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15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用于对自然界的降雨进行收集并进行沉降处理,将其连通在建筑原有的雨落管的底部出水口位置,包括沿雨落管延伸方向连通于雨落管底部出口的沉降管、设置于沉降管底部出口的第一排污阀,连通于沉降管底部出口的主排污管、通过连接管连通于雨落管的雨水收集桶,雨水收集桶底部连通有副排污管,副排污管连通于主排污管,副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污阀,本申请技术方案特别适合于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屋面雨水经屋面汇集后流入建筑物雨落管,雨水受重力的作用自然收集,经该装置收集沉降,设计简单,安装方便方便二次利用,从收集桶处取水使用。收集桶处取水使用。收集桶处取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集蓄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m3,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
[0003]然而我国雨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实践证明,雨水集蓄技术是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发掘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潜力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4]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雨水集蓄利用装置,这些装置能够雨水进行简单净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泳池用水、绿植灌溉等用途,在实际应用时,现有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管路布设复杂,仅能够用于新建的房屋应用,新建房屋可在设计规划时就考虑到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安装,但是对于一些先前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就难以进行安装和实施,如果要强行进行改造,就会涉及到管路重新铺设,房体重新改造设计,其改造成本高,改造工期长。
[0005]基于此,目前需要一种设计简单,安装方便,简易加工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以适应一些先前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进行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安装,最好能够基于现有的旧社区或工厂的原有结构能够进行无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对先前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改造难度大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将本申请公开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连通在建筑原有的雨落管的底部出水口位置,能够基于建筑原有的雨落管进行无损安装改造。
[0008]对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利用沉降管对雨落管收集到的屋面雨水进行一次物理沉降,雨水内所包含的泥沙受重力的作用沉淀在沉降管内,上层较为洁净的水由沉降管顶部流入到雨水收集桶内,在雨水收集桶内进行二次沉降,同时雨水收集桶内可加入药品或消毒溶剂,对水进行消毒,经过上述处理,可将雨水处理为可供使用的工业用水。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连通在建筑原有的雨落管底部的出水口位置。
[0010]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管、主排污管、第一排污阀、连接管、雨水收集桶、副排污管和第二排污阀。
[0011]沉降管沿雨落管延伸方向连通于雨落管底部出水口,主排污管一端连通于沉降管底部的泥沙排出口,且主排污管另一端连通下水管道,第一排污阀对应设置于沉降管底部
的泥沙排出口,且第一排污阀设置于沉降管和主排污阀之间,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于雨落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雨水收集桶,副排污管连通于雨水收集桶的桶底,且副排污管与主排污管相互连通,副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污阀。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与雨落管连接位置靠近雨落管底部的出水口,且连接管与雨水收集桶的连接位置靠近雨水收集桶顶部的桶口。
[0013]连接管与所述雨水收集桶的连接位置高于连接管与雨落管连接位置。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桶内还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一端为开放的敞口,且敞口高度与连接管位置平齐,溢流管另一端穿过雨水收集桶的桶底连通于副排污管,且溢流管与雨水收集桶的桶底连接位置密封,其中,溢流管与副排污管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二排污阀与副排污管与主排污管连接位置之间。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桶顶部桶口盖设有桶盖。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桶靠近桶底位置的桶壁上开设有取水口,且取水口对应设置有取水龙头。
[0017]连接管内设置有滤网。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主要是利用雨水受重力的作用自然收集,设计和安装简单方便。
[0020]2)特别适合小型独立的建筑物,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加装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能够基于现有结构进行实现无损改造,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
[0021]3)构配件为日常使用产品,较容易购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内部半剖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桶的内部结构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包括:100、雨水收集处理装置;110、沉降管;120、主排污管;130、第一排污阀;140、连接管;141、滤网;150、雨水收集桶;151、桶盖;152、取水龙头;160、副排污管;170、第二排污阀;180、溢流管;200、雨落管;300、下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对先前没有统一做雨水收集规划系统的旧社区或工厂改造难度大的问题。
[003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100,雨水收集处理装置100连通在建筑原有的雨落管200底部的出水口位置。
[0033]雨水收集处理装置100包括:沉降管110、主排污管120、第一排污阀130、连接管140、雨水收集桶150、副排污管160和第二排污阀170。
[0034]沉降管110沿雨落管200延伸方向连通于雨落管200底部出水口。
[0035]主排污管120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连通在建筑原有的雨落管底部的出水口位置;所述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降管,所述沉降管沿所述雨落管延伸方向连通于所述雨落管底部出水口;主排污管,所述主排污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沉降管底部的泥沙排出口,且所述主排污管另一端连通下水管道;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排污阀对应设置于所述沉降管底部的泥沙排出口,且所述第一排污阀设置于所述沉降管和所述主排污管之间;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雨落管,雨水收集桶,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雨水收集桶;副排污管,所述副排污管连通于所述雨水收集桶的桶底,且所述副排污管与所述主排污管相互连通;第二排污阀,所述副排污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排污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与所述雨落管连接位置靠近所述雨落管底部的出水口;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雨水收集桶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雨水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超王强武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盛邦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