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70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包括两个固定柱、两个滑动件、驱动组件和多组第三踏板;其中,两个固定柱之间具有多个第一踏板;两个滑动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柱上,且两个滑动件之间具有多个第二踏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滑动件移动。多组第三踏板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第二踏板上,每组第三踏板包括两个第三踏板。在实际使用时,可将滑动件滑动至第二踏板和第一踏板对接的状态,以供日常使用;还可以将第三踏板转出,以使脚踏在第三踏板和第二踏板上,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自动化的上升。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能够在日常使用时起到辅助作用,减轻人力需求,确保工作人员逃离管廊时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


[0001]本申请属于管廊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管廊是指管道的走廊,通常位于城市主、次干道下方并呈线状敷设,是城市给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排水等重要管线的容纳通道。安全通道是管廊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工作人员的进出,通常采用沿竖直方向贯通的腔道结构。
[0003]安全通道内通常布置有爬梯,现有的爬梯本体固定连接在管廊地面上,由并列设置的两个固定柱、上下分布的多个踏板组成。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爬梯总成结构单一,攀登爬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利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工作人员的逃离,同时也会增大日常使用时人员进出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旨在缩短工作人员攀登爬梯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节约日常使用时所耗费的人力,并确保工作人员逃离管廊时的安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包括:
[0008]两个固定柱,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用于支撑在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踏板,每个所述第一踏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0009]两个滑动件,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柱上;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踏板,多个所述第二踏板均处于所述第一踏板的后方,且与多个所述第一踏板一一对应,所述滑动件能够滑动至每个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踏板的上表面共面,以形成可供工作人员踩踏的第一平面结构;
[0010]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柱上,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件相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柱移动;以及
[0011]多组第三踏板,与多个所述第二踏板一一对应;每组所述第三踏板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三踏板,且每个所述第三踏板均与对应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转动连接;
[0012]其中,所述第三踏板具有其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闲置状态,还具有向后摆动至其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使用状态;并且,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三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形成可供人员踩踏的第二平面结构。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均具有下陷槽,所述下陷
槽贯穿所述第二踏板的后侧面设置;所述第三踏板连接在所述下陷槽的槽底,且所述第三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共面。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
[0015]侧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用于与所述固定柱背向所述第一踏板的侧面相接;以及
[0016]两个围板,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且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与处于后侧的所述围板相连;
[0017]其中,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面相接时,两个所述围板分别与所述固定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相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围板和对应的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
[0019]导向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柱,且朝向对应的围板贯穿所述固定柱的前侧或后侧;以及
[0020]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围板上,且适于滑动嵌接在所述导向孔内。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还包括:
[0022]固定座,用于固定在管廊的地面上,其上表面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柱;
[0023]其中,所述固定座与两根所述固定柱之间均具有锁定结构。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0025]插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下表面,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对位孔;
[0026]插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适于供所述插板插入;所述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的外侧面的定位孔,在所述插板插接于所述插槽时,所述对位孔适于与所述定位孔连通;
[0027]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面,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连通;以及
[0028]手旋螺杆,适于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还适于旋进至相互连通的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对位孔内。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驱动组件相接的所述固定柱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固定柱的后侧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30]两个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沿左右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轮的外周包绕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表面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以及
[0031]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柱上,其动力输出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其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柱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以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同轴连接;
[0032]其中,在所述转动电机带动对应的所述传动轮转动时,所述传动带发生平动,以带动所述滑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带和所述滑动件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多根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传动带相连的所述滑动件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避让腔,且所述避让腔贯穿所述滑动件的前侧面,以适于供所述传动带和所述连接杆进入。
[00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还包括:
[0035]安全扶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后侧面。
[0036]本申请实施例中,爬梯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0037]其一,两个滑动件滑动至多个第二踏板分别与多个第一踏板平齐,此时由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组成的第一平面结构能够供人员踩踏,以实现爬梯的初始功能;
[0038]其二,人员踩踏在第二踏板上,并将第三踏板自第二踏板的表面旋出至第三踏板的长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平行,此时由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组成的第二平面结构能够供人员踩踏,以实现人员的支撑;同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两个滑动件同时上移,能够实现人员的自动化上升。
[0039]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人员还能够通过攀爬的方式向上移动,以进一步缩短离开管廊所需的时间。
[0040]本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爬梯的自动化上升,减轻人力需求,确保工作人员逃离管廊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柱和滑动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滑动件和第三踏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柱的局部示意图;
[004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柱,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用于支撑在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踏板,每个所述第一踏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两个滑动件,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柱上;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具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踏板,多个所述第二踏板均处于所述第一踏板的后方,且与多个所述第一踏板一一对应,所述滑动件能够滑动至每个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踏板的上表面共面,以形成可供工作人员踩踏的第一平面结构;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柱上,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件相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柱移动;以及多组第三踏板,与多个所述第二踏板一一对应;每组所述第三踏板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三踏板,且每个所述第三踏板均与对应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踏板具有其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闲置状态,还具有向后摆动至其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使用状态;并且,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三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形成可供人员踩踏的第二平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均具有下陷槽,所述下陷槽贯穿所述第二踏板的后侧面设置;所述第三踏板连接在所述下陷槽的槽底,且所述第三踏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踏板的上表面共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侧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用于与所述固定柱背向所述第一踏板的侧面相接;以及两个围板,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且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与处于后侧的所述围板相连;其中,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面相接时,两个所述围板分别与所述固定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相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管廊安全通道的爬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和对应的所述固定柱之间具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导向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柱,且朝向对应的围板贯穿所述固定柱的前侧或后侧;以及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唐梦芸蔡绪斌苗雷强刘川石家豪齐玉龙周思青樊江涛郝志雄郑众捧宋丹丹宋智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