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16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可变透光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液晶分子;以及透镜层,设置在可变透光层上,并且包括透镜和偏振图案。偏振图案与相邻的透镜之间的边界区域叠置。显示装置以提供2D图像的2D图像模式或提供3D图像的3D图像模式操作,并且偏振图案在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透射光,并且在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阻挡光。模式操作时阻挡光。模式操作时阻挡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4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2

004914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0002]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图像,并且包括显示面板(诸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或者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D

EL)。
[0004]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实现立体图像的透镜结构。然而,当显示装置包括透镜结构时,可能发生穿过透镜结构的光之间的干扰。然而,当设置遮光构件以防止光干扰时,外部可见性可能由于遮光构件而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光学串扰减少并且图像可见性增加。
[0006]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可变透光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液晶分子;以及透镜层,设置在可变透光层上,并且包括透镜和偏振图案。偏振图案与相邻的透镜之间的边界区域叠置(例如,可以定位在相邻的透镜上方或下方)或者形成在相邻的透镜之间。显示装置可以以提供2D图像的2D图像模式或提供3D图像的3D图像模式操作,并且偏振图案在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透射光,并且在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阻挡光。
[0007]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并且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彼此不同。
[0008]根据实施例,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可以相差90度。
[0009]根据实施例,透镜层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透镜和偏振图案上的外层,并且外层与透镜可以形成界面。
[0010]根据实施例,外层可以包括各向同性聚合物材料。
[0011]根据实施例,当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可以透射通过界面而不折射。
[0012]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当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输入偏振光的相位可以随着输入偏振光穿过可变透光层而改变90度,并且穿过可变透光层的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可以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相同。
[0013]根据实施例,当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可以在界面处折射。
[0014]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当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输入偏振光的相位可以随着输入偏振光穿过可变透光层而保持,并且穿过可变透光层的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可以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不同。
[0015]根据实施例,透镜可以具有第一长度,偏振图案可以具有第二长度,并且第二长度可以小于第一长度。
[0016]根据实施例,第二长度可以是第一长度的0.2倍至0.4倍。
[0017]根据实施例,偏振图案可以设置在透镜上。
[0018]根据实施例,偏振图案可以设置在透镜的后表面上。
[0019]根据实施例,偏振图案的一部分可以填充形成在透镜之间的凹槽。
[0020]根据实施例,透镜可以具有柱状透镜结构。
[0021]根据实施例,偏振图案可以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0022]根据实施例,透镜可以包括多个微透镜,并且多个微透镜可以具有选自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0023]根据实施例,偏振图案可以围绕多个微透镜中的每个。
[0024]根据实施例,透镜可以包括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透镜液晶分子,并且可变透光层可以以扭曲向列(TN)液晶模式驱动。
[0025]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提供光的像素;可变透光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液晶分子;以及透镜层,设置在可变透光层上,并且包括透镜和偏振图案。偏振图案可以与透镜之间的边界区域叠置,并且偏振图案可以是适应性遮光图案,在适应性遮光图案中,由可变透光层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决定是否阻挡光。
[0026]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可变透光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液晶分子;透镜层,设置在可变透光层上,并且包括透镜和形成在相邻的透镜之间的偏振图案;以及外层,设置在透镜和偏振图案上,其中,外层和透镜形成界面。显示装置可以以显示2D图像的2D图像模式或显示3D图像的3D图像模式操作。当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可以透射通过界面而不折射,并且当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在界面处折射。
[0027]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当显示装置以2D图像模式操作时,输入偏振光的相位可以随着输入偏振光穿过可变透光层而改变90度,并且穿过可变透光层的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可以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相同。
[0028]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当显示装置以3D图像模式操作时,输入偏振光的相位可以随着输入偏振光穿过可变透光层而保持,并且穿过可变透光层的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可以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不同。
[0029]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向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并且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可以与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彼此不同。
[0030]根据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减少的光学串扰和增加的图像可见性的显示装置。
[0031]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所有实施例可以有利地彼此组合,以使它们的相应特征兼容。具体地,表述“根据实施例”、“在实施例中”、“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
……”
等表示相应的特征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的部分。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033]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34]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35]图4是图3的区域EA的放大视图。
[0036]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的框图。
[0037]图6和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2D图像模式的剖视图。
[0038]图8和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3D图像模式的剖视图。
[0039]图10至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40]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层的结构。
[0041]图15至图1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层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并且具有各种形式。因此,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将在说明书中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公开不旨在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公开包括在公开的特征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
[0043]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0044]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045]显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可变透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液晶分子;以及透镜层,设置在所述可变透光层上,并且包括透镜和偏振图案,其中,所述偏振图案与相邻的透镜之间的边界区域叠置,所述显示装置以显示2D图像的2D图像模式或显示3D图像的3D图像模式操作,并且所述偏振图案在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2D图像模式操作时透射光,并且在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3D图像模式操作时阻挡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并且所述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彼此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输入偏振光的所述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图案的所述偏振方向相差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和所述偏振图案上的外层,并且所述外层与所述透镜形成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层包括各向同性聚合物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2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透射通过所述界面而不折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并且当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2D图像模式操作时,所述输入偏振光的相位随着所述输入偏振光穿过所述可变透光层而改变90度,并且穿过所述可变透光层的所述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3D图像模式操作时,光在所述界面处折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可变透光层提供输入偏振光,并且当所述显示装置以所述3D图像模式操作时,所述输入偏振光的相位随着所述输入偏振光穿过所述可变透光层而保持,并且穿过所述可变透光层的所述输入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图案的偏振方向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偏振图案具有第二长度,并且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长度是所述第一长度的0.2倍至0.4倍。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振图案设置在所述透镜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振图案设置在所述透镜的后表面上。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偏振图案的一部分填充形成在所述透
镜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范植朴正佑赵玹辰许秀晶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