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84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保护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护顶梁的顶部,包括:固定组件及柔性支撑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护顶梁的顶部;所述柔性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且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宽度。在支护顶梁上设置固定组件,再将柔性支撑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当支护设备向上伸缩时,柔性支撑组件先于巷道顶部接触,柔性支撑组件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巷道给予支护顶梁的反作用力,同时柔性支撑组件阻隔了支护顶梁与巷道顶部,实现支护顶梁的保护,降低支护顶梁的损耗,增长支护顶梁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支架是井下煤矿工作面的主要支护设备,在采煤的过程中,液压支架顶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3145979U,专利名称为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中国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前节支架、中节支架、后节支架组成,其中前一节支架的顶梁后部与后一节支架的伸缩梁相连,前一节支架的底座后部与后一节支架的底座前部通过连接头、移架千斤顶相连,前一节与后一节互为依托相连构成移架;所述每节支架连接形式为铰接式,每节支架的顶梁和底座均为分段铰接式。通过首尾相连将支架布置在上下巷端头支护区域,随着工作面推进,降前架

推前架

降后架

拉后架,反复循环,互为支点,实现自移。但是,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支架顶部不断地与巷道顶部接触,容易使支架顶部变形,提高支护设备的损耗,缩短维护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支架顶部不断地与巷道顶部接触,容易使支架顶部变形,提高支护设备的损耗,缩短维护周期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一下方案:
[0005]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护顶梁的顶部,包括:
[0006]固定组件及柔性支撑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护顶梁的顶部;所述柔性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且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宽度。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及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基座的宽度不小于支护顶梁的宽度,所述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两端,且所述固定孔用于螺栓连接支护顶梁。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锚固板,所述锚固板通过所述固定孔螺栓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锚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的宽度。
[0009]优选地,所述锚固板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锚固板两端,且沿重力方向弯折,所述连接部与支护顶梁螺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锚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固定所述柔性支撑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组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所述锚杆用于固定所述柔性支撑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锚固板的高度。
[0013]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柔性板,所述柔性板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柔
性板的间距均相同。
[0014]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5]在支护顶梁上设置固定组件,再将柔性支撑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当支护设备向上伸缩时,柔性支撑组件先于巷道顶部接触,柔性支撑组件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巷道给予支护顶梁的反作用力,同时柔性支撑组件阻隔了支护顶梁与巷道顶部,实现支护顶梁的保护,降低支护顶梁的损耗,增长支护顶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0018]其中: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10、固定组件100、基座110、固定孔111、锚固板120、连接部121、通孔122、柔性支撑组件200、贯穿孔210、锚杆220、柔性板230。
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装置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装置,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装置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装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部”、“顶部”、“上部”、“下部”、“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见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10,设置在支护顶梁的顶部,包括:固定组件100及柔性支撑组件200,所述固定组件1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护顶梁的顶部;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100上,且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组件100的宽度。例如,在支护顶梁上设置所述固定组件100,再将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100上,当支护设备向上伸缩时,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先于巷道顶部接触,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巷道给予支护顶梁的反作用力,同时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阻隔了支护顶梁与巷道顶部,实现支护顶梁的保护,降低支护顶梁的损耗,增长支护顶梁的使用寿命。
[0023]具体地,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基座110及至少两个固定孔111,所述基座110的宽度不小于支护顶梁的宽度,所述固定孔111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110的两端,且所述固定孔111用于螺栓连接支护顶梁。例如,所述基座110的宽度与支护顶梁的宽度相同,在所述基座110两端对称设置四个所述固定孔111,用与所述固定孔111配套的螺栓将所述基座110固定在所述支护顶梁上,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基座110,减少焊接工艺,使支护顶梁的安装更为便捷,同时使所述基座110的维护及更换更为简单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002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锚固板120,所述锚固板120通过所述固定孔111螺栓连接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锚固板120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110的宽度。例如,在所述基座110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锚固板120,所述锚固板120用螺栓通过所述固定孔111固定在所述基座110上,且所述锚固板120的长度长于所述基座110,通过螺栓连接,减少焊接工艺,便于安装与拆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所述锚固板120,将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固定在所述基座110两端的所述锚固板120之间,限制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的移动,避免所述柔性支撑组件200因挤压向两侧分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所述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10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002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为考虑安全性,所述锚固板120设置有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设置在所述锚固板120两端,且沿重力方向弯折,所述连接部121与支护顶梁螺栓连接。例如,所述锚固板120的长度长于所述基座110的宽度,超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护顶梁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护顶梁的顶部;以及柔性支撑组件,所述柔性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且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及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基座的宽度不小于支护顶梁的宽度,所述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两端,且所述固定孔用于螺栓连接支护顶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锚固板,所述锚固板通过所述固定孔螺栓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锚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超前支护顶梁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根军刘新华胡相捧周怀瑞张文迁刘伟乔静伍科拓晓颖马林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宁夏支护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