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的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38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设备的电路板的散热结构。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的散热组件。电路板的发热元件采用热管组件和散热件进行散热,其中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与对应发热元件导热接触,发热元件的发热传递至均热件上,然后通过均热件上热管的蒸发端将热量吸走,热管吸走热量后,散热件对热管的冷凝端冷却。热管能够使散热件的布置位置更灵活,减少对散热件体积的限制,同时由于热管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超声设备中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解决目前超声设备中发热元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的散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设备的电路板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超声设备通常包括超声探头和超声主机,超声探头中有能够将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的换能器。超声主机负责控制电脉冲激励换能器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超声探头获取的回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检测及处理。
[0003]超声主机中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电子元器件,如芯片、电容、电阻及变压线圈等。由于超声主机需要处理数据量大,超声主机中的电子元件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较多。为了能够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通常安装与电子元件导热接触的散热器,并配合使用风扇,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随着电子元件的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其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剧增。为了能够满足散热需求,目前通常是通过增加散热片的总散热面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但是由于电子元件周围的空间有限,散热器的体积受限较大,造成目前散热器对电子元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设备,用于解决目前超声设备中电子元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另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用于解决目前超声设备的电路板上电子元件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另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超声设备的电路板组件所使用的电路板的散热组件。
[0007]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所述超声主机包括主机壳和处于所述主机壳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至少一组散热组件,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两个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件和至少两个热管组件,一个所述热管组件对应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组件包括:
[0008]均热件,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导热接触;
[0009]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均热件施加弹力,所述弹力能够驱动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浮动接触;
[0010]以及热管,所述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均热件导热接触,用以吸收所述均热件的热量;所述冷凝端与所述散热件导热接触,用于使所述散热件冷却所述冷凝端。
[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固定的安装基座;在同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中,各所述热管组件的蒸发端和均热件均浮动安装在同一个所述安装基座上。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均热件具有均热件挡止部分,所述均热件挡止部分用于在所
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电路板装配前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安装基座抵紧。
[0013]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路板厚度方向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的凸出高度大于另一个发热元件的凸出高度。
[00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沿竖向设于所述主机壳内,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件为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热管组件中,所述热管的蒸发端高于其冷凝端,所述均热件处于对应散热件的上方。
[00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分为沿竖向设置的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一热管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二热管组件,所述第一热管组件中的热管为第一热管,所述第二热管组件中的热管为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导热接触,所述第二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导热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端伸至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端的上方,使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端的高度。
[00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一均热件,所述第一均热件具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均热件背离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一面。
[0017]一种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二均热件,所述第二均热件为均热板。
[00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自下方斜向上插入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散热翅片中,以增加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接触面。
[001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二均热件,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具有竖向段和热接触段,所述第一热管的热接触段自其竖向段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热管的热接触段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散热翅片中,所述第二热管的热接触段自其竖向段向所述第二均热件所在位置弯折,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且所述第一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
[002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发热元件和第四发热元件,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件为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三热管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四热管组件;所述第三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三发热元件导热接触,所述第四热管组件与所述第四发热元件导热接触。
[002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装有多个屏蔽件,多个所述屏蔽件在所述电路板上围成有竖向发热元件区和横向发热元件区,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竖向发热元件区内,所述第三发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发热元件位于所述横向发热元件区,所述竖向发热元件区的下端与所述横向发热元件区相通。
[0022]一种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散热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件均处于所述横向发热元件区的下侧;
[0023]至少两个所述屏蔽件为处于所述横向发热元件区下侧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中的热管和第二散热组件的热管自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之间的间隔进入对应的横向发热元
件区和竖向发热元件区。
[002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中的均热件包括均热板和处于所述均热板上的散热翅片。
[002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处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所述散热风扇用于抽风以在电路板所在位置形成气流自上而下的散热风路。
[0026]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声设备,包括超声主机,所述超声主机包括主机壳和处于所述主机壳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至少一组散热组件,所述电路板沿竖向设于所述主机壳内;
[0027]所述电路板具有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热管组件和散热件,一个所述热管组件对应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组件包括:
[0028]均热件,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导热接触;
[0029]以及热管,所述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均热件导热接触,用以吸收所述均热件的热量;所述冷凝端与所述散热件导热接触,用于使所述散热件冷却所述冷凝端;
[0030]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主机,所述超声主机包括主机壳和处于所述主机壳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至少一组散热组件,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两个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件和至少两个热管组件,一个所述热管组件对应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组件包括:均热件,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导热接触;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均热件施加弹力,所述弹力能够驱动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浮动接触;以及热管,所述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均热件导热接触,用以吸收所述均热件的热量;所述冷凝端与所述散热件导热接触,用于使所述散热件冷却所述冷凝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固定的安装基座;在同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中,各所述热管组件的蒸发端和均热件均浮动安装在同一个所述安装基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具有均热件挡止部分,所述均热件挡止部分用于在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电路板装配前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安装基座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厚度方向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的凸出高度大于另一个发热元件的凸出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沿竖向设于所述主机壳内,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件为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热管组件中,所述热管的蒸发端高于其冷凝端,所述均热件处于对应散热件的上方。6.一种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主机,所述超声主机包括主机壳和处于所述主机壳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至少一组散热组件,所述电路板沿竖向设于所述主机壳内;所述电路板具有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热管组件和散热件,一个所述热管组件对应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组件包括:均热件,所述均热件与对应的发热元件形成导热接触;以及热管,所述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均热件导热接触,用以吸收所述均热件的热量;所述冷凝端与所述散热件导热接触,用于使所述散热件冷却所述冷凝端;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件为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沿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热管组件中,所述热管的蒸发端高于其冷凝端,所述均热件处于对应散热件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分为沿竖向设置的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发热元件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一热管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二热管组件,所述第一热管组件中的热管为第一热管,所述第二热管组件中的热管为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导热接触,所述第二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二
发热元件导热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端伸至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端的上方,使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端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一均热件,所述第一均热件具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均热件背离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一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二均热件,所述第二均热件为均热板。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自下方斜向上插入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散热翅片中,以增加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接触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组件的均热件为第二均热件,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具有竖向段和热接触段,所述第一热管的热接触段自其竖向段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热管的热接触段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均热件的散热翅片中,所述第二热管的热接触段自其竖向段向所述第二均热件所在位置弯折,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且所述第一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热管的竖向段和热接触段之间的夹角。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发热元件和第四发热元件,至少一组所述散热组件为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三热管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组件为第四热管组件;所述第三热管组件与所述第三发热元件导热接触,所述第四热管组件与所述第四发热元件导热接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装有多个屏蔽件,多个所述屏蔽件在所述电路板上围成有竖向发热元件区和横向发热元件区,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竖向发热元件区内,所述第三发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发热元件位于所述横向发热元件区,所述竖向发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健易巍潘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