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19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包括调整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和延时电路;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漏极连接输入电压,第一场效应管源极连接输出电压;比较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三电阻两端分别连接输入电压和第二场效应管漏极,第二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栅极;取样电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栅极,基准电压电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源极;延时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二电容,第三二极管负极与输入电压连接,第三二极管正极同时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漏极和第二电容上极板,第二电容下极板与第二场效应管源极连接。本方案通过延时来保护电路的电元器件。时来保护电路的电元器件。时来保护电路的电元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电路分为线性稳压电路和开关型稳压电路,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是运用线性稳压电路,通过使其电路中的功率器件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靠调整管之间的压降来稳定输出;少部分设备采用开关型稳压电路,使其电压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经过储能电路的变换来进行稳定电压输出。
[0003]申请人将稳压电路应用于设备时,经测试发现,稳压电路虽然能抑制高压电源过来的高压过冲,但是,上电瞬间仍存在高压,这会引起较高的尖峰电流,造成稳压电路的电元器件损坏,尤其是调整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高压电源上电导致稳压电路的电元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包括调整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和延时电路;
[0006]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出电压;
[0007]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三电阻R3两端分别连接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
[0008]所述取样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用于给所述比较放大电路提供取样电压;所述基准电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用于给所述比较放大电路提供基准电压;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把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的误差值放大后去控制第一场效应管Q1的工作;
[0009]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上极板,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下极板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
[00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5,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下极板,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
[00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电路至少包括两个以上串联的取样电阻,串联的取样电阻整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
[00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电阻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
阻R5,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取样电路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取样电阻中间。
[00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
[00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
[00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
[00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延时高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上极板连接输出电压,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下极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下极板。
[00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6、第三稳压二极管D7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8;
[0018]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
[0019]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D8的正极,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
[002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五稳压二极管D9、第六稳压二极管D10和第七稳压二极管D11;
[0021]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
[0022]所述第六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第六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所述第七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
[0023]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通过在线性稳压电路上设置延时电路来实现延时功能,本技术采用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的结构,第二场效应管Q2通过把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的误差值放大后对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进行控制,改变第一场效应管Q1导通状态,实现稳压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第二电容C2实现延时,刚上电时,高压通过第三电阻R3后首先对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进入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场效应管Q1的电流很小可忽略,相当于被旁路,第二场效应管Q2可视为不工作,随着第二电容C2充电的进行,第二电容C2处电流逐渐减小,流入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场效应管Q1的电流逐渐增大,因此输出电压逐渐增大,为软启动的过程,通过延时作用来保护电路上场效应管等电元器件,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地,输入电压关闭时,第三二极管D3可快速放掉第二电容C2中电荷,以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开关输入电压中,第二次开启输入电压时第二电容C2中电荷放尽导致的第二次开启无法延
时的问题,第三二极管D3可保证每次开启输入电压时第二电容C2中电量为零,起到复位延时保护作用。
[0025]本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压电源上电导致稳压电路的电元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其中:
[0028]图1为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延时高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出电压;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三电阻R3两端分别连接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取样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用于给所述比较放大电路提供取样电压;所述基准电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用于给所述比较放大电路提供基准电压;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把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的误差值放大后去控制第一场效应管Q1的工作;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上极板,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下极板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5,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下极板,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电路至少包括两个以上串联的取样电阻,串联的取样电阻整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取样电路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取样电阻中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高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电阻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龙许光桥李北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通时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