光的目的。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防眩光镜片在对表面镀膜改善其防眩光性能的方案中,由于镀膜中的散射层中的颗粒会影响镜片的透光性能,导致镜片透光率差,影响镜片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防眩光镜片镀膜中的散射层中的颗粒会影响镜片的透光性能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包括镜片基体和设于所述镜片基体一侧的防眩光涂层,所述防眩光涂层包括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由漫反射浆液涂覆而成,所述漫反射浆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
[0008]15~25份防眩光改性颗粒;
[0009]45~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
[0010]所述防眩光改性颗粒为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选用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代替传统的氧化硅颗粒,首先,片状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同时其与镜片基体的贴合程度更好,在有效改善其防眩光性能的同时,提高其透光率;
[0012]其次,本申请选用的浆液基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其在实际聚合过程中,能在镜片基体表面形成良好的透光膜层,进一步提高了防眩光光学镜片的透光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采用以下方案制成:
[0014]取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后,滴加盐酸调节pH并水浴处理,收集水解液,取水解液并添加氨水混合,收集得凝胶液;
[0015]取凝胶液并与模板颗粒搅拌混合,添加无水乙醇后密封处理,程序升温并保压反应,收集反应颗粒后,干燥并置于马弗炉中,升温煅烧去除模板,即可制备得所述片状二氧
化硅气凝胶颗粒。
[0016]优选的,所述模板颗粒为片状多孔碳材料。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选用片状多孔碳材料为模板颗粒,由于片状多孔碳材料具有良好的片状结构,当其表面包覆气凝胶后,能有效成膜的同时,使气凝胶材料具有更加由于的孔隙结构,同时在后续煅烧除炭后,形成的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从而使本申请制备的防眩光光学镜片具有优异的防眩光性能和透光性能。
[0018]优选的,所述防眩光涂层还包括透光改性层,所述透光改性层设于所述漫反射层与镜片基体之间,所述透光改性层由所述透光改性浆液涂覆而成,所述透光改性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物质:
[0019][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改性材料,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高透射率、低折射率,能对防眩光涂层的透光性能进一步改善,通过将其设置在镜片基体与防眩光涂层之间,能改善单一防眩光涂层与镜片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能,改善了防眩光镜片的透光性能。
[0021]优选的,所述透光改性浆液还包括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0022]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为经硅烷偶联剂包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进一步选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改性,由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折射率比较低,并且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化学接枝,形成了有机

无机杂化网络,涂层表面光反射的通量减小,透射光通量增大,从而使得光的透过率增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防眩光镜片的透光性能。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5]取镜片基体洗涤后,氮气吹干并垂直插入配置好的透光改性浆液中,烘箱干燥后,程序升温,保温干燥,完成透光改性层制备;
[0026]再将包覆有透光改性层的镜片基体垂直插入配置好的漫反射浆液中,二次烘箱干燥后继续程序升温,保温干燥,即可制备得所述防眩光光学镜片。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优化了防眩光光学镜片的制备方法,改善传统防眩光光学镜片制备工艺繁琐的问题,通过多层镀膜层的有机配合,在改善防眩光镜片的防眩光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透光性能。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第一、本申请选用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代替传统的氧化硅颗粒,首先,片状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同时其与镜片基体的贴合程度更好,在有效改善其防眩光性能的同时,提高其透光率;
[0030]其次,本申请选用的浆液基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其在实际聚合过程中,能
在镜片基体表面形成良好的透光膜层,进一步提高了防眩光光学镜片的透光性能。
[0031]第二、本申请选用片状多孔碳材料为模板颗粒,由于片状多孔碳材料具有良好的片状结构,当其表面包覆气凝胶后,能有效成膜的同时,使气凝胶材料具有更加由于的孔隙结构,同时在后续煅烧除炭后,形成的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从而使本申请制备的防眩光光学镜片具有优异的防眩光性能和透光性能。
[0032]第三、本申请进一步选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改性,由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折射率比较低,并且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化学接枝,形成了有机

无机杂化网络,涂层表面光反射的通量减小,透射光通量增大,从而使得光的透过率增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防眩光镜片的透光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
[0035]本专利技术所有原料,其牌号和简称均属于本领域常规牌号和简称,每个牌号和简称在其相关用途的领域内均是清楚明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牌号、简称以及相应的用途,能够从市售中购买得到或常规方法制备得到。
[0036]本专利技术所有工艺,其简称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简称,每个简称在其相关用途的领域内均是清楚明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简称,能够理解其常规的工艺步骤。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基体和设于所述镜片基体一侧的防眩光涂层,所述防眩光涂层包括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由漫反射浆液涂覆而成,所述漫反射浆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15~25份防眩光改性颗粒;45~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所述防眩光改性颗粒为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采用以下方案制成:取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后,滴加盐酸调节pH并水浴处理,收集水解液,取水解液并添加氨水混合,收集得凝胶液;取凝胶液并与模板颗粒搅拌混合,添加无水乙醇后密封处理,程序升温并保压反应,收集反应颗粒后,干燥并置于马弗炉中,升温煅烧去除模板,即可制备得所述片状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颗粒为片状多孔碳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钟刘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视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