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04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5
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工装主体、正极连接铜块、负极连接组件、母端连接组件、正极线缆、负极线缆;工装主体正面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工装主体正面设有贯穿工装主体且连通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工装主体正面设有与第二凹槽连通的容纳腔,工装主体背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正极线缆、负极线缆嵌入第二凹槽及第一凹槽内;正极连接铜块设于容纳腔内,正极连接铜块的一端与正极线缆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沿第二通孔延伸至容纳腔内的母端连接组件相连接;负极连接组件设于第一通孔内,负极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负极线缆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拆装端盖1次就可以完成测试工作,简化了测试工序,缩短了测试时间。缩短了测试时间。缩短了测试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能到达既定的效果,需要在出厂之前对其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在对电池包进行测试时,通常使用插接件快速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内的铜排连接,而对于电流等级较高的电池包,高压接线通常设计为OT接线端子的接线方式,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先将插接件与OT接线端子连接,然后将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的端盖拆卸,再将插接件与铜排插接,然后将端盖回装,进行测试;待测试完成后,再将端盖拆卸,取出插接件,再次回装端盖;由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端盖上有较多小螺栓,需要反复拆装端盖2次才能完成测试工作,工序繁琐,延长了测试时间,导致测试效率低,致使整体量产效率低,严重拖延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
[0004]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工装主体、正极连接铜块、负极连接组件、母端连接组件、正极线缆、负极线缆;
[0005]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工装主体且连通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与第二凹槽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工装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0006]所述正极线缆、负极线缆分别对应的嵌入在第二凹槽及第一凹槽内;
[0007]所述正极连接铜块设置于容纳腔内,正极连接铜块的一端与正极线缆端部相连接,正极连接铜块的另一端与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容纳腔内的母端连接组件相连接;
[0008]所述负极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且负极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负极线缆端部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负极连接组件包括导电铜管、紧固连接柱;所述导电铜管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紧固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导电铜管内部,另一端将负极线缆端部与导电铜管的端部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导电铜管靠近负极线缆一侧的外壁上套装有弹簧,弹簧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导电铜管远离负极线缆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在工装主体上开设有与限位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将螺钉沿固定孔插入后,可通过螺钉限制导电铜管在轴线方向的位移。
[0012]优选的,所述母端连接组件包括导电夹持机构、固定柱;所述导电夹持机构的非夹持端从第二通孔延伸至容纳腔内与正极连接铜块相接触,所述固定柱将导电夹持机构与正
极连接铜块相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导电夹持机构包括母端导电夹、辅助夹紧件;所述母端导电夹的非夹持端延伸至容纳腔内与正极连接铜块相连接,所述辅助夹紧件设置于母端导电夹的夹持端。
[0014]优选的,所述导电夹的外部两侧设置有母端保护板。
[0015]优选的,所述紧固连接柱远离负极线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头的直径小于导线铜管的内径且大于紧固连接柱的直径;所述紧固连接柱的外壁与导电铜管靠近负极线缆一端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通过在工装主体上开设安装正极线缆及负极线缆的第二凹槽及第一凹槽,可提高正极线缆、负极线缆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正极线缆及负极线缆在测试时在端部附近发生左右晃动,造成端部连接松动的现象发生;在测试时,只需要将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的端盖拆卸,然后将工装插入电池包高压接线盒,使母端连接组件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内的铜排连接,使正极线缆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的负极相连接,而负极连接组件正对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的正极,通过旋拧负极连接组件,即可将负极线缆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的正极连接,即可对电池包进行测试;在此过程中,只需拆装端盖1次就可以完成测试工作,对于大批量的测试来说,简化了测试工序,缩短了测试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整体量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与电池包高压接线盒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工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导电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图8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工装主体01、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通孔13、容纳腔14、第二通孔15、固定孔16、正极连接铜块02、负极连接组件03、导电铜管31、限位孔311、紧固连接柱32、螺纹连接头321、弹簧33、母端连接组件04、导电夹持机构41、母端导电夹411、辅助夹紧件412、母端保护板413、固定柱42、正极线缆05、负极线缆06、电池包高压接线盒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看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工装主体01、正极连接铜块02、负极连接组件03、母端连接组件04、正极线缆05、负极线缆06;工装主体01的正面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11及第二凹槽12,在第一凹槽11内的下端设置有半圆形槽,工装主体01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工装主体01且连通第一凹槽11的第一通孔13,工装主体01的正面开设有与第二凹槽12连通的容纳腔14,工装主体01的背面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15。正极线缆05、负极线缆06分别对应的嵌入在第二凹槽12及第一凹槽11内;可提高正极线缆05、负极线缆06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正极线缆05及负极线缆06在测试时在端部附近发生左右晃动,造成端部连接松动的现象发生。正极连接铜块02设置于容纳腔14内,正极连接铜块02的一端与正极线缆05端部相连接,正极连接铜块02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主体、正极连接铜块、负极连接组件、母端连接组件、正极线缆、负极线缆;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工装主体且连通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所述工装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与第二凹槽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工装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正极线缆、负极线缆分别对应的嵌入在第二凹槽及第一凹槽内;所述正极连接铜块设置于容纳腔内,正极连接铜块的一端与正极线缆端部相连接,正极连接铜块的另一端与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容纳腔内的母端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且负极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负极线缆端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组件包括导电铜管、紧固连接柱;所述导电铜管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紧固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导电铜管内部,另一端将负极线缆端部与导电铜管的端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测试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管靠近负极线缆一侧的外壁上套装有弹簧,弹簧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程漆绍军刘晨南向姜华戴湘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