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棉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70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样棉签,涉及体外诊断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棉球、外管和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为密封的中空圆柱体,内部灌装了稀释液,材质为可折断塑料玻璃材质。外管为一侧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在外管内侧设有两处突起,开口端外侧设有防滑装置,用于固定棉球,外管材质为可弹性形变的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弯折外管使储液管破碎,从而使储液管内部缓冲液流出,随即浸湿棉球,能够直接稀释棉球上的样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简化取样操作步骤,减少包装空间,减小滴量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棉签


[0001]本技术属于体外诊断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样棉签。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体外诊断装置中,取样棉签和样本稀释液都是分开放置,如中国专利CN202020573092.3提供了一种疱疹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疱疹病毒检测卡、加样吸管、消毒液瓶、稀释液瓶、棉签、留样管,所述棉签为单独包装的无菌棉签。纵然这种检测试剂盒会有配套说明书以及明确的操作步骤,使用者依然会有减少附件、配件和操作步骤的客户化需求。且由于每个使用者挤压缓冲液的力度不一致,导致缓冲液滴量不均,从而引起的假阳假阴结果时有发生。
[0003]目前体外诊断市场的自测产品需求巨大,且未来市场的提高空间也十分巨大,优化专业版试剂的操作步骤将是未来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趋势。
[0004]对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带有稀释液的取样棉签,可以简化取样操作步骤,减少包装空间,减小滴量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如何减少体外诊断装置的配件并提高检验的准确率,提供一种带有稀释液的取样棉签,通过储液管和外管的装置设计,使缓冲液能在弯折外管之后造成储液管断裂,从而使内部稀释液流出直接接触到棉签头,从而进行样本的稀释。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取样棉签,包括棉签头,外管和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储液管;
[0008]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口套接所述棉签头,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口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管与所述棉签头接触部分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组件和防滑装置,所述外管靠近第二端口的管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管内部设有第一突起组件和第二突起组件,所述第一突起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组件和第二通孔之间且靠近第一通孔组件一侧,所述第二突起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组件和第二通孔之间且靠近第二通孔一侧;
[0009]所述储液管为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密封管;所述储液管外部设有环状突起,所述环状突起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尺寸相同的缺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起组件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管与所述棉签头接触部分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突起组件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距离为0.9

1.1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减去所述第二突起组件的突起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状突起外径大于外管的内径减去所述第二突起组件的突起高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环状突起位于所述储液管靠近所述第一端口的一端,距离所述储液管的一端4.5

5.5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环状突起的缺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突起组件的尺寸。
[0017]进一步地,所述环状突起的缺口不与所述第一突起组件重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的长度比所述第一突起组件与所述第二突起组件之间的距离长0.9

1.1cm。
[001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的内径为1.0mm~1.6mm,所述储液管的长度为50mm~150mm。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采用了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储液管,且储液管完全密封,将传统的体外诊断试剂中的取样棉签和稀释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满足了缓冲液较高的密封储存环境需求;本技术在外管内部设置了第一突起组件和第二突起组件,弯折外管后,突起可使储液管也被折断,从而使储液管内部的缓冲液流出浸湿棉球,稀释棉球上的样本,精简实验操作步骤,十分利于取样操作人员的操作,尤其是自测人员,还可以减少包装空间,提高储运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储液管的长度和内径的距离限定可以保证有足量的缓冲液流出浸润棉签,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在储液管外部设置了环状突起用于限位,避免储液管在外管中出现晃动、位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外管及储液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外管的第一突起组件示意图。
[0025]图4为外管的第二突起组件示意图。
[0026]图5为储液管的环状突起示意图。
[0027]图6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识:1、棉签头;2、外管;3、储液管;21、第一端口;22、第二端口;23、第一通孔;24、防滑装置;25、第二通孔;26、第一突起组件;27、第二突起组件;31、环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本技术为一种取样棉签,包括棉签头1,外管2和设置在所述外管2内部的储液管3;
[0031]如图2,所述外管2的第一端口21与所述棉签头1连接;所述外管2位于所述棉签头1内部分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组件23和防滑装置24,所述防滑装置24用于固定所述棉签头1;所述外管2靠近第二端口22的管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外管2内部设有第一突起组件26和第二突起组件27,所述第一突起组件26设置在第一通孔组件23和第二通孔25之间且靠
近第一通孔组件23一侧,所述第二突起组件27设置在第一通孔组件23和第二通孔25之间且靠近第二通孔25一侧;所述第二通孔25用于连通外部空气;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为所述外管2采用ABS塑料材质;
[0032]所述储液管3为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密封管;所述储液管3外部设有环状突起31,所述环状突起31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尺寸相同的缺口;所述储液管3采用可折断的塑料玻璃材质,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管3采用二氧化硅材质。在组装本技术时,将储液管3置于外管2内部后对所述外管2的第二端口22进行密封。由于缓冲液对储存环境要求较高,本技术设计了完全密封的储液管3以及在储液管3外设置外管2,满足了该要求。
[0033]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组件23包括沿外管2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一通孔,所述防滑装置24包括六个防滑凸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组件23三个第一通孔的周围。
[0034]如图3

4,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起组件26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三个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组件27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突起。
[0035]所述第一突起组件26与所述第一端口2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管2与所述棉签头1接触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棉签,包括棉签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2)和设置在所述外管(2)内部的储液管(3);所述外管(2)的第一端口(21)套接所述棉签头(1),所述外管(2)的第二端口(22)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管(2)与所述棉签头(1)接触部分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3)和防滑装置(24),所述外管(2)靠近第二端口(22)的管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外管(2)内部设有第一突起组件(26)和第二突起组件(27),所述第一突起组件(26)设置在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5)之间靠近第一通孔(23)一侧,所述第二突起组件(27)设置在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5)之间靠近第二通孔(25)一侧;所述储液管(3)为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密封管;所述储液管(3)外部设有环状突起(31),所述环状突起(31)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尺寸相同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棉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组件(26)与所述第一端口(2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管(2)与所述棉签头(1)接触部分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棉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组件(27)与所述第二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通郑灯锋陈金树陆维克梁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同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