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01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层2地址对发送第一V2X业务;基于第二层2地址对发送第二V2X业务;其中,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第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与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不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将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到不同的目地组L2地址上发送,所以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既能为某些V2X业务开启DRX,有效节省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又能为某些V2X业务关闭DRX,来满足该些V2X业务的QoS要求。的QoS要求。的QoS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在2022年03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317116.2、申请名称为“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目前,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基于临近通信第5(ProSe communication 5,PC5)接口直接通信,例如进行V2X业务传输。终端设备在进行PC5通信时,可以开启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reception,DRX)机制,以节省电量。
[0004]现有技术中,DRX与目标层2(L2)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应于同一目标L2地址的V2X业务,终端设备统一开启DRX机制或不开启DRX机制进行传输。然而,一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同时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并且一个终端设备还可以与另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建立多个PC单播链路。因此,对于同一个终端设备,可能同时存在需要开启DRX的V2X业务和不需要开启DRX的V2X业务。在上述场景下,终端设备应当如何应对,尚无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终端设备同时存在需要开启DRX的V2X业务和不需要开启DRX的V2X业务的场景下,为某些业务开启SL DRX机制,有效节省终端设备的电量,同时又能为某些业务关闭SL DRX机制,来满足该些业务的QoS要求,保证用户业务体验。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发送方的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发送方的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
[0007]以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为例,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层2地址对发送第一V2X业务;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二层2地址对发送第二V2X业务;其中,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第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或者,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
[0008]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将不同传输配置(对应DRX模式和对应非DRX模式)的V2X业务分配到不同的目地组L2地址上发送,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既能为某些V2X业务开启DRX,有效节省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又能为某些V2X业务关闭DRX,来满足该些V2X组播业务QoS要求。
[0009]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第二层2地址对。
[0010]如此,可以实现为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不同的层2地址对。
[001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PCF网元获取V2X业务与传输配置的映射关系,进而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一V2X业务对应的传输配置和第二V2X业务对应的传输配置。
[0012]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第一终端设备还基于DRX模式对应的DRX参数发送第一V2X业务。
[001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第二终端设备(即单播场景)。
[0014]在第一V2X业务触发后,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第一层2地址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入层AS层基于第一层2地址对,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以不同的层2地址对发送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向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以不同的层2地址对发送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二V2X业务触发后,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第二层2地址对。
[0015]如此,可以实现在单播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将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到不同的目地L2地址上发送。
[001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终端设备组,第一V2X业务和第二V2X业务均属于终端设备组的组播业务(即组播场景)。
[0017]组播业务触发后,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层APP层根据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一APP层组标识和根据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二APP层组标识;将第一APP层组标识和第二APP层组标识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第一APP层组标识确定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根据第二APP层组标识确定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
[0018]如此,可以实现在组播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为对应同一终端设备组中的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不同的APP层组标识,V2X层将从APP层获取的APP层组标识转换为目的组层2地址,进而实现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对应不同的目的组层2地址。
[0019]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从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接收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和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
[0020]如此,可以为APP层为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不同的APP层组标识提供支持。
[0021]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终端设备组,第一V2X业务和第二V2X业务均属于终端设备组的组播业务。
[0022]组播业务触发后,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将组播业务对应的APP层组标识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APP层组标识和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根据APP层组标识和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
[0023]如此,可以实现在组播场景下,在APP层中,对应同一终端设备组的各类V2X业务对应同一APP层组标识,V2X层为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不同的目的组层2地址,实现不
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对应不同的目的组层2地址。
[002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了APP层组标识到目的层2地址的转换算法;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从策略和控制功能PCF网元获取APP层组标识到目的层2地址的转换算。其中,不同的传输配置对应不同的转换算法。
[0025]如此,可以为V2X层为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分配不同的目的组层2地址提供支持。
[002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V2X业务对应第一业务类型,第二V2X对应第二业务类型。
[0027]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层2地址对发送第一车到万物V2X业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二层2地址对发送第二V2X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第二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不连续接收DRX模式,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或者,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DRX模式对应的DRX参数发送所述第一V2X业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在所述第一V2X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入层AS层基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同时支持所述DRX模式和所述非DRX模式的能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同时支持所述DRX模式和所述非DRX模式的能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以不同的层2地址对发送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V2X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V2X业务和所述第二V2X业务均属于所述终端设备组的组播业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所述组播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层APP层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一APP层组标识和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第二APP层组标识;将所述第一APP层组标识和所述第二APP层组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所述第一APP层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根据所述第二APP层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接收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和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V2X业务和所述第二V2X业务均属于所述终端设备组的组播业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所述组播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将所述组播业务对应的APP层组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所述APP层组标识和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根据所述APP层组标识和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了APP层组标识到目的层2地址的转换算法;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策略和控制功能PCF网元获取APP层组标识到目的层2地址的转换算。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2X业务对应第一业务类型,所述第二V2X对应第二业务类型。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或所述DRX模式;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DRX模式或所述非DRX模式。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或所述DRX模式,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传输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到的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传输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或,若所述映射关系中不存在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传输配置,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传输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到的第三V2X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传输配置,确定为所述第三V2X业务的传输配置;或,若所述映射关系中不存在第三V2X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传输配置,则所述第一终端
确定所述第三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其中,所述第三V2X业务为所述终端设备组的V2X业务,所述第三V2X业务与所述第一V2X业务、所述第二V2X业务不同。13.如权利要求9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为第一APP层组分配第一APP层组标识,所述第一APP层组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组的至少一个V2X业务,所述第一APP层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APP层为第二APP层组分配第二APP层组标识,所述第二APP层组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组的至少一个V2X业务,所述第二APP层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APP层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与所述第二APP层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不同。14.如权利要求9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第一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第一V2X业务组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所述第一V2X业务组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组的至少一个V2X业务,所述第一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第二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第二V2X业务组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所述第二V2X业务组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组的至少一个V2X业务,所述第二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与所述第二V2X业务组中的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不同。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层2地址对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V2X业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二层2地址对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V2X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或者,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非DRX模式,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DRX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DRX模式对应的DRX参数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V2X业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获取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包括:在所述第一V2X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入层AS层基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和/或,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同时支持所述DRX模式和所述非DRX模式的能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同时支持所述DRX模式和所述非DRX模式的能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AS层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V2X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以不同的层2地址对接收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V2X层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V2X业务触发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V2X层确定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19.如权利要求15

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与所述第二层2地址对中的目的层2地址均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组,所述第一V2X业务和所述第二V2X业务均属于所述终端设备组的组播业务;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感兴趣的组播业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感兴趣的组播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地址监听V2X业务。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以不同的层2地址对接收不同传输配置的V2X业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V2X业务和所述第二V2X业务分配不同的接收能力。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2X业务对应第一业务类型,所述第二V2X对应第二业务类型。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或所述DRX模式;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DRX模式或所述非DRX模式。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一V2X业务的传输配置为所述非DRX模式或所述DRX模式,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江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