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支架及巷道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268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板支架及巷道支护系统,顶板支架包括:底座,底座可活动地设置在巷道的底板上;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伸缩结构上,支撑板可分离地与顶板抵接,以支撑顶板;其中,伸缩结构驱动支撑板靠近或远离顶板;在支撑板与顶板有间隙的状态下,可通过移动底座使顶板支架在巷道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相对于巷道的底板可活动,保证了顶板支架在巷道内的可移动性,提高了顶板支架的移动效率;通过设置顶板支架在支撑板与顶板有间隙的状态下进行运动,有效在顶板支架运动的过程中对顶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了工作人员在空顶下作业产生的风险,提高了作业安全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板支架及巷道支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支护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板支架及巷道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矿井下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通常采用全部垮落采煤法,但由于巷道的顶板完整且硬度大,受开采系统的设备布局影响,在超前支架尾梁后与断头支架前梁之间会形成空顶(即不受支撑的顶板处),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0003]为了对空顶区域的顶板进行有效支护,减少空顶面积,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单体液压支护的支护方式(即用包含单个液压支柱的支架来支撑顶板)对顶板进行支撑防护,但是随着工作面回采作业的正常进行,工作面不断推进,固定装设的顶板支架会对回采作业产生阻碍,因此要根据现场作业情况按需求翻转或者拆卸运输顶板支架,在翻转或者拆卸运输顶板支架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配合工作,工作效率地且费时费力;同时在翻转或者拆卸顶板支架后,其上方会形成空顶,因此存在工作人员在空顶下作业的危险。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顶板支架,可实现对于巷道顶板的支撑,例如CN105697013A公开了一种掘进巷道可收缩式临时支架,包括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支架用于支撑巷道的顶板,所述顶板支架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巷道的底板上;伸缩结构(20),所述伸缩结构(20)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设置在所述伸缩结构(20)上,所述支撑板(30)可分离地与所述顶板抵接,以支撑所述顶板;其中,所述伸缩结构(20)驱动所述支撑板(30)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在所述支撑板(30)与所述顶板有间隙的状态下,可通过移动所述底座(10)使所述顶板支架在所述巷道内移动;所述底座(10)为梯台座结构,包括:滑动面(11),所述滑动面(11)与所述底板抵接,且可沿所述底板滑动;承载面(12),所述承载面(12)设置在所述滑动面(11)上,所述承载面(12)与所述伸缩结构(20)连接,以承载所述伸缩结构(20);斜面(13),所述斜面(13)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面(12)连接,所述斜面(13)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面(11)连接;其中,所述斜面(13)连接所述承载面(12)的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斜面(13)靠近所述滑动面(11)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底座(10)的质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质心点,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质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质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面(11)和所述承载面(12)为平面;所述斜面(13)为多个,多个所述斜面(13)围绕形成所述梯台座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20)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伸缩杆(2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柱白正平方保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