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50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一号隔震垫,所述一号隔震垫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柱,所述外柱内固定安装有一号内柱。该高层建筑抗震结构,通过在外柱内设有一号内柱和二号内柱,在一号内柱和二号内柱之间设有阻尼杆和抗震垫,在发生地震时,使得内柱可以跟随地震波的作用力方向而产生轻微摆动,可以防止支柱与地震波的作用力发生抵触碰撞造成支柱的损伤,同时在底座与连接基座之间设有一号隔震垫,在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之间设有二号隔震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力。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力。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
,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层建筑的普通意思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我国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高层建筑中一般设有剪力墙、梁和柱来实现抗震。
[0003]中国专利202021723310.3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建筑墙体,建筑墙体内设置有内腔,建筑墙体的两侧设置有和内腔导通的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固定有减震块,减震块上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延伸至内腔内并和内腔的内壁紧贴固定,内腔的腔底固定有第一加固块,内腔的腔底固定有第二加固块,部分延伸部和第一加固块连接,部分延伸部和第二加固块连接,第一加固块的顶部设置有储物槽,储物槽内固定有导热层,第二加固块位于第一加固块的上方,第二加固块内设置固定储物腔,储物腔内储存有缓冲物质,第一加固块和第二加固块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本技术的高层建筑的墙体不易损坏,墙体抗震性、防潮性更佳,更加安全。
[0004]上述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墙体抗震性能不佳,在遇到等级较高的地震时建筑物容易倒塌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则是针对上述专利中所提出的问题提供另一种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具备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墙体抗震性能不佳,在遇到等级较高的地震时建筑物容易倒塌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抗震机构;
[0007]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一号隔震垫,所述一号隔震垫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柱,所述外柱内固定安装有一号内柱,所述一号内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抗震垫和一号连接块,所述抗震垫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外柱内的二号内柱,所述二号内柱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表面活动安装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远离一号连接块一端与二号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外柱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隔震垫,所述二号隔震垫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板。
[0008]进一步,所述一号连接块和二号连接块表面均开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内转动安装有固定销,所述阻尼杆两端与固定销表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外柱内固定安装有支撑钢筋。
[0010]进一步,所述一号连接块、二号连接块和阻尼杆的数量均为十个,相邻两个所述阻
尼杆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0011]进一步,所述一号隔震垫的厚度不低于三厘米不大于四厘米。
[0012]进一步,所述二号隔震垫的厚度不低于两厘米不大于三厘米。
[0013]进一步,所述抗震垫的厚度不低于五厘米不大于六厘米。
[0014]进一步,所述抗震垫的直径小于一号内柱和二号内柱的直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高层建筑抗震结构,通过在外柱内设有一号内柱和二号内柱,在一号内柱和二号内柱之间设有阻尼杆和抗震垫,在发生地震时,使得内柱可以跟随地震波的作用力方向而产生轻微摆动,可以防止支柱与地震波的作用力发生抵触碰撞造成支柱的损伤,同时在底座与连接基座之间设有一号隔震垫,在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之间设有二号隔震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一号隔震垫;3、连接基座;4、外柱;5、一号内柱;6、抗震垫;7、一号连接块;8、二号内柱;9、二号连接块;10、阻尼杆;11、一号连接板;12、二号隔震垫;13、二号连接板;14、一字槽;15、固定销;16、支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抗震机构,抗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的一号隔震垫2,一号隔震垫2的厚度不低于三厘米不大于四厘米,一号隔震垫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基座3,连接基座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柱4,外柱4内固定安装有支撑钢筋16,有利于提高外柱4的抗震性能,外柱4内固定安装有一号内柱5,一号内柱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抗震垫6和一号连接块7,抗震垫6的厚度不低于五厘米不大于六厘米,抗震垫6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外柱4内的二号内柱8,抗震垫6的直径小于一号内柱5和二号内柱8的直径,二号内柱8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块9,一号连接块7表面活动安装有阻尼杆10,一号连接块7、二号连接块9和阻尼杆10的数量均为十个,相邻两个阻尼杆10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一号连接块7和二号连接块9表面均开设有一字槽14,一字槽14内转动安装有固定销15,阻尼杆10两端与固定销15表面固定连接,便于阻尼杆10在一号连接块7和二号连接块9上转动,阻尼杆10远离一号连接块7一端与二号连接块9活动连接,外柱4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板11,一号连接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隔震垫12,二号隔震垫12的厚度不低于两厘米不大于三厘米,二号隔震垫1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
二号连接板13。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抗震垫6、一号隔震垫2和二号隔震垫12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钢筋16的规格应符合高层建筑的钢筋使用标准。
[0026]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7]使用时,当地震波来临时,一号隔震垫2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当剩余的冲击力作用在一号内柱5和二号内柱8上时,抗震垫6被压缩,受力一侧的阻尼杆10收缩,在抗震垫6和阻尼杆10的作用下会使二号内柱8向一侧轻微摆动,进而可以带动一号连接板11和二号连接板13轻微摆动,二号隔震垫12再次对剩余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0028]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字槽14的宽度大于阻尼杆10的直径,防止阻尼杆10卡在一字槽14内。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的一号隔震垫(2),所述一号隔震垫(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基座(3),所述连接基座(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柱(4),所述外柱(4)内固定安装有一号内柱(5),所述一号内柱(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抗震垫(6)和一号连接块(7),所述抗震垫(6)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外柱(4)内的二号内柱(8),所述二号内柱(8)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块(9),所述一号连接块(7)表面活动安装有阻尼杆(10),所述阻尼杆(10)远离一号连接块(7)一端与二号连接块(9)活动连接,所述外柱(4)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板(11),所述一号连接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隔震垫(12),所述二号隔震垫(1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块(7)和二号连接块(9)表面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