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以及电池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990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以及电池包,一种液冷板包括:液冷板的上板、液冷板的底板以及接头机构,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连接,所述接头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板上。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内部冲入液体时,内腔受压开始膨胀,大面两侧接触两侧电芯大面,内部液体循环流动实现电芯温度管理,降低单体电芯的温度,起到液冷板和隔热材料的作用。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的内腔膨胀对电芯提供预紧力;同时在电芯产生膨胀时,液冷板能够吸收电芯膨胀,起到代替泡棉的作用。起到代替泡棉的作用。起到代替泡棉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以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以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电池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电池系统的安全更加关注,其中液冷设计对于热失控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000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系统中是基于模组来设计液冷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冷却。电芯之间一般采用的是隔热材料来防止热失控的电芯蔓延到相邻的电芯,而电芯单体间预紧力及电芯膨胀需要依靠泡棉。
[0004]现有技术中,电芯间的隔热材料仅能起到隔热作用,防止单体电芯热失控时蔓延到相邻电芯,但无法降低单体电芯的温度,热量过高将对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电芯之间还需设置泡棉等材料来提供预紧力,吸收电芯膨胀,物料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一种液冷板、冷却系统以及电池包。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冷板,包括:液冷板的上板、液冷板的底板以及接头机构,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连接,所述接头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板上。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内部冲入液体时,内腔受压开始膨胀,大面两侧接触两侧电芯大面,内部液体循环流动实现电芯温度管理,降低单体电芯的温度,起到液冷板和隔热材料的作用。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的内腔膨胀对电芯提供预紧力;同时在电芯产生膨胀时,液冷板能够吸收电芯膨胀,起到代替泡棉的作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接头机构包括:进液接头以及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以及所述出液接头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上板的两侧或同侧,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连接。便于接头机构的安装以及维护,便于上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0009]进一步,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位于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外侧。便于上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0010]或,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位于所述上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结构紧凑,减少液冷板的空间占用。
[0011]进一步,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均为一端开口结构。便于上板与底板组成空腔。
[0012]或,所述上板为板体,所述底板为一端开口结构。便于上板与底板组成空腔。
[0013]进一步,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均为T型结构或长方形结构或S形结构。便于在电芯间引出接头机构,便于接头机构的安装以及维护。
[0014]进一步,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厚度数值范围为0.1mm

0.5mm。液冷板壁厚较薄,结构具有一定韧性,在液冷板的内腔膨胀时,外形形状可适配周围结构形状。
[0015]进一步,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材料。便于液冷板适应性变形,提高液冷板的防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0016]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液冷板,还包括: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箱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多个液冷板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多个液冷板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与多个液冷板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以及泄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泄压阀连接,所述泄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
[0018]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一种冷却系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2]图4为图3所示结构沿剖面线A

A剖开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4所示结构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9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10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11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上板;2、底板;3、接头机构;4、进液接头;5、出液接头;6、三通接头;7、水管;8、压力传感器;9、泄压阀;10、水泵;11、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液冷板,包括:液冷板的上板1、液冷板的底板2以及接头机构3,所述上板1的周边与所述底板2的周边连接,所述接头机构3安装在所述上板1上。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内部冲入液体时,内腔受压开始膨胀,大面两侧接触两侧电芯大面,内部液体循环流动实现电芯温度管理,降低单体电芯的温度,起到液冷板和隔热材料的作用。液冷系统工作时液冷板的内腔膨胀对电芯提供预紧力;同时在电芯产生膨胀时,液冷板能够吸收电芯膨胀,起到代替泡棉的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仅吸热导热能力强,迅速带走热量,而且能够提供电芯所需的预紧力和膨胀空间。
[0036]其中,接头机构可以但不限于安装在上板上,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接头机构
安装在底板上或者将接头机构安装在上板和底板的连接位置处。
[0037]上板与底板的中部之间为空腔。
[0038]液冷板的组装步骤可以为:上板和底板首先微压出内腔;上板裁切进出水孔(即通孔),并连接进出水接头(即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
[0039]作为上述液冷板组装步骤的可替换方案,上板裁切进出水孔(即通孔),并连接进出水接头(即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上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通过吹胀工艺做出内部型腔构型。上板和底板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粘结等,且不局限于此。
[0040]实施例2
[0041]如图1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接头机构3包括:进液接头4以及出液接头5,所述进液接头4以及所述出液接头5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上板1的两侧或同侧,所述上板1的周边与所述底板2的周边连接。便于接头机构的安装以及维护,便于上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0042]其中,进液接头4以及出液接头5均可以为管体。进液接头4以及出液接头5可以与上板的端面垂直。进液接头4与出液接头5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或者进液接头4与出液接头5可以相互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的上板、液冷板的底板以及接头机构,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连接,所述接头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机构包括:进液接头以及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以及所述出液接头一一对应位于所述上板的两侧或同侧,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位于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外侧,或,所述上板的周边与所述底板的周边位于所述上板和所述底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均为一端开口结构,或,所述底板为一端开口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以及所述底板均为T型结构或长方形结构或S形结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伟薛彤郭元李水源李明会李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