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防雾性树脂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64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包括高温防雾性和低温防雾性在内的高防雾性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由(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蔗糖脂肪酸酯等)、(B)水溶性高分子((B1)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等)和(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等)构成。(B)水溶性高分子还可以含有(B2)聚氧化烯烃聚合物。相对于(B)水溶性高分子,(B2)聚氧化烯烃聚合物的比例可以为1~40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对树脂片等的表面赋予防雾性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防 雾处理剂)及防雾性树脂片、以及防雾性树脂片的制备方法及被赋予了防雾 性的容器。
技术介绍
苯乙烯类树脂片等疏水性合成树脂片被应用于食品等的包装容器,但 其防雾性较低。因而,当使用由上述树脂片形成的容器来收纳食品等时, 会因气温、湿度的变化而导致水蒸气以微小液滴的形式附着在容器表面, 产生模糊不清,使其透明性降低。进而会导致内容物的可视性下降。于是,提出了使用高级脂肪酸酯类等对树脂片赋予防雾性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2-356572号公报(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 一种防雾性苯乙烯 类透明树脂片,该树脂片利用含有76 99.9质量%的蔗糖脂肪酸酯和0.1~24 质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共)聚合物的防雾剂进行表面处理而获得,其1000ppm以下。另外,日本特开2005-12663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7>开了 一种苯乙烯类树脂片,该树脂片通过在苯乙烯类树脂片的至少一面上涂布 含有30 99质量%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70质量°/。的聚乙烯醇(以下简写为 PVA)的防雾剂而获得,其中,所述聚乙烯醇中的残余曱醇和残余乙酸曱酯 的总量为4质量%以下。可是,上述薄片的防雾性不足。并且,当将这些薄 片巻成辊状时,防雾剂与树脂片的非防雾处理面相接触,会引起背面蹭脏, 薄片泛白,从而导致其外观劣化。此外,在日本专利第324179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含有 蔗糖脂肪酸酯和有机硅乳液,并含有多糖类和/或亲水性高分子(其中,聚乙 烯醇除外)的表面处理剂。在该文献中,由于含有有机硅乳液,可以使薄片 的背面蹭脏性得以改善,但其防雾性及包覆膜的耐久性仍不足。另外,日本特开平9-221661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蔗糖脂肪酸酯和0.1~30重量%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防雾剂。可是,当将涂 布有该防雾剂的薄片巻成辊状时,发生防雾剂的背面蹭脏,导致防雾性下降,同时因薄片泛白而引起外观劣化,进而还导致包覆膜的耐久性降低。此外,在日本特开2003-201355号公报中(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防 雾性树脂片,该树脂片的表面被多元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乙二醇 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包覆。在该文献中,所记载的多元醇型非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或聚甘油脂肪酸酯,且聚乙二醇型非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但是,由于使用了聚 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在包括涂布、干燥和巻绕步骤在内的制备工 序中,包覆成分中的一部分被转印(附着或堆积)在辊(金属辊等)上,导致薄 片的防雾性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6572号公报(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26631号公报(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241797号说明书(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21661号公报(权利要求2)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201355号公报(权利要求1~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高防雾性 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该防雾性表面处理剂的用途(防雾性树脂片及其制 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所述防雾性树脂片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包括涂布、干燥、巻绕和热成型 在内的树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发生背面蹭脏、以较少的涂布量即可保持高 防雾性及高品质外观(或防止泛白)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树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会对辊(特别 是金属辊)造成污染并且能够保持高防雾性及耐久性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 其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树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仅可保持 高防雾性、同时还可以使脱模性(或抗粘连性)得以提高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 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使用硅油也能够保持高防雾 性,并且能够防止背面蹭脏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及其用途。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组合使用(A)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蔗糖脂肪酸酯等)、(B)水溶性高分子(乙烯基吡咯烷酮 类聚合物等)、和(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等)时,可以在较宽的温度 范围内荻得高防雾性,并且在树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会对辊(特别是金属辊) 造成污染、也不会发生背面蹭脏,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含有(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水溶 性高分子和(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熔点或 软化点可以为约50。C以上。另外,(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选自蔗糖 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和聚氧乙烯烷基醚中的至少一 种。所述(B)水溶性高分子可以是(B1)不含氧化烯单元的水溶性高分子。并 且,(B)水溶性高分子可以是(B1)选自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乙烯醇类 聚合物、纤维素醚类、及藻酸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且(B)水溶性高分子可 进一步含有(B2)聚氧化烯烃聚合物。(B2)聚氧化烯烃聚合物在(B)水溶性高 分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下。通过调整至上述比例,不会对辊(特 别是金属辊)造成污染,还可以提高包覆膜的耐久性。所述(C)阴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可以是选自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及磷酸盐或磷酸酯盐中的 至少一种。在上述表面处理剂中,相对于含有(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B) 水溶性高分子的基础组合物100重量份,含有(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1 200重量份左右,其中,所述基础组合物中含有的(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和(B)水溶性高分子的比例为前者/后者4/99 99/l(重量比)。在上述表面处理剂中,所述(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蔗糖脂肪酸酯, 所述(B)水溶性高分子包含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所述(C)阴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为磺酸盐;且相对于含有(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B)水溶性高分子 的基础组合物100重量份,可以含有(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50重量份 左右,所述基础组合物中含有的(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B)水溶性高分子 的比例为前者/后者=20/80~95/5(重量比)。(B)水溶性高分子还可以含有(B2) 聚氧化烯烃聚合物,且所述(B2)聚氧化烯烃聚合物相对于(B)水溶性高分子 总量为1 40重量%左右。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防雾性树脂片,该防雾性树脂片在树脂片的至少一 面上形成含有上述表面处理剂的防雾层。还可以在树脂片的一面上形成防 雾层,在另一面上形成脱模层。所述树脂片可以为苯乙烯类树脂片。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防雾性树脂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树脂 片的至少一面上涂布上述表面处理剂来制造防雾性树脂片的方法。在上述 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所述树脂片上涂布表面处理剂,然后将其巻成辊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容器,该容器在树脂制容器的至少一部分表 面上形成了含有上述表面处理剂的防雾层。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由上述防 雾性树脂片形成的容器。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组合使用了(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水溶性高分 子和(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此可以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获得高防雾性。 并且,在包括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雾性表面处理剂,其含有(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水溶性高分子和(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根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