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挤压脱水排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挤压脱水排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矿山和河道治理领域,最常用的污泥处理设备为滤袋式污泥脱水机。其通过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污泥,并从多条压辊筒中穿过,在穿过的过程中通过滤带自身对污泥的压力配合压辊的压力,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最终从出泥口排出。而现有污泥脱水机的出泥口宽度较大,不能直接排出至装载车辆上,因此在直接排泥时,通常需要配合传送带运送污泥装车,而由于传送带的朝向与出泥口的朝向相互垂直,导致设置传送带需要较大的场地,且导致污泥处理系统的成本增加;而若直接通过出泥口将脱水后的污泥直接排放至地面,装车运输时又需要使用装载设备进行污泥转运,同样增加了污泥处理、运输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泥挤压脱水排料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在出泥过程中切碎污泥,同时调整污泥输出的方向,方便直接装车,且方便检修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挤压脱水排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料斗(1),该收料斗(1)的顶部后侧设置有刮刀(3),所述收料斗(1)的中间设置有切泥组件(2),所述切泥组件(2)沿水平方向与所述收料斗(1)固定连接;所述收料斗(1)由收料部(11)与漏斗部(12)组成,所述漏斗部(12)与所述收料部(11)的底部连接,所述收料部(11)的顶部、底部和底部均为敞口,所述漏斗部(12)的正面为敞口,所述切泥组件(2)设置于所述收料部(11)的底部;所述切泥组件(2)由前定位部(23)、后定位部(21)和若干条钢丝(22)组成,所述前定位部(23)设置于所述收料部(11)的正面,所述后定位部(21)设置于所述收料部(11)的背面,所述钢丝(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定位部(23)和所述后定位部(21),所述钢丝(22)均匀分布在所述前定位部(23)与所述后定位部(21)的长度方向,且垂直贯穿所述收料部(11)的背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挤压脱水排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部(23)包括前定位板(23c)和两个前定位架(23a),两个所述前定位架(23a)对称设置于所述收料部(11)的两侧外壁,所述前定位板(23c)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前定位架(23a)连接;所述后定位部(21)包括后定位板(21b)和两个后定位架(21c),两个所述后定位架(21c)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斌,郭泽涵,
申请(专利权)人:沁济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