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27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用于实现与电缆沟相接的封闭区域经电缆沟地向外界区域排水;装置主体包括连通管道,连通管道具有依次垂直连通的第一连通道、第二连通道和第三连通道;第一连通道处设有进水过滤组件,第三连通道处设有排水过滤组件。该施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变电站中封闭区域的高效排水,并且施工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排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内主要包括变电设备和电缆沟,其中,变电设备需要建立在地基之上,因此电缆沟变电站内划分处多个封闭区域,由于电缆沟内需要放置电缆,因此电缆沟的防水性能较好,故而封闭区域内的积水较难排出,通过在封闭区域修建下水井成本较高且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其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用于实现与电缆沟相接的封闭区域经电缆沟地向外界区域排水;装置主体包括连通管道,连通管道具有依次垂直连通的第一连通道、第二连通道和第三连通道;第一连通道用于竖直设于封闭区域处,第二连通道用于水平设于电缆沟底部区域处,第三连通道用于竖直设于外界区域处;第一连通道与第三连通道位于第二连通道同侧,第一连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三连通道;第一连通道处设有进水过滤组件,第三连通道处设有排水过滤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通道用于输入封闭区域内的积水,第三连通道用于排出积水至外界区域,第二连通道用于连通第一连通道和第三联通道;由于第一连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三连通道,故而根据液体压强原理,当连通管道内充满水时,第一连通道开口处的液体压强大于第三连通道开口处的液体压强,因此液体能够较佳地自第一连通道流向第三连通道;通过在第一连通道处设置进水过滤组件和在第三连通管道处设置排水过滤组件,能够较佳地避免石块和泥沙堵塞连通管道。
[0006]作为优选,进水过滤组件包括对应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构成进水腔,第一壳体底部形成与第一连通道配合的进水口,第二壳体宽度方向两端处形成第一网孔板。
[000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较佳地方便了进水过滤组件的拆装和检修;进水口用于连通进水过滤组件和第一连通管,第一网孔板能够用于防止封闭区域内的石块进入进水腔内,较佳地防止了连通管道堵塞。
[0008]作为优选,进水口宽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2个进水组件和2个泥沙阻隔组件,进水组件包括沿进水腔长度方向形成于进水口宽度方向端部的第一挡水板,第二壳体处对应形成第二挡水板,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共同构成第一子流道;泥沙阻隔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沿进水腔长度方向延伸设于第一壳体处且开口向下,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水板共同形成与第一子流道连通的第二子流道;第二挡板沿沿进水腔长度方向延伸
设于第二壳体处且开口向上;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共同形成阻挡流道,阻挡流道包括形成于网孔板处的泥水腔和形成于第二挡水板处的清水腔。
[0009]本专利技术中,进水组件能够较佳地实现积水的流入,泥沙阻隔组件用于构成泥水腔和清水腔,阻挡流道用于实现泥水腔和清水腔的压强差,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将泥沙留在泥水腔内并最终在水位下降后自然流出进水过滤组件。
[0010]作为优选,第一壳体宽度方向两端形成第一配合板,第二壳体处对应形成第二配合板,第一配合板处形成第一配合槽,第二壳体处对应形成第一配合条,第一配合槽与第一配合条对应配合。
[00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配合条和第一配合槽,能够较佳地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安装定位。
[0012]作为优选,进水腔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用于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
[00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侧板,较佳地实现了进水腔长度方向两端的封堵。
[0014]作为优选,排水过滤组件包括对应配合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共同构成排水腔,第三壳体底部形成与第三连通道配合的排水口第四壳体宽度方向两端处形成第二网孔板。
[00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较佳地方便了排水过滤组件的拆装和检修;排水口用于连通排水过滤组件和第三连通管,第二网孔板能够用于石块进入进水腔内,较佳地防止了连通管道堵塞。
[0016]作为优选,排水口宽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2个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沿排水腔长度方向形成于第三壳体处且开口向下的第三挡板,以及沿排水腔长度方向形成于第四壳体处且竖直设置的第四挡板,第三挡板与第四挡板共同构成排水流道。
[00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能够较佳的防止泥沙进入排水口,故而能够防止排水口堵塞。
[0018]作为优选,第三壳体宽度方向两端形成第三配合板,第四壳体处对应形成第四配合板,第三配合板处形成第二配合槽,第四壳体处对应形成第二配合条,第二配合槽与第二配合条对应配合。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配合条和第二配合槽,能够较佳地实现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安装定位。
[0020]作为优选,排水腔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用于与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配合。
[00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侧板,较佳地实现了排水腔长度方向两端的封堵。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应用于上述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S1:将连通管道埋入地下,将第一连通道设于封闭区域内,第二连通道设于非封闭区域内;
[0024]步骤S2:将进水过滤组件安装与第一连通道处,将排水过滤组件安装与第二连通道处;
[0025]步骤S3:回填石块直至将进水过滤组件与排水过滤组件掩盖。
[0026]通过上述,能够较佳地实现排水装置的安装和使用,较佳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主体轴侧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主体主视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中A

A剖视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
[0031]图5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33]实施例1
[0034]见于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用于实现与电缆沟相接的封闭区域经电缆沟地向外界区域排水;装置主体100包括连通管道110,连通管道110具有依次垂直连通的第一连通道111、第二连通道112和第三连通道113;第一连通道111用于竖直设于封闭区域处,第二连通道112用于水平设于电缆沟底部区域处,第三连通道113用于竖直设于外界区域处;第一连通道111与第三连通道113位于第二连通道112同侧,第一连通道111的长度大于第三连通道113;第一连通道111处设有进水过滤组件120,第三连通道113处设有排水过滤组件130。
[0035]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用于实现与电缆沟相接的封闭区域经电缆沟地向外界区域排水;装置主体(100)包括连通管道(110),连通管道(110)具有依次垂直连通的第一连通道(111)、第二连通道(112)和第三连通道(113);第一连通道(111)用于竖直设于封闭区域处,第二连通道(112)用于水平设于电缆沟底部区域处,第三连通道(113)用于竖直设于外界区域处;第一连通道(111)与第三连通道(113)位于第二连通道(112)同侧,第一连通道(111)的长度大于第三连通道(113);第一连通道(111)处设有进水过滤组件(120),第三连通道(113)处设有排水过滤组件(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过滤组件(120)包括对应配合的第一壳体(323)和第二壳体(324),第一壳体(323)与第二壳体(324)共同构成进水腔(427),第一壳体(323)底部形成与第一连通道(111)配合的进水口(428),第二壳体(324)宽度方向两端处形成第一网孔板(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428)宽度方向两侧对称设有2个进水组件(325)和2个泥沙阻隔组件(326),进水组件(325)包括沿进水腔(427)长度方向形成于进水口(428)宽度方向端部的第一挡水板(4251),第二壳体(324)处对应形成第二挡水板(4252),第一挡水板(4251)和第二挡水板(4252)共同构成第一子流道(4253);泥沙阻隔组件(326)包括第一挡板(4261)和第二挡板(4262),第一挡板(4261)沿进水腔(427)长度方向延伸设于第一壳体(323)处且开口向下,第一挡板(4261)与第二挡水板(4252)共同形成与第一子流道(4253)连通的第二子流道(4254);第二挡板(4262)沿沿进水腔(427)长度方向延伸设于第二壳体(324)处且开口向上;第一挡板(4261)与第二挡板(4262)共同形成阻挡流道(4263),阻挡流道(4263)包括形成于网孔板处的泥水腔(4264)和形成于第二挡水板(4252)处的清水腔(426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场地封闭区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323)宽度方向两端形成第一配合板(4231),第二壳体(324)处对应形成第二配合板(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宇超李盟胡广润李远王开库方熙贾宏生黄鑫薪倪洪华王允富陆康张刚朱立明陈树卿郝冬节陈国文舒斌曹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